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經緯網綜合報道】高端疫苗23日開始施打至今,3天傳出4起疑似不良死亡案件,首例為桃園陸姓作家,另有三例分別發生在桃園、新北及基隆。死因與疫苗是否相關還須厘清,引起各界高度關注。國民黨高分貝要求台當局,“民眾不是白老鼠,如今高端疫苗的安全性引起疑慮,蔡當局不應再將民眾推入實驗場,應立即暫停施打高端疫苗。”
臺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表示,指揮中心有必要儘速召開委員會,討論猝死個案的發病型態以及解剖數據,並向大眾説明停打與否的標準。
台北秀傳醫院執行院長鄭丞傑呼籲,台當局不該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裏,應繼續輔導其他臺産疫苗廠。另應該依病毒演變,更新緊急授權(EUA)的認證標準,輔導其他藥廠能依較新較科學的標準生産更好的臺産疫苗。
針對藍營及醫界的呼籲和建議,陳時中表態稱,將核對相關批號疫苗及不良事件,進一步檢查是有必要,但“暫不考慮停打”。雖然傳出不良死亡事件,但指揮中心表示,平均接種率為八成八,未受影響。
台灣《中國時報》發表評論稱,高端疫苗在蔡英文與民進黨“立委”紛紛獻上手臂、高喊口號下,儼然成為“護臺疫苗”,好像不接種高端疫苗就是不支援“台灣價值”。如果高端真是“護臺疫苗”,指揮中心何必一再放寬施打年齡限制,只為衝高施打率,指揮官陳時中也不必睜眼説瞎話沒有護航高端。
面對4例不良反應死亡案件,疫情指揮中心刻意導引是糖尿病史等原因,就是擔心影響未來民眾施打意願,漠視高端疫苗製程曾出現82%被食藥部門退貨的不良紀錄。高端是股票上市公司,豈能高高在上無視4例死亡案例,台當局應透明公開施打疫苗批次、彼此間有無關聯等數據,詳查死因才能杜悠悠眾口。
台灣網友投書媒體評論稱,臺衛福部門8月11日頒布高端新冠肺炎疫苗須知上記載著,可能發生之不良反應有搔癢、寒顫、口咽疼痛、心悸等,但恐怕獨遺漏注記“可能間接導致休克或死亡”,很簡單的道理,一來怕嚇跑勇敢力挺臺産疫苗的民眾,二來是可以在真正出事之後,卸責為副作用併發疾病致死,事不關己。
高端疫苗接種後已有4人死亡,醫療上都解釋為不是疫苗造成的,也許實際上高端疫苗誘發基礎病致死本身就是副作用的表現,亦無3期臨床證據可供參考。有專家説每10萬人死1個都是正常的,但高端疫苗迄今有40萬人接種了嗎?疑似致死率未免太高!
民眾所求的不過是一劑安全有效的疫苗,染疫等不到可靠疫苗而逝去的830條性命人死不會復生,陷入鬼門關才真正看清蔡當局毫無側隱之心,台灣民眾只能自覺自發“停看聽”,面對可能“藥到命除”的“風險疫苗”,保持觀望,再等一等,本月底百萬劑BNT疫苗就要抵臺了。
主辦:華夏經緯資訊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