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海基會30年見證兩岸關係起伏,臺媒:正面臨何去何從窘境

華夏經緯網 > 台灣 > 島內政治      2021-03-09 16:23:25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今年3月9日是台灣海基會成立30週年紀念日。30年來,海基會作為台當局與大陸交往的“白手套”,所扮演的角色與功能也隨島內政黨輪替而起落。

    台灣《聯合報》7日回顧稱,1987年台當局開放赴陸探親後,兩岸民間交流擴大,因此決定設立一個民間仲介團體作為兩岸溝通的橋梁,同時接受當局委託執行涉及公權力的事務。1991年3月9日,海基會正式掛牌運作,由辜振甫出任董事長、陳長文為副董事長兼秘書長。大陸方面則在1991年年底成立海協會,由汪道涵出任首任會長。自1993年“汪辜會談”為兩岸關係翻開新頁後,到1999年7月,兩會共進行26次協商及對話,簽署4項協議,成為兩岸關係穩定發展的晴雨錶。2000年台灣第一次政黨輪替,兩岸政治僵局無解,兩會協商中斷整整8年,幸好汪辜之間仍有“私人熱線管道”。2008年國民黨再次執政,兩會恢復交流,在馬英九任內歷經11次高層會談,簽署23項協議。2016年蔡英文上臺後,同樣因政治僵局導致兩會協商中斷。

    目前,海基會更是連正式的董事長都沒有。許勝雄自去年8月代理海基會董事長,多次向高層表達無意繼續,而實際核心業務一直由蔡英文信任的幕僚詹志宏處理。臺媒注意到,今年海基會成立30週年,但低調未舉辦慶祝活動。而在成立20週年時曾舉辦盛大慶祝大會,包括時任台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行政院長”吳敦義等藍營大咖都出席,大陸海協會也發賀函。

    陳長文在接受採訪時感慨道,海基會成立之初,他的心情是期待,現在惋惜遠遠超過期待。他説,海基會目前絕大部分業務只剩下文書驗證,無法扮演積極的角色,離存廢也就不太遠了。對於蔡當局的兩岸政策,陳長文表示希望有急轉彎的可能。陳水扁時期的海基會董事長洪奇昌認為,海基會仍有存在必要,尤其是在兩岸特殊關係下,不可能通過非官方授權的民間團體協商簽署協議。

    《聯合報》7日評論稱,海基會接受當局授權與委託,執行協商、交流、服務三大任務,如今前兩項已停擺5年,見證兩岸關係30年來的跌宕起伏。文章説,“三十而立”是確定人生的目標和發展方向並有所成就,但海基會在當前劍拔弩張的兩岸關係下,業務和功能大幅萎縮,正面臨何去何從的窘境。

 

來源:環球時報


文章來源:環球時報
責任編輯:邱夢穎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010-65669841-817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資訊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3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