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半企業躋身大陸
首先,這次論壇,連戰所率領的170人訪問團中,台灣企業家和臺商佔大多數,而他們所屬公司的營業額加起來相當於台灣整體生產總額的四成八。也就是說,近半數台灣企業家已躋身大陸市場,從而推動了兩岸經貿的進一步發展。僅以去年來說,兩岸貿易額已達912億美元,其中,台灣享貿易順差達581億美元。大陸已成為台灣第一大出口市場和最大貿易順差來源地。同時也是臺商島外投資的首選之地。大陸市場對台灣的重要性,由此可見一斑。這次論壇,幾乎吸引台灣企業界精英盡出,他們的赴會,是以實際行動對阿扁當局落後保守的兩岸經貿政策說不。特別是有些是原本挺扁的企業家,他們的倒戈相向,充分反映了島內企業界對阿扁當局阻撓其前往大陸發展的強烈不滿和對罔顧民生的有力杯葛。正是由於這樣,阿扁更秉持李登輝的主旨,以“戒急用忍”來限令臺商“南向發展”談何容易。阿扁要給方興未艾的兩岸“經貿熱”潑冷水只能適得其反。
其次,這次論壇,大陸方面提出15項對台灣優惠措施,這15項大禮,符合台灣民眾利益,顯然受到島內各界的歡迎。這15項大禮,涵蓋面很廣,包括增加台灣農產水果進口大陸種類,允許台灣醫師赴大陸執業及承認台灣學生學歷認證等,這都將直接受惠于臺胞。
阿扁越抗拒越孤立
第三,這次論壇,大陸方面決定開放大陸居民前往台灣觀光旅遊,這對低迷的台灣經濟顯然是一項利好消息。據島內旅遊業界的估計,若大陸居民赴臺觀光旅遊,一年可為台灣帶來6億美元(47億港元)的經濟效益。況且大陸客赴臺,將直接帶旺台灣酒店業、餐飲業和零售業,增加島內就業機會,刺激其內需,從而使台灣經濟由一潭死水變為活水。正是由於這樣,島內旅遊業界正在爭搶這塊“大餅”。他們說,大陸客赴香港個人遊花錢大方,台灣早就盼望這些大款能赴臺旅遊消費振興經濟。顯見,開放大陸客赴臺觀光旅遊,不但有利於增加兩岸民眾的溝通了解,也將給台灣經濟注入一劑強心針。這是阿扁當局以所謂“安全”、“對等”等藉口所阻擋不了的。
必須指出,這次論壇以及胡、連第二次會晤,給人們傳達的資訊是兩岸合則兩利,分則俱傷;兩岸關係一定要走和平發展的必由之路。阿扁要走“台獨”之路,不但有違兩岸民意,而且使他更為孤立,更為“邊緣化”,成為“跛腳鴨”。可以斷言,處於劣勢的阿扁,一味抗拒兩岸交流合作,阻撓和破壞兩岸經貿熱,必將激起更大民怨!(作者:希辛)
來源;大公網
責任編輯:
![]() |
|
共1頁 |
![]() |
|
![]() |
![]() |
文章排行 |
![]() |
![]() |
最新專題 |
---華夏經緯網版權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