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兩岸:交流走深走實 同胞走近走親

華夏經緯網 > 台灣 > 島內政治      2021-06-30 00:00:00

  兩岸:交流走深走實 同胞走近走親

  解決台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心願。一直以來,中國共産黨人始終把解決台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作為矢志不渝的歷史任務,團結台灣同胞,推動台海形勢從緊張對峙走向緩和改善、進而走上和平發展道路,兩岸關係不斷取得突破性進展。兩岸同胞是命運與共的骨肉兄弟,是血濃于水的一家人。祖國大陸率先同台灣同胞分享發展機遇;越來越多台胞台企搶抓機遇,積極投身祖國大陸經濟社會建設,實現自身更好發展。兩岸交流合作日益廣泛、相互往來日益密切,兩岸同胞彼此心靈日益契合,兩岸命運共同體成為生動的現實。

  融合發展的道路越走越寬廣

  祖國大陸順應兩岸同胞加強交流合作、增進了解溝通的共同願望,積極為兩岸交流合作創造條件。從推動打破兩岸隔絕對峙,到實現全面直接雙向“三通”;從第一位台商到大陸投資設廠,到如今台資企業總量達數萬家;從上世紀老兵赴大陸探親大潮,到新時代台灣青年“登陸”就業創業浪潮……兩岸逐步開啟大交流、大合作、大發展的嶄新格局。兩岸交流走深走實、兩岸同胞走近走親,成為大勢所趨、民心所向。

  時針撥回到1987年11月。第一批探親台灣同胞經香港赴大陸,踏上家鄉故土,標誌著長達38年之久的兩岸隔絕狀態被打破,兩岸人員往來和經濟文化交流的大幕就此拉開。

  在此基礎上,黨中央穩步推進海峽兩岸關係的發展。1992年,海峽兩岸關係協會與台灣海峽交流基金會開始進行事務性商談,雙方達成“九二共識”;1994年,大陸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台灣同胞投資保護法》,將保護台商投資納入法制化軌道;2008年12月,兩岸空運直航、海運直航和直接通郵正式啟動,兩岸全面直接雙向“三通”邁開歷史性步伐;2010年,《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的簽署,推進了兩岸經濟合作機制化、制度化進程。

  黨的十八大以來,祖國大陸繼續秉持“兩岸一家親”理念,率先同台灣同胞分享大陸發展機遇,逐步為台灣同胞在大陸學習、創業、就業、生活提供同等待遇。2018年,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31條措施”迅速落地見效,推動兩岸在學術、文化、教育、體育、宗教等方面的交流交往不斷深化。2019年,大陸再出臺“26條措施”,進一步促進兩岸交流合作、深化兩岸融合發展,為台胞台企提供同等待遇。2020年助力台企“11條”、2021年“農林22條”相繼出臺,越來越多的台胞台企從中受益,在奮鬥中收穫纍纍碩果。

  1988年至2018年,30年間,兩岸人員往來總計達1.35億人次,其中台胞赴大陸總計1.04億人次,兩岸貿易額累計約2.6萬億美元,台商直接來大陸投資金額累計678億美元。2020年兩岸投資額與貿易額更是均創歷史新高,大陸成為台灣最大出口市場、最大進口來源地、最大貿易順差來源地和最大島外投資目的地,兩岸已經形成密不可分的命運共同體,融合發展的道路越走越寬廣。

  越來越多台胞匯入中華民族復興大潮

  “中國夢不應該缺少了台灣這一塊,中華民族復興的歷史進程中,我們不能缺席。”中國國民黨前主席洪秀柱的一席話,説出了許多台灣同胞的心聲。在大陸的持續推動下,越來越多台灣同胞匯入中華民族復興大潮,他們來到大陸投資興業,積極參與各地發展建設,也在其中分享了巨大的機遇,取得了在島內難以想像的成就。新時代是中華民族大發展大作為的時代,也是兩岸同胞大發展大作為的時代,在中國共産黨的領導下,大陸各地積極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更多台胞台企紮根大陸,分享機遇、共用成果。

  在與台灣一水相隔的福建,上萬家台企在此生根、成長、壯大。“我們協會的會員企業從一開始的個位數,到現在已經有1300多家了。”福建廈門台商協會會長吳家瑩説,近30年來,大陸積極為台胞廣泛參與經濟社會建設創造條件,來廈門發展的台商越來越多,台資企業獲得越來越廣闊的發展空間。

  在全國經濟百強縣之首江蘇昆山,30餘年間累計有5300多家台資企業投資落戶,近10萬台胞在此安居樂業。一大批中小台企在昆山成長壯大,6家企業在大陸A股上市。“近幾年中央不斷釋放重大利好政策,從電子製造業拓展到服務、文創、物流等諸多産業,台商在陸的投資發展空間得到不斷延展。”昆山台協會長宗緒惠説。

  隨著“十四五”規劃的開局,廣大台胞台企也迎來了新機遇。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海南自貿區(港)建設等重大歷史機遇,更吸引島內青年掀起一股“登陸”熱潮。他們紛紛來大陸就業、創業、學習、生活,到祖國大陸的廣闊天地來追夢圓夢。他們向島內同齡人喊話:“你的所有夢想都可以在大陸放飛,擼起袖子幹吧!”

  兩岸同胞共擔民族復興的責任,也共用民族復興的榮耀。2019年,數百位台灣同胞來到祖國首都北京參加新中國成立70週年慶祝活動觀禮,兩岸同胞共同見證祖國繁榮、民族強盛的盛大時刻。2021年,許多島內網友通過網路直播觀看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中國人首次進入自己的空間站,激動稱讚“祖國萬歲”“華夏之光”,中華民族揚眉吐氣,每個中華兒女都與有榮焉。

  形成遏制“台獨”、推進統一的磅薄力量

  祖國大陸願意為兩岸和平統一創造廣闊空間,但絕不為各種形式的“台獨”分裂活動留下任何空間。在兩岸關係曲折前行的發展歷程中,黨中央始終深刻洞悉台海局勢的重大變化,始終著眼于中華民族整體利益和長遠利益,堅定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取得一系列反“台獨”、反分裂鬥爭的重大勝利,在台海風雲變幻中引領兩岸關係朝著正確方向邁進。

  祖國統一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也是增進台灣同胞利益福祉的必由之路。在大陸堅持推進兩岸和平發展、融合發展的過程中,島內越來越多的民眾深切體會到,台灣前途在於國家統一、台灣同胞福祉繫於民族復興。“台獨”是一條走不通的絕路,只會給台灣帶來深重禍害。他們希望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發展,期待從兩岸交流合作中獲益,改善經濟民生和自身處境。他們通過各種形式,積極參與到推進祖國和平統一的正義事業中來。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廣大台灣同胞克服島內人為障礙,通過線上線下多種形式,踴躍參與海峽論壇、兩岸企業家峰會年會、海峽青年節、“上海—台北城市論壇”、中山論壇等主題廣泛、互動合作、匯聚民意的活動,延續了兩岸交流合作的熱度和勢頭。這充分説明兩岸同胞交流合作、走近走親的願望是壓不住的,兩岸同胞命運與共、血濃于水的紐帶是割不斷的。隨著兩岸融合發展不斷深化,廣大台灣同胞對和平與發展的期盼終將匯聚成遏制“台獨”、推進統一的磅薄力量。

  “時”和“勢”始終在祖國大陸這邊。民族復興、國家統一已是大勢所趨、大義所在、民心所向。經過全體中華兒女長期不懈奮鬥,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展現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和強勁勢頭。國家強大、民族復興、兩岸統一的歷史大勢,任何人任何勢力都無法阻擋。看到祖國大陸日新月異的發展變化,一位台灣中學校長感慨地表示:“江河匯入大海,是不可抗拒的規律,我想兩岸關係的發展也終將如此。”

  歷史車輪滾滾向前,統一大勢不可阻擋。兩岸同胞和衷共濟、共同奮鬥,一定能夠共創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美好未來,一定能夠完成祖國統一大業!(汪靈犀)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文章來源: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邱夢穎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010-65669841-817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資訊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3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