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平南巡
1992年1月18日鄧小平南巡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發表了重要講話,提出“要抓緊有利時機,加快改革開放步伐力爭國民經濟更好地上一個新臺階”的要求,為我國走上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道理奠定了思想基礎。不久小平南巡的旋風席捲全中國,掀起了又一輪改革開放的熱潮。
糧票制度取消
1993年4月1日起,按照國務院《關於加快糧食流通體制改革的通知》精神,取消了糧票和油票,實行糧油商品敞開供應。從此,伴隨城鎮居民38年曆程的糧票、油票等各種票證完成了謝幕演出,票證時代徹底終結,捆綁在商品身上的枷鎖終於打開。
“國家八七扶貧攻堅計劃”提出
1994年2月28日,國務院召開全國扶貧開發工作會議,部署實施“國家八七扶貧攻堅計劃”,要求力爭到20世紀末最後的七年內基本解決全國8000萬貧困人口的溫飽問題。4月15日,國務院發出關於印發《國家八七扶貧攻堅計劃》的通知。
中國接入網際網路
1994年4月20日,中國全功能接入網際網路,成為國際網際網路大家庭中的第77個成員,從此中國被國際上正式承認為真正擁有全功能Internet的國家。
京九鐵路全線貫通
1996年9月1日,京九鐵路全線通車。這條被稱為“中國南北第二條大動脈”的鐵路北起北京西站,南至深圳,連接香港九龍,跨越京、津、冀、魯、豫、皖、鄂、贛、粵九省市的上百個縣市,正線2397公里,包括聯絡線在內,全長2553公里。
香港回歸祖國
1997年7月1日零點,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和香港特別行政區區旗在香港升起,中國政府開始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香港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特別行政區。根據《基本法》,香港實行“一國兩制”,保留原有的經濟、法律和社會制度50年不變,除防務和外交歸中央人民政府管理外,香港特別行政區享有高度自治。
軍民同心抗擊特大洪水災害
1998年汛期,氣候異常,暴雨頻發。長江出現全流域性大水;東北嫩江、松花江暴發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
千鈞一髮之際,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黨、全軍和全國人民緊急行動,特別是受災省份的廣大幹部群眾同前來支援的解放軍指戰員、武警官兵一起,團結奮戰,力挽狂瀾,同洪水進行了驚心動魄的殊死搏鬥。
國家提出西部大開發政策
1999年6月,江澤民提出,加快中西部地區發展步伐的時機已經成熟。同年中共十五屆四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正式提出了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
西部大開發的範圍主要包括重慶、四川、貴州、雲南、西藏、陜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內蒙古、廣西12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等地。整個西部地區國土面積約佔全國國土總面積的71%。
澳門回歸祖國
1999年12月20日,中國政府對澳門恢復行使政權,澳門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特別行政區。根據《基本法》,澳門特別行政區實行“一國兩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澳門原有的社會制度、經濟制度不變,生活方式不變,文化傳統和特色不變。
國務院發表《一個中國的原則與台灣問題》白皮書
2000年2月21日,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表《一個中國的原則與台灣問題》白皮書,以政府文告的方式,詳細、系統、全面地向國際社會闡述了中國政府有關一個中國原則的基本立場和政策,和對在兩岸關係、國際社會中堅持一個中國原則若干問題的態度主張。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提出
2000年2月,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同志在廣東考察工作時,面對新形勢新任務如何切實加強黨的建設問題發表了重要講話,科學地總結了我們黨70多年的基本經驗,指出:我們黨作為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在革命、建設、改革的各個歷史時期,總是代表著中國先進社會生産力的發展要求,代表著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著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即“三個代表”),並通過制定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為實現國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懈奮鬥。
主辦:華夏經緯資訊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3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