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長”蘇貞昌日前接受“立委”質詢時表示,當局從整體教育政策、教育產業、就業市場以及“國家安全”等四個方面考慮,目前不宜承認大陸學歷。
大陸在國共兩岸經貿論壇後宣佈的15項對臺利多措施,其中包含承認台灣學歷引起台灣社會的廣泛注意。蘇貞昌拒絕採認大陸學歷的看法,顯示“蘇修效應”仍然抵擋不住陳水扁的政治權力。因為,陳水扁曾公開對外宣示,在他任內絕不會承認大陸學歷。
陳水扁拒絕承認大陸學歷的主要原因是保障台灣學府的競爭能力。蘇貞昌的主張和他的異曲同工,都站不住腳。
首先,現階段台灣的教育產業,確實出現了供過於求的失衡現象。但卻不能依賴“保護主義”來進行調適。所謂真金不怕火煉,當局應該輔導島內學府提升教育品質,提高學生素質,以便在就業市場上從事一場公平的競爭。
其次,蘇貞昌所說的“國家安全”問題和陳水扁的“積極管理”思維,如出一轍。台灣學生到大陸求學,確有可能受到大陸意識形態的影響,但是因此就認為可能成為被大陸“統戰”的對象,那是太低估我們學生的判斷力了,也凸顯我們教育政策的失敗。
最後,談到當局整體的教育政策,民進黨執政後,無論是教科書的修訂還是台灣重要考試範圍的修改,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去中國化”的政策,一個“獨化”的政策,我們很難期待它能教育出具有豐富人文素養的“公民”,但卻可以為當局提供一個拒絕承認大陸學歷的理由。
看樣子,蘇貞昌在處理兩岸問題方面,除了唯阿扁馬首是瞻外,還沒有其他的選項空間。
來源:台灣《中央日報》4月23日社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