中新社北京四月十四日電 (記者 劉舒淩)十四日舉行的兩岸經貿論壇上,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著名經濟學家吳敬璉在專題報告中講述“十一五”規劃之於兩岸經貿的意義,並期望兩岸聯合構造最強經濟體。
吳敬璉從大陸向台灣企業界學習、兩岸經濟互補性空間擴大兩個方面作了分析。
一方面,觀察兩岸經濟、社會的發展,有很多相似之處,如台灣七十年代提出的口號“有計劃的市場經濟”等,很多都是台灣過去經歷的事情,大陸正在經歷;台灣方面過去的經驗、教訓,大陸如果多加學習,可在提升產業、堅持開放等方面少付“學費”。
吳敬璉表示,提升製造業、發展生產型服務業,可以從台灣學到很多,大陸沿海、長三角多個地方正與台資企業一塊兒在做。
另一方面,關於大陸提升製造業等舉措是否降低兩岸經濟互補性、增加競爭性的疑問,吳敬璉明確表示“不會”。
他認為,現代經濟分工高度全球化,價值鏈結劃分更細,大陸經濟增長方式提升,對於兩岸經貿來說,互補性空間更大;台灣企業向OBM(原始品牌製造商)方向發展、做品牌,如與大陸市場結合,比單槍匹馬打入歐美市場,成本更低、過程更順利。
因此,面對五百多位兩岸產官學人士,吳敬璉表示,兩岸聯合構造最強經濟體,將迎來最大發展機會。(完)
責任編輯:
![]() |
|
共1頁 |
![]() |
|
![]() |
![]() |
文章排行 |
![]() |
![]() |
最新專題 |
---華夏經緯網版權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