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雨量不足
島內降雨狀況可分為豐水期(5月至10月)、枯水期(亦即乾季,為11月至隔年4月)。豐水期以梅雨和颱風為主要降水來源,枯水期北部、東部仍會因東北季風而有降雨,但中部、南部因受地形阻擋,降雨機會極少,若豐水期雨量不足,則容易發生旱災。去年台灣梅雨季較短,加上沒有颱風登陸,導致雨量稀缺。
水庫蓄水少
台灣溪流短而急,若不靠水庫儲備水源,枯水期將面臨無水可用的困境。但台灣水庫因設計、地形等因素,泥沙淤積問題嚴重。容量最大的曾文水庫,淤泥量逾三成,水庫的蓄水功能大打折扣。
水管漏水率高
台灣水管漏水率偏高,讓珍貴的水資源白白浪費。加之台灣水費偏低,民眾沒有養成節水的習慣。
來源:大公報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3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