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美“台灣旅行法”生效負面影響甚巨

楊澤軍

楊澤軍,安徽省合肥市人。現為南京大學中國南海研究協同創新中心研究員、南京大學臺研所教授、江蘇省海峽兩岸關係研究會理事、江蘇省社科院國際所研究員、南京市政府涉台諮詢專家。曾長期受聘為海峽兩岸關係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江蘇省台灣研究中心研究員等職。

 作者 楊澤軍

    美白宮新聞發言人辦公室3月16日下午發佈聲明,宣稱特朗普總統當天簽署了5個法案,其中包括“台灣旅行法”(Taiwan Travel Act,H.R.535,或譯“與台灣交往法案”)。至此,近期被熱炒的“台灣旅行法”終於塵埃落定,正式生效。美國方面炮製出籠“台灣旅行法”,特別是特朗普在最後時刻親自簽署該法案生效,其負面影響甚巨。

    中美關係的政治基礎受到嚴重衝擊。中美關係是建立在中美《上海公報》、《中美建交公報》以及中美《八一七公報》三個公投基礎上的,其核心就是承認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代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正因如此,才有了美與台灣(中華民國)的“斷交”,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交,美、臺關係也一直限制在非官方層次,美臺官員的往來受到嚴格限制,台灣地區領導人、副領導人、“行政院長”、“外交部長”、“國防部長”等要員均無法訪問華府;美雖時有閣員訪台,也避開敏感的國防、外交官員等,而以商務、教育方面為多。

    現今的“台灣旅行法”則明確主張美應允許國安、行政等任何層級官員赴台灣會晤台灣官員,並允許台灣高層官員進入美國,與美國國務院、國防部及其他政府部門官員會面。加之特朗普最終親自簽署該法案生效,未來美臺間人員往來的限制將被大大突破,臺美間各級官員實現互訪,美臺所謂的非官方關係將一舉突破,變相成為官方關係,美國堅持的“一個中國”原則名存實亡,為未來美臺間建構“國與國”的“外交關係”洞開方便之門。如此,中美關係的政治基礎將受到嚴重衝擊,中美間的摩擦加劇,合作面大幅下降,衝突面全面上升,中美關係將面臨嚴峻考驗。

     台海局勢風雲變幻危機明顯增多。兩岸關係與中美關係密切關聯,中美關係的政治基礎遭受嚴重衝擊,關係緊張,矛盾鬥爭加劇,必然連帶影響到台海局勢、兩岸關係。尤其是目前的兩岸關係形勢嚴峻,蔡英文上臺、民進黨執政後,拒不承認“九二共識”,也不接受“兩岸一中”的核心內涵,明裏暗裏大搞去中國化,推動“台獨”不遺餘力,馬英九時期兩岸關係60年來“最佳時期”毀於一旦,台海局勢極不穩定,兩岸關係緊張,現今美國公然插手,拋出“台灣旅行法”,加強與台灣的官方關係,加大對台灣的支援力度,自是向“台獨”分裂勢力發出了嚴重錯誤信號,必將極大增強台灣當局“倚美抗陸”、“倚美謀獨”的僥倖心理,刺激島內“台獨”勢力的野心與慾望。

    早在美國會通過“台灣旅行法”時,就有“台獨”分子興奮地表示,該法案在美國會的通過是一項“重大里程碑”,隨著美臺關係的加強,島內的“台獨”活動必將加劇,未來兩岸的“謀獨”與反獨鬥爭恐將更加激烈、尖銳,受之影響,台海局勢風雲變幻,類似于1995年李登輝訪美引發的台海危機可能增多。

    可能對一些國家産生不良示範。隨著美“台灣旅行法”的生效,美臺官方交流升級,人員往來的層級升高,尤其是涉外、防務部門,甚至是最高領導人實現互訪、會見,對其他與臺無官方關係的一些國家可能産生不良的示範作用和連鎖效應,加之美國的暗中相助,這些國家也可能效倣美國,突破與台灣的非官方關係,提升與台灣人員交往的層級,使得中國大陸與這些國家的關係受到影響,安全環境變得更加複雜嚴峻。據報道,繼3月11日英國航空給“台獨”分子道歉,並修改“國家”列表後;次日,英國布克國際文學大獎竟將入圍台灣作家的國籍標成“台灣”。這些雖談不上係受美“台灣旅行法”的影響,但該法生效後,未來類似事件恐將越來越多,嚴重干擾、破壞中國與相關國家間的關係。 (作者 楊澤軍 南京大學中國南海研究協同創新中心研究員、南京大學臺研所兼職教授)

    華夏經緯網專稿 如需轉載請註明來源



華夏經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