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國共産黨迎來百年華誕。一百年來,我們黨帶領人民不懈探索,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創造出輝煌的成就。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我們黨在推進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過程中,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各領域形成的一整套相互銜接、相互聯繫的制度體系。
這套制度體制,包括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這一根本政治制度,中國共産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等構成的基本政治制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以及建立在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經濟制度基礎上的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文化體制、社會體制等各項具體制度。
它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特點和優勢。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支撐中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根本政治制度。在中國實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中國人民在人類政治制度史上的偉大創造,是深刻總結近代以來中國政治生活慘痛教訓得出的基本結論,是中國社會100多年激越變革、激蕩發展的歷史結果,是中國人民翻身作主、掌握自己命運的必然選擇。
中國共産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也是我國政治格局穩定的重要制度保證。幾十年的實踐證明,這個制度是適合我國國情的,植根于我國土壤,構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一個鮮明特色。要更好體現這項制度的效能,貫徹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方針,加強同民主黨派合作共事,支援民主黨派更好履行參政議政、民主監督、參加中國共産黨領導的政治協商職能。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的重要內容和制度保障。實行這項制度半個多世紀以來,我國少數民族地區的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文明建設都取得了較快發展,與其他地區之間的發展差距大大縮小;各少數民族不僅能夠在自治地方行使當家作主的權力,而且能夠平等參與國家事務並行使相關權力;全國各民族更加團結。
基層群眾自治制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完善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發展基層民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基礎。要完善基層民主制度,暢通民主渠道,健全基層選舉、議事、公開、述職、問責等機制,促進群眾在城鄉社區治理、基層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中依法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監督,切實防止出現人民形式上有權、實際上無權的現象。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以憲法為統帥,由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等多個層次的法律規範構成。經過長期努力,在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已經形成。這一法律體系立足於中國國情和實際,適應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需要,集中了黨和人民的意志,把國家各項事業發展納入法制化軌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建立和完善,實現了國家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以及生態文明建設的各個方面有法可依,從法律上解決了國家發展中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和長期性的問題,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提供了法制保障。
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我國現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實行這樣的基本經濟制度,是我們黨對建設社會主義的長期實踐的總結,必須堅定不移地加以堅持。
統一戰線是中國共産黨的一大法寶。在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歷史時期,我們黨始終把統一戰線和統戰工作擺在全黨工作的重要位置,努力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因素,為黨和人民事業不斷發展創造了十分有利的條件。
“一國兩制”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一國兩制”實踐取得了舉世公認的成功。事實證明,“一國兩制”偉大構想具有強大生命力,必須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針,嚴格按照憲法和基本法辦事,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必須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方針,鞏固和發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基礎,造福兩岸同胞。
資料來源:新華網、人民網、光明日報、瞭望等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3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