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德爾塔”群聚多為“舊案”該慶倖嗎? 臺學者:對社區威脅更大

華夏經緯網 > 台灣 > 社會萬象      2021-09-15 10:08:53

屏東枋山群聚案,是島內社區第一次面臨“德爾塔”變異株威脅,當時確診人數僅17人。這次新北幼兒園再次出現“德爾塔”群聚,人數卻多達32人。臺大公衛學者分析,幼兒園公衛防疫措施落實度僅35%,此群聚Rt值高達4.65(一個人可傳給4.65人),另比對“德爾塔”病毒量動態變化可知,該群聚中的“舊案”病毒量最高、傳染力最強的時間應落在8月初、8月底,當時未被發現,對社區威脅更大。

公衛學者林庭瑀指出,廣東省佛山研究顯示,“德爾塔”感染者發病前3到4天沒有症狀,但病毒量最高、傳染力最強。新加坡研究可看到無論是否曾接種疫苗,感染“德爾塔”病毒剛開始病毒量都很高,只是完整接種者病毒下降及康復速度更快。但無論是否打過疫苗,14天后還有少數人病毒量仍高,可能延續至21至28天,必須積極採取隔離和快篩,才能預防社區傳播。基於以上實證,臺大公衛流病與預醫所教授陳秀熙建議,被匡列為接觸者無論是否曾接種疫苗,自主健康管理可能需要一個月,而且期間必須定期用居家快篩監測。

林庭瑀將屏東枋山群聚個案、未曾接種疫苗的埃及爸、完整接種兩劑的臺大麻護確診時的Ct值,放到新加坡研究的病毒量動態曲線上看,可發現屏東枋山個案是在感染初期就被發現、匡列接觸者。

反觀新北幼兒園群聚,埃及爸和臺大麻護等多人都是感染後期才被發現的“舊案”,根據確診時的Ct值回推,他們病毒量最高的時間可能分別落在8月8日、8月26日。因此,發現舊案並不值得高興,因為“沒有在高病毒量時發現“德爾塔”個案,對於社區傳播的威脅更大。”


文章來源:聯合新聞網
責任編輯:左秋子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010-65669841-817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3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