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台灣鳳梨銷陸受阻能解決嗎 學者:有2種選擇

華夏經緯網 > 台灣 > 島內政治      2021-03-05 15:20:33

     海關總署日前宣佈暫停台灣鳳梨輸入境內,因一年影響4萬多公噸,引起台灣朝野激烈攻防,對於銷陸訂單受阻是否還有轉圜餘地?台灣中興大學國際政治所副教授譚偉恩接受媒體專訪表示,就經貿層面來看,應還有2種爭端解決模式。第一,是透過WTO協調機制來談判,第二,是透過兩岸默契協商,而2模式各有利弊。

    對於鳳梨銷陸訂單被砍單,臺“農委會”日前宣佈台當局將投入10億(新台幣)經費,來補助農民損失,2日更發出新聞稿宣佈,民眾在台當局號召下,4天的認購數,已超過去年賣到大陸的4萬公噸。

    對於兩岸貿易爭端該如何解決,據港媒《中評社》專訪國際貿易法學者譚偉恩,他先是表示,大陸因檢疫病蟲害暫停台灣鳳梨進口,從貿易角度來看,兩岸都是WTO世貿組織成員,大陸作為採購方,是有權利拒絕不符規定的農産品,台灣應該要設法調整補救,以免外銷受阻。

    記者再問及“鳳梨訂單銷路受阻是否有解?”譚偉恩建議,第一,若透過WTO機制來談判,好處是制度化、有國際公信力,缺點是要考慮兩岸互告,貿易損害的風險。第二,若透過兩岸默契協商,好處是雙方談判相對直接,但繞過國際制度,兩岸之間關係特殊,協商公信力可能打折,也考驗兩岸互信程度。

    此外,對於貿易圈內有一説法指出,若透過WTO協商,因兩岸間還有“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大陸對臺開放539項産品,反之,台灣對陸僅開放267項産品,雙方貿易並不均等,若訴諸WTO仲裁,恐怕會站不住腳。但譚偉恩認為,“ECFA”是兩岸協商結果,意即雙方已同意,加上雙方貿易量存在落差,應不至於成為台灣的弱項。

 

來源:中時新聞網



責任編輯:邱夢穎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010-65669841-817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資訊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3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