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國共産黨迎來百年華誕。從建黨的開天闢地,到新中國成立的改天換地,到改革開放的翻天覆地,再到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中國共産黨帶領中國人民砥礪奮進、從勝利走向勝利。
中國共産黨從誕生之日起,就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確立為自己的指導思想。在把馬列主義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過程中,終於實現兩次歷史性飛躍,産生兩大理論成果。
第一次飛躍的理論成果是被實踐證明了的關於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正確的理論原則和經驗總結,即毛澤東思想;
第二次飛躍的理論成果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即包括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在內的科學理論體系,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堅持和發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和中國革命具體實際相結合的産物,是中國共産黨人集體智慧的結晶。毛澤東提出的關於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的理論、路線、方針原則,他在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外交和黨的建設方面做出的不朽貢獻,他對社會主義建設一系列重大問題提出的正確思想,都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的豐富和發展,都是我們黨寶貴的精神財富。
其主要內容可以概括為三個基本方面,即創立了一條思想路線(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探索了三條道路(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中國式獨特的革命道路;中國式的社會主義道路;中國式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形成了三套理論(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中國式社會主義改造理論;中國式社會主義社會矛盾理論)。
鄧小平理論是貫通哲學、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等領域,涵蓋經濟、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軍事、外交、統一戰線、黨的建設等方面比較完備的科學體系,又是從各方面進一步豐富、發展的科學體系。
這一體系包含著豐富的內容:關於社會主義思想路線的理論;關於社會主義本質和社會主義發展道路的理論;關於社會主義發展階段的理論;關於社會主義根本任務的理論;關於社會主義建設發展戰略的理論;關於社會主義發展動力的理論;關於社會主義國家對外開放的理論;關於社會主義政治、經濟體制改革的理論;關於社會主義建設政治保證的理論;關於社會主義國家外交戰略的理論;關於祖國統一的理論;關於社會主義事業依靠力量的理論;關於社會主義國家軍隊和國防建設的理論;關於社會主義事業領導核心的理論。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即中國共産黨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産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的繼承和發展,反映了當代世界和中國的發展變化對黨和國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推進我國社會主義自我完善和發展的強大理論武器,是中國共産黨集體智慧的結晶,是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始終做到“三個代表”,是我們黨的立黨之本、執政之基、力量之源。
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在2003年7月28日的講話中提出“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按照“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的要求推進各項事業的改革和發展的方法論——科學發展觀。
這是我們黨對二十多年來改革開放實踐經驗的科學總結,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規律認識的深化,反映了中國共産黨對發展問題的新認識,體現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迫切要求。同時,也是我們黨對執政規律認識的進一步深化,是黨的執政理念的一次重要昇華,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産黨人,順應時代發展,從理論和實踐結合上系統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麼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重大時代課題,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的繼承和發展,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是黨和人民實踐經驗和集體智慧的結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黨全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的行動指南,必須長期堅持並不斷發展。
資料來源:中國共産黨新聞網、新華網、中國網、光明日報等
主辦:華夏經緯資訊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3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