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楊澤軍:兩岸關係前進的步伐不會停止

楊澤軍

楊澤軍,安徽省合肥市人。現為南京大學中國南海研究協同創新中心研究員、南京大學臺研所教授、江蘇省海峽兩岸關係研究會理事、江蘇省社科院國際所研究員、南京市政府涉台諮詢專家。曾長期受聘為海峽兩岸關係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江蘇省台灣研究中心研究員等職。

作者 楊澤軍

     自1987年10月開放探親,兩岸交流的大門正式開啟。此後,兩岸關係雖有起伏、波折不斷,甚至是驚濤駭浪,但兩岸關係發展的潮流不會改變,馬英九執政時期更步入60年來的“最佳時期”。現今,蔡英文上臺、民進黨執政,由於拒不接受“九二共識”,也不認同“一個中國”的核心內涵,兩岸關係遭受重大衝擊,良好的發展勢頭受到阻礙。然而端看兩岸關係30年的發展史,當前的低潮無疑是暫時的,兩岸關係前進的步伐不會停止,祖國的統一大業一定會實現。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不可逆轉。自1949年兩岸隔海而治,由於蔣家王朝、國民黨政權根深蒂固的反共思想,奉行所謂“漢賊不兩立”的立場,堅持以“不變應萬變”,對兩岸關係發展極為排斥、百般阻撓,直至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仍堅持“不談判、不妥協、不接觸”的“三不”政策。

    然而“青山遮不住”,滾滾前進的歷史車輪不可阻擋,兩岸關係的堅冰必將融化,經過中國共産黨長期不懈的努力,特別是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發生的幾件大事,包括1979年初,全國人大常委會發表充滿民族感情的《告台灣同胞書》,提出和平統一的方針; 1981年9月30日,全國人大委員長葉劍英發表談話,闡述了中國共産黨和政府對兩岸和平統一與兩岸往來的一系列重要政策主張,這些對兩岸關係來説,具有劃時代的歷史意義,給予台灣當局極大壓力,1987年10月中國國民黨中常會終於被迫決議開放台灣同胞回大陸探親,兩岸的交往自此開啟,一發而不可收,特別是2008年馬英九上臺、國民黨重新執政後,兩岸關係迅猛發展,兩岸利益交融之深前所未有,簽署23項協議,全面實現“三通”,各領域交流廣泛展開,人員往來頻繁,年達900多萬人次;雙方貿易不斷增長,年貿易額達1900億美元,大陸已成台灣最大出口市場、最大貿易順差來源地、最大島外投資目的地,2015年11月還實現兩岸最高領導人的歷史性會面——“習馬會”,兩岸關係步入60年來的“最佳時期”。

    雖然蔡英文上臺、民進黨執政,兩岸關係再陷低潮,但放到兩岸關係的歷史長河中看,這只是一個插曲,一個起伏,兩岸關係能從過去“漢賊不兩立”、老死不相往來的尖銳對立走到今天,這是歷史發展的必然,顯示交流、合作已成兩岸關係發展不可逆轉的歷史潮流,蔡英文、民進黨無法改變、阻擋。

    “台獨是條走不通的死衚同。蔡英文上臺、民進黨執政,拒不承認“九二共識”,逆兩岸關係潮流而動, “去中國化”的小動作、小伎倆不斷,去孫、去蔣、去孔子化,強行修改“護照條例施行細則”,急急撤回馬當局微調課綱,恢復扁時期鼓吹“台獨”史觀的課綱,重審高中語文課綱,有意大幅刪減文言文內容,推動修訂“公投法”,欲大幅降低“公投”的提案及通過門檻,為“法理台獨”打基礎、創造條件,對兩岸關係造成重大衝擊,60年來的“最佳時期”不復存在,政治互信蕩然無存,兩岸關係陷入緊張、冰凍狀態,雙方在國際社會原有的平衡被打破,涉外關係風雲再起。

    然而兩岸關係30年的發展,“一個中國”原則更加深入人心,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同,承認“一個中國”的國家越來越多,台灣屬於中國這一鐵的事實無法改變,與台灣保持“邦交”關係的國家則不斷減少,民進黨重新執政後,台灣的“邦交國”已連下兩城,繼2016年底聖多美-普林西比與臺“斷交”後,2017年6月巴拿馬再與臺“斷交”、與大陸建交 ,巴拿馬明確宣佈承認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代表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灣的“邦交國”僅剩20個,且還有多個國家有意與臺“斷交”,與大陸建交。在今年舉行的第72屆聯合國大會上,僅有巴拉圭、諾魯、史瓦濟蘭3個“友邦”發言挺臺,為歷年來最少;臺“立法院”代表團近赴日參加“亞洲太平洋國會議員聯合會(APPU)”第47屆年會,所提建請APPU成員支援台灣加入國際組織案,遭馬來西亞代表反對,被迫自行撤案;新加坡總理李顯龍近日訪問大陸,再度重申反對“台獨”立場,堅持一中原則,新加坡“星光部隊”也可能終止赴臺訓練。這些都顯示:兩岸同屬一個國家,“一個中國”原則無法撼動,“台獨”、“一中一台”、“一邊一國”及“兩國論”沒有市場,是條走不通的死衚同。如此大格局決定著兩岸關係的航船會克服暗礁險灘、乘風破浪勇往直前。

     大陸牢牢掌握兩岸關係主導權。當前兩岸綜合實力對比在不斷拉大,祖國大陸已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國際地位、影響力與日俱增;台灣則陷入無休止的意識形態的內鬥中無法自拔,不斷衰落,台海局勢明顯呈現出陸強臺弱、陸穩臺亂、陸主動臺被動的基本格局,無論台灣政局如何變化,兩岸關係的這種大局不會改變,大陸牢牢掌握著兩岸關係發展的主導權,這不會隨島內的政黨輪替而改變,不以蔡當局及民進黨的意志為轉移。民進黨執政,大權在握,可能得勢一時,甚至在“去中國化”、“法理台獨”上搞出一些花樣,兩岸關係受到阻礙,但翻不出大浪花。

    當下兩岸關係因民進黨當局拒不承認“九二共識”而陷入僵局,但大陸方面一如既往,保持高度的戰略定力和無比堅定的信心,不受台當局的干擾,堅持既定的對臺大針方針不動搖,走和平發展道路,始終如一為兩岸同胞謀福祉,攜手推動民族復興。為此,三十年來出臺了多項惠台政策、措施,為台灣農民、漁民向大陸銷售農産品、水産品提供優惠,為台胞、特別是台灣青年在大陸就學、創就業、居留等提供便利,為兩岸關係注入活水,帶動了一批批台灣同胞赴祖國大陸尋求發展,大陸始終引領著兩岸關係的發展方向。同時,大陸經濟的快速發展使兩岸同胞往來交流愈加密切,讓台灣同胞在大陸發展如魚得水,有力推動了兩岸民間往來,在兩岸關係處於低潮時,成為兩岸關係發展的主旋律,繼續促進、推動兩岸關係向前發展,蔡當局、民進黨無法阻擋。(楊澤軍 南京大學中國南海研究協同創新中心研究員、南京大學臺研所兼職教授)

    華夏經緯網專稿 如需轉載請註明來源



華夏經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