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臺産疫苗早産兒先天不足,美國疫苗要價比天高:台灣抗疫路在兩岸合作

華夏經緯網 > 評論 > 台海觀潮      2021-07-05 16:51:14

 

     作者 楊仁飛 廈門市台灣學會副秘書長、研究員

  一、早産臺産疫苗不安全

  儘管民進黨全力宣導支援臺産疫苗就是“愛台灣”,但是據雅虎奇摩的調查顯示,高達7成以上的民眾不願打臺産疫苗;台民眾黨6月10日公佈委託趨勢民調所作的調查也顯示,台灣有7成民眾認為應加速開放國際認證的疫苗進入台灣,有65.6%的民眾對臺産疫苗不接受,不願意打臺産疫苗。根據“美麗島電子報”6月28日公佈的民調,堅持只打進口疫苗的民眾高度79.7%,堅持只打臺産疫苗的僅剩6.0%,而“泛綠”支援者堅持打進口疫苗的比例為65.3%,只選臺産疫苗的只有12%。可以説台灣民眾對目前的臺産疫苗信任度極低。

  台灣民眾不信任臺産疫苗的理由不外有以下幾個:

  一是沒經三期嚴格人體試驗、急著早産的“臺産疫苗”不安全。

  台北市長柯文哲及其太太陳佩琪直稱,不能把台灣人當作試驗場。台灣防疫協會理事長王任賢指出,高端等企業只談疫苗的安全性,不談疫苗的保護力,是有意欺騙民眾。他認為,一支成功的疫苗,一、二期試驗主要是測試它的安全性,而三期不僅測試疫苗的保護力,而且也測試廠商的實際量産能力。高端雖然自吹通過了二期人體試驗,但是它沒有大面積量産的能力,被專業人士看穿其實是玩假的。

  二是量身訂做難以獲得國際認證。

  臺産的安全性與保護力只能是蔡英文當局與廠商自己寫好的文案而已,台灣民眾有理由不相信“臺産疫苗”。臺衛福部門的“食藥署”為使高端等疫苗通行無阻,制定了所謂與AZ疫苗對比的免疫橋接方案。但是6月22日陳培哲舉德國CUREVAC疫苗一二期成功但三期失敗的例子,説明臺産疫苗即使一二期抗體反應不錯,也無法證明其是否有保護力,也有無法取得緊急授權的問題,因此他認為保護率高、抗體好的疫苗,才能獲得國際認證。而“食衛署”的標準是獨一無二、量身訂做的標準,根本是蔡英文説一套,“食藥署”做一套。 台灣政論節目主持人賴岳謙指出,只做二期試驗的疫苗是無法被世界衛生組織認證的,它註定走不出台灣島內。

  三是連AZ疫苗都不如的臺産疫苗,讓台灣民眾心有慼慼。

  凡了解國光、聯亞、高端企業,特別是高端母公司基亞生技黑歷史的台灣民眾,肯定會一百個不放心,特別是台灣醫療界專家陳培哲指出臺産疫苗風險後,特別是日本送的沒有經過世界衛生組織緊急授權生産的AZ疫苗,開打以來已有200多人猝死,更令台灣民眾恐懼台灣兩家“三無産品”“提早出生”的疫苗危及自家的生命。

  四是民進黨各派系介入疫苗操作太嚴重令台灣民眾深感不安。

  就目前臺産疫苗廠商背後所站的民進黨派系而言,每家公司的背景都很深厚。如疫苗一二期人體試驗研發團隊中,國光生技背後的技術團隊是目前擔任臺防疫指揮中心專家的張上淳,聯業生技背後的“前中研院院長”翁啟惠及前“衛生局長”現在台“國防醫學院”的張峰義、“中國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的黃高彬,高端疫苗的人體試驗中出現了台灣地區前領導人陳建仁及前“衛福部部長”、臺大醫院的林奏延,此外高端、聯亞均有潤泰集團尹衍梁的身影。

  五是主持試驗的專家與綠營政治人物選擇打德國與美國的疫苗

  如主持聯亞生技疫苗試驗的黃高彬,從2020年疫情開始就不斷接受媒體採訪,對疫情防控提出的建議無不附會蔡英文當局的“指令”,其所指導的臺軍醫院出現群集性疫情,説明這個兒科出身的專家對防疫並不內行,在聯亞疫苗二期解盲之際,他卻選擇打了美國的莫德納疫苗。“獨派”分子蔡丁貴聲稱自己在美國打過BNT疫苗,但呼籲台灣民眾參與臺産疫苗第三期臨床試驗,稱“台灣人就是要在不得已的時候勇敢承擔風險,可能會犧牲”。

  黃高彬、蔡丁貴等人向台灣民眾作了另類的示範,證明了臺産疫苗要真正全面開打還有相當長的距離,不是民進黨、蔡英文當局信口胡説的那樣,可以在7月開打的。

  因此,臺前“疾管署”署長蘇益仁指出,“由於臺産疫苗尚缺乏三期試驗數據,所以台灣暫時無法考慮自産疫苗,應將民眾的安全放在第一位”。

  二、美日疫苗及技術要價比天高

  自從2021年5月下旬台灣疫情爆發以來,台灣缺疫苗成了常態,而蔡英文當局低三下四,向美、日求援,終於換來美國250萬劑莫德納疫苗與日本代工的224萬劑AZ疫苗。而其中付出的代價之大,美國要價之高,已出乎了正常的疫苗贈送與疫苗技術支援。

  首先,美日贈送小部分疫苗,要求台灣站在對抗大陸的第一手,充當美日遏制中國崛起的打手。而收受疫苗後的蔡英文與民進黨上上下下感恩戴德,祭拜拜登家死去的狗只、戴上美日國旗圖案的口罩,讚美、感恩美日的慷慨。而蔡英文當局不願接受大陸贈送疫苗,反而自始自終污衊大陸阻擋其購買疫苗,兩副嘴臉,只為了爭取美日對其執政的支援。

  其次,美日每一筆疫苗捐贈、購買均有直接的對價關係。贈送的250萬劑疫苗對應的是美對臺近千億元的軍售;臺積電購買500萬劑疫苗,美國商務部直接説是臺積電與美國政府官員有交談需求,並敦促臺積電等企業優先滿足美國汽車業者的需要,以緩和短期晶片缺乏的困難;6月30日臺美重啟停頓了五年的TIFA談判,美國要求進一步消除萊豬在台灣的市場壁壘,以便換給蔡英文當局提出的莫得納疫苗技術轉到台灣及允許台灣代工的要求。然而臺積電此前向美國國家衛生院“投資”了約2000萬美元,支援其研發新冠疫苗,但美國的回饋卻只有其所囤積的上億劑疫苗中的250萬劑,相當於花每劑8美元的價格買到了莫德納疫苗

  民進黨當局防疫、抗疫無能,卻以巨大的代價換來美日的小小恩賜而不知自醒,這種交易何來驕傲、何需感激涕零?

  總之,目前台灣的疫情依然在發酵,第一波疫情未了結,變異了的德爾塔新冠病毒又侵入南台灣,在累計688死亡、15030多人感染的情況下,民進黨當局依然算計來算計去,繼續抱著美國的大腿,試圖以晶片投資美國、萊豬進口台灣的不平等條件換回美國疫苗與疫苗技術,實是與虎謀皮、狂費心機。

  而真正能平息台灣疫情的只有兩岸合作。只有這樣,台灣民眾不需要搶著離開台灣就可以打到大陸産的疫苗,免受異地隔離之苦;更無需背著巨大的心理負擔與社會壓力,犯險帶疫移動成為大陸空港口岸的巨大破口;只有台當局認識到承認兩岸一中的重要性,通力合作抗疫,台灣島內的疫情才能早日控制住。

    華夏經緯網專稿 如需轉載請註明來源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010-65669841-817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資訊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3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