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美國不支援“台獨” 著眼的是自身利益

華夏經緯網 > 評論 > 媒體連結      2021-07-07 00:00:00

白宮印太事務協調官坎貝爾。(圖/美聯社)

    美國白宮印太事務協調官坎貝爾明確表態不支援“台獨”,印證民進黨“頭號軍師”邱義仁日前談到“台獨”時所説的“美國反對”,不推動“台獨”早已是臺美之間的默契,臺美關係近年看似突飛猛進,但美國面對兩岸議題,著眼的仍是美國的利益。

    中美關係從前美國總統特朗普時代就陷入緊張,拜登上臺後,中美競爭態勢表面上看似愈形激烈,實際上無論是哪一黨執政,美國對兩岸關係都早已畫上“無法跨越的紅線”。

    值得注意的是,在坎貝爾表態不支援“台獨”之前,今年5月26日他在參加斯坦福大學舉辦的研討會時就指出,現在中美的主旋律是“激烈競爭”,將依照“戰略參數”來推動。看似警告,卻也為對方留下餘地。

    從坎貝爾的談話可以看出拜登對中政策是以盟國、夥伴與朋友為核心,通過盟國的力量對中國大陸形成壓力,臺美關係也是其中的一環,除了用來牽制大陸,也是在是強化美國的利益。

    就像美國眾議院6月30日才剛審議的“鷹法案”,一方面在提升對大陸的競爭力,一方面在促進美國製造業、貿易、與盟國及合作夥伴合作。

    反對“台獨”一直都是美國政府的政策,無論是共和黨還是民主黨當權都始終不變,1998年7月,克林頓提出“三不政策”,第一條就是“美國不會支援台灣獨立”。

    2006年4月小布希也明確表示“我國不支援一個獨立的台灣”。2016年12月奧巴馬卸任前也明白表示,“一直以來,在中國、美國、以及某種程度上與台灣人之間,一直有個協議,就是不要改變現狀”。

    就連對中態度最強硬的特朗普政府,2017年5月,國防部對國會提出的安全報告裏,也提到“美國反對台灣海峽任何一邊片面改變現狀,並不支援台灣獨立”。

    無論是蔡英文“維持現狀”的兩岸政策、台當局外事部門主管吳釗燮去年提到的“不尋求與美國建交”、還是邱義仁的“搞台獨除非瘋了”,顯然臺美雙方都很清楚,臺美關係再怎麼“好”,都不能跨過“台獨”的紅線,就如坎貝爾所説,美國支援的是與台灣地區建立“非正式關係”。

    因為無論是經濟上的軍售、開放美豬美牛、近來TIFA對話中,美方重視的供應鏈合作,還是軍事上用來牽制中國大陸在台海的擴張,都符合美國利益,一旦弄到兩岸開戰,對美國卻是有害無利。

 

來源:台灣《中國時報》



責任編輯:邱夢穎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010-65669841-817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3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