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李冰治水

華夏經緯網 > 文化 > 華夏黃歷 > 神話傳説      2010-02-21 13:20:55

    常璩《華陽國志》記述,李冰是繼司馬錯、張若之後的第三任蜀郡守。當時蜀地大局已定,所以興修水利、大力發展農業生産,便成了李冰要做的頭等大事。李冰在蜀任職長達十餘年,是一位“能知天文地理”的奇才,涉及經濟建設諸如水利、交通、鹽業等許多領域都有非凡的建樹,特別是水利建設更是功績卓著。

  李冰在蜀進行的水利建設是多方面的,據常璩《華陽國志》 和其他史料所記,大致有:創建都江堰,疏通成都二江,開鑿羊摩江與石犀溪,疏通洛水,開通笮道文井江,鑿平南安溷崖、?k道崖灘,平掉雷垣險灘、鹽溉險灘等。李冰不僅治理了水患,更著眼于綜合利用,使水利工程兼顧到防洪、灌溉、運輸等多方面的功能和效益,既受益於當世,更造福于子孫後代。

  在李冰進行的眾多水利建設中,最偉大的創舉便是他領導修建的都江堰了。常璩説“冰乃壅江作堋”,指的就是此事。《水經注?江水》説“江水又歷都安縣(灌縣)……李冰作大堰於此,壅江作堋,堋有左右口,謂之湔堋……俗謂之都安大堰,亦曰湔堰”。到宋以後,才稱為都江堰。這一世界上歷史最長的無壩引水工程,主要由寶瓶口、魚嘴分水堤、飛沙堰溢洪道三大主體工程組成。寶瓶口早在鱉靈治水時已有雛形,經過李冰進一步開鑿而更為合理。岷江水由寶瓶口進入內江後,便順應地勢形成扇形自流灌溉系統,而當進水量飽和後,無論岷江發生多大的洪水,寶瓶口都拒之口外概不容納,使成都平原從此不再遭受水災。這是多麼神奇的天然佳構!正如常璩所説:“於是蜀沃野千里,號為‘陸海’。旱則引水浸潤,雨則杜塞水門,故記曰水旱從人,不知饑饉,時無荒年,天下謂之‘天府’也。”

  傳説李冰治水過程中,曾與江神進行了大無畏的搏鬥。《華陽國志》卷三就記載了這一傳説:“冰鑿崖時,水神怒,冰乃操刀入水中與神鬥,迄今蒙福。”《水經注》卷三三引《風俗通》對此也作了精彩的記述,説李冰豪氣沖天,刺殺江神為民除害,“蜀人慕其氣決,凡壯健者,因名冰兒也”。後來的《太平廣記》卷二九一引《成都記》也記述了這一傳説。唐代蜀地發生特大洪水,李冰又再次化為神龍,與江神鬥于灌口。五代時期杜光庭《錄異記》、北宋張唐英《蜀??杌》、黃休復《茅亭客話》等也都記述了李冰顯靈再鬥江神的故事。這些傳説無疑神化了李冰的人格,也由此可見在當時蜀人的心目中,李冰因全心全意為民造福而被描繪成了一位非凡的英雄。

  我們用穿越時空的眼光來看,水利不僅是造福歷史的工程,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一個時代的寫照。李冰創建的都江堰,是一項天人合一的科學的綜合水利工程,它順應了自然規律並將人的聰明才智發揮到了極致,可謂是世界水利史上的千古絕唱。都江堰作為古蜀水利的一大驕傲,兩千多年來一直髮揮著不朽的作用,澆灌出了一個名副其實的天府之國。元代著名的義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與清朝見多識廣的德國地理學家李希霍芬,都曾對之發出過由衷的讚嘆。

黃劍華(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員)   

來源:成都日報

 

責任編輯:王佳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010-65669841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資訊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