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奮鬥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 | 為什麼説中國並非是“一黨專政”?

華夏經緯網 > 新聞 > 熱點聚焦      2021-03-16 10:33:58

QQ截圖20210224161154

    2021年,中國共産黨迎來百年華誕。從建黨的開天闢地,到新中國成立的改天換地,到改革開放的翻天覆地,再到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中國共産黨帶領中國人民砥礪奮進、從勝利走向勝利。

    然而一直以來,西方輿論都愛用“一黨制”描述中國的現在。事實上,這種説法是錯誤的。中國實行的不是“一黨制”,而是中國共産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這是中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

    這一制度既不同於西方國家的兩黨制或多黨制,也有別於蘇聯式的一黨制。它是在中國長期的革命、建設和改革實踐中形成和發展起來,是適合中國國情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具有巨大的優越性。

1

    中國共産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政黨制度。

    這一制度的基本架構是中國共産黨執政,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中國民主同盟、中國民主建國會、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國農工民主黨、中國致公黨、九三學社、台灣民主自治同盟等八個民主黨派參政。

    其基本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點2-紅中國共産黨是執政黨,各民主黨派是參政黨,中國共産黨和各民主黨派是親密戰友。

    點2-紅中國共産黨和各民主黨派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證是堅持中國共産黨的領導和堅持四項基本原則。

    點2-紅中國共産黨和各民主黨派之間實行的是“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方針。

    點2-紅中國共産黨和各民主黨派以憲法和法律為根本活動準則。

    政治協商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為組織形式,是中國共産黨領導的多黨合作的最主要的政治內容和組織形式,是統一戰線的形式之一。人民政協的成立,標誌著中國共産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有了自己的政治形式和組織機構。

2-1

    共産黨領導、多黨派合作,共産黨執政、多黨派參政,這是我國政黨制度的顯著特徵。中國共産黨與各民主黨派既親密合作又互相監督,共同致力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目前,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在國家政治社會生活中有效履行著參政議政、民主監督職責,發揮了不可替代的獨特作用。

    參政議政

    中國的民主黨派作為參政黨,主要是參加國家政權,參與國家大政方針和國家領導人選的協商,參與國家事務的管理,參與國家方針、政策、法律、法規的制定與執行。

    點2-紅在國家採取重大措施或決定國計民生的重大問題時,中國共産黨都事先同民主黨派和無黨派民主人士進行協商,取得統一認識,然後再形成決策;

    點2-紅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在國家權力機關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常設專門委員會中,在地方各級人大中,均有一定比例的代表,以更好地參政、議政併發揮監督作用;

    點2-紅在人民政協中充分發揮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的作用;

    點2-紅舉薦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在各級政府及司法機關擔任領導職務。

    民主監督

    在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框架下,中國共産黨和民主黨派互相監督,主要是民主黨派監督共産黨。

    其監督的主要形式是:在政協會議上向中共中央提出意見、建議和批評;民主黨派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就國家政治、經濟、社會重大問題提出建議和批評;具有民主黨派成員身份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通過議案、提案、檢查實行監督;民主黨派的成員通過應聘擔任政府的特約監察員、檢察員、審計員和教育督導員來發揮監督作用等。

    各個民主黨派一般均有少數成員被中國共産黨舉薦擔任各級政府和司法機關的領導職務。

3

    多黨合作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這種制度是在我國革命、建設、改革長期實踐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

    1840年鴉片戰爭後,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互相勾結,阻礙著中國社會的發展。辛亥革命後,中國嘗試過君主立憲制、議會制、多黨制、總統制等各種形式,都沒能找到正確答案。

    1921年中國共産黨登上歷史舞臺,使中國革命有了主心骨,中華民族從此有了新的引路人。中國共産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進行了28年的艱苦鬥爭,實現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徹底結束了一盤散沙的社會局面,建立起人民民主專政的新中國,在此過程中,中國共産黨由小到大、由弱變強。

1949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新中國成立後,中國共産黨團結帶領人民完成社會主義革命,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推進社會主義建設,完成了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為當代中國一切發展進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破除阻礙國家和民族發展的一切思想和體制障礙,開闢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使中國大踏步趕上時代,生産力發展水準不斷提升,綜合國力日益增強,人民生活水準得到極大提高,中國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迎來了實現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

    實踐已充分證明,中國共産黨之所以能夠取得革命勝利,進而成功建設社會主義,其中一條根本原因就在於,中國共産黨得到了最廣大人民群眾的衷心擁護和愛戴,始終是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先鋒隊。中國共産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適合我國國情、具有中國特色的政黨制度,符合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要求,體現了中華民族和而不同、相容並蓄的優秀文化傳統,是對人類政治文明的重大貢獻。


    綜合自中國政府網、中國共産黨新聞網、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國網、南方日報等



責任編輯:徐亞旻
熱門評論
大陸新聞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010-65669841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資訊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