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王之道:台灣青年看破民進黨鴨霸

華夏經緯網 > 台灣 > 島內政治      2021-03-02 00:00:00

 搶救桃園大潭藻礁“公投”聯署在網路發酵,令民進黨當局大為緊張,全面動員護航臺“中油”第三天然氣接收站(三接)開發案,引發民意強烈反彈,一天就新增3萬多份聯署書,大有機會衝過35萬份門坎。

    民進黨當局拒絕將三接遷移到台北港,堅持在藻礁生態敏感區建造天然氣接收站,理由是環評曠日費時,若更改地點,將延遲11年完工,供電恐大受影響。

    為了力推2025年達到“非核家園”的目標,民進黨當局在電力缺口尚未有解時,即悍然決定拆除核四設備,並急著運往海外,企圖以“既成事實”斷絕核四復工的可能性,似乎毫不擔心會出現電力供應不足的問題。

    從另一個角度來説, 自2018年“以核養綠”“公投”過關,“電業法”廢除相關規定後,若非民進黨當局堅持非核家園目標不變,臺電不見得要急著在2022年新增三座燃氣機組,促使“中油”必須配合趕在大潭海岸興建三接。

    就因果邏輯來説,是因為民進黨當局政策錯誤,又不肯修正,才使得在大潭藻礁區興建三接變成不得不為的選擇。如果台當局願意以較穩健的方式,按部就班減核、廢核,逐步邁向非核家園,民眾又怎會被迫在守護藻礁與維持電力之間,做出零和的選擇呢?蔡當局憑什麼以缺電來威脅、恐嚇全民?

    同樣的施政邏輯,在開放萊豬決策上也能看到。去年8月底,蔡英文一聲令下開放萊豬進口,而且完全沒得商量。由於政策漏洞百齣,加上官員護航的言行過於荒謬,反萊豬民怨迅速累積,最後催生出反萊豬“公投”,第二階段聯署書在短短50天內累積超過70萬份,創下2017年“公投法”修正後,最短時間內達成最高聯署份數的紀錄。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是,反萊豬與藻礁“公投”能夠引起社會翻騰,與年輕世代踴躍投入密切相關。尤其聯署進度原本嚴重落後的藻礁“公投”,之所以能突然衝出巨大聲量,就是因為年輕人積極在網路上推動聯署,甚至有30所大學發起“粉紅風暴”行動,這股風潮對“執政黨”而言是一大警訊。

    蔡當局別再自認能掌握並收服青年族群,不要以為民進黨説什麼,年輕人就會聽什麼。年輕人在乎自己的未來,當然就會關注食安與環境等議題,不再對這個傲慢又鴨霸的行政當局來者不拒。

    對於萊豬及藻礁所掀起的社會反彈,蔡當局必須體認到,任何決策都要與社會進行溝通,取得民眾認同,才能順利推動,不該再迷信網軍與哏圖。請珍惜民眾的善良與耐心,不要讓官逼民反成為台灣的常態。

 

來源:中時新聞網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010-65669841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資訊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