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台企“中美選邊站”的答案是……(一):放棄大陸市場 就等於放棄了未來

華夏經緯網 > 評論 > 台海觀潮      2020-12-30 18:47:09

標題:中美經貿戰背景下 台商台企面臨“選邊站”的困境及投資市場選擇


  作者 王建民 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研究員

  美國特朗普政府將中國確立為戰略競爭對手後,發起一波接一波對華貿易戰、科技戰,企圖讓中美經濟“脫溝”。同時加上新冠疫情的暴發與全球蔓延,中美經貿關係形勢與全球經濟貿易格局發生重大變化,自然也影響到兩岸經貿關係發展與台商台企投資佈局的戰略選擇。台商台企是繼續深耕大陸,還是轉向投資美國,或者回流台灣或者外移東南亞、印度等地,是一個艱難選擇,更是一個新的考驗。尤其在中國大陸與美國之間“選邊站”更是左右為難。

  在這個重要的歷史時刻,台灣的民進黨當局做出了重要戰略選擇:一是在政治上確立“抗中親美”戰略,在經濟上確立“脫中融美”戰略,鼓勵企業投資美國。二是在區域經濟發展上大力推行“新南向政策”,對赴這一地區投資的台商提供多項金融等政策支援。三是持續淡化與阻礙兩岸經濟交流合作,蔡在“520講話”中完全回避與排除了兩岸經貿議題,近來更是進一步升級打壓陸資陸企,企圖謀求兩岸經濟“脫溝”。外部政治經濟大環境變化與民進黨當局的政策導向,給台商台企境外投資發展增添了新的變數與困難。

  事實上,不同行業與産業,不同性質的台商與台企,必會有不同的市場與投資策略選擇,很難用同樣的標準要求台商台企的投資選擇,更難配合民進黨當局政治考量下的投資市場選擇。民進黨當局希望借中美經貿對抗之際鼓勵企業赴美投資,強化美臺經濟關係。近兩年,民進黨當局組織大規模經貿代表團赴美參加“選擇美國投資”的美國招商活動,鼓勵企業赴美投資。臺外貿協會還于2019年底成立了“臺美商務交流中心”,確立包括促進臺美商務、貿易、投資、創新科技交流與供應鏈重組等五大功能。日前(8月13日)臺外貿協會又舉行“臺美企業聯盟”成立大會,號稱有上千企業會員參與。但美國並非台商投資首選,也不是大多數台商適合的投資地。除了極少數大企業外,台商台企絕對大多數是中小企業,根本不適合在高工資、高生産成本的美國投資經商,且承擔風險能力低,很難選擇投資美國。因此,投資美國的台灣企業主要是台灣金融機構與大型企業,如台塑、鴻海與臺積電等。而且台灣製造業大型企業在美投資成功者甚少,除在美投資長達30多年的台塑集團外,成功者甚少。特朗普上臺後,鴻海集團前總裁郭臺銘宣佈在美國威斯 康星州投資100億美元興建面板廠,結果投資不順,進展緩慢,投資規模不斷壓縮,可以説是一個失敗的投資案例。今年5月,台灣高科技企業代表臺積電宣佈在美投資120億美元興建先進晶片廠,但這並不是臺積電公司主動投資評估後的選擇,而是在美國強大政治經濟壓力下的被動選擇,是無奈選擇。事實上,臺積電仍在持續觀察美國政治環境,這一投資案仍存在變數。

    可以説,民進黨當局選擇了美國,也鼓勵台企台商投資美國,雖然有少數企業主動或被動投資美國,但整體對美投資有限。依臺經濟部門統計,2018年台商對美投資20.4億美元(只有台商對大陸投資的三分之一),2019年對美投資只有5.6億美元,較上年大幅下降。顯然,在中美戰略對抗形勢下,民進黨當局要台商台企選擇美國投資實在是為難了他們,讓他們陷入兩難。

  在內外環境巨變之下,確實出現部分台商回流與外移,也是正常現象。到目前,台商回流申請投資越過7000億元新台幣,回流應當説相當顯著,但今年以來台商回流已大為放慢。台商台企業外移地區則較為廣泛,除了東南亞地區外,南亞、中南美洲與中亞等均成為新的選擇。不過,台商對這些地區投資總額並不大。依台當局統計,2020年上半年,台商對新南向18個國家或地區投資只有14.1億美元,其他地區投資更少。相較之下,大陸依然是台商境外投資最多的地區。儘管過去四年台商對大陸投資下降,但投資規模仍是單一市場中最大的,也遠高於對美國與東南亞地區的投資。特別是2020年上半年,台商對大陸投資金額31.7億美元,同比增長 52.5%,是南向地區投資的二倍多。

    顯然,對多數台商而言,大陸仍是最好的投資市場,深耕大陸仍是其重要選擇。台灣《工商時報》社論(6月13日)指出,“包括工業總會、中小企業總會等業界人士的看法,台商西進大陸多年,已經習慣了大陸的經營模式,加上大陸龐大的市場磁吸效應,現實上台商並不可能輕易的放棄大陸市場。而相對的,台企業轉戰東南亞,不論是語言或法令規章,讓許多台企難以適應”,並進一步強調“今天的大陸不只是已是全球前三大經濟體,同時更兼具全球工廠和全球市場的雙元樣貌”,“台商無法放棄大陸市場,未來更要依循 ‘接受(大陸)市場’及‘在地化佈局’作為投資、生産、貿易的優先指標了”。目前大陸經濟率先復工復蘇,成為全球經濟陰霾之中的新亮點,自然會有利台商選擇投資大陸。事實上,不只台企台商,而且美商、日商等外部也普遍看好中國大陸市場。美國貿易全國委員會于2020年8月11日發佈的2020年底會員調查顯示有87%的受訪美國企業表示,基於對中國市場的長期信心,不打算將生産線搬離中國。美中貿易委員會于8月14布的報告顯示,91%的受訪美國企業表示在華業務保持盈利,83%表示將中國視為全球最重要或前五大市場之一,近70%受訪企業對中國市場未來五年的商業前景表示樂觀,75%表示未來一年將保持或擴大在華投資規模。

  可見,市場與利益效益原則,才是台商台企與外商投資的優先考慮與選擇。儘管台商台企在未來投資中會有更多考慮與選擇,盡可能多元化市場投資佈局,但大陸仍是最重要的投資市場,不會輕意放棄,局部回流與外移不會影響總體大陸投資佈局,還會持續深耕大陸市場,開拓大陸市場。台灣工業 總會在8月25日公佈的“2020年式部白皮書”強調,“大陸産業供應鏈完善,兩岸投資貿易緊密連接,短時間很難尋找更佳 替代方案”。可以説,放棄大陸市場,就意味著放棄了未來。特別是大陸經濟率先復工復蘇、新基建、新規劃以及對台企台商所提供的政策支援(包括日前十部委發佈的支援台資企業發展11條及地方政府出臺的支援台企台商的政策舉措),對台企台商在大陸投資發展將起到更為重要的促進作用。

    華夏經緯網專稿 如需轉載請註明來源




責任編輯:黃楊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010-65669841-817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資訊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3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