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中美領導人線上峰會前 台灣學者揭美國有3大壓力

華夏經緯網 > 台灣 > 島內政治      2021-10-10 11:15:20

微信截圖_20211010094731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美國總統拜登。(新華社)

中美6日在瑞士蘇黎世進行旋風式高層會談,雙方大致敲定,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美國總統拜登將在年底前舉行中美元首線上高峰會。台灣東海大學教授潘兆民表示,美國比大陸更有急迫性,主要是美國有3大壓力:包括國內財政通膨問題,阿富汗事件之後、衝擊美國外交事務問題,還有民主黨民調下滑、影響期中選舉問題,拜登更需要尋求轉圜對中關係,紓解相關壓力。

針對中美領袖敲定視訊峰會,潘兆民接受香港媒體《中評社》專訪時表示,其實中美關係劍拔弩張,對彼此甚至是全球都非好事,所以兩方事實上都有緩和緊張氣氛的需求,只是美國尋求舒緩雙邊關係的急迫性高於中國大陸。

潘兆民指出,拜登政府至少有3大壓力,急須通過轉圜對中國係來紓解。首先,美國面臨嚴重通膨問題,已成為拜登政府內的一大難題。而中國大陸近來實施“能耗雙控”嚴格限電,讓大陸輸往美國的貨品成本售價上漲,而美國大宗民生用品是從大陸進口,也因此導致美國的民生物價雪上加霜,拜登政府自然需要向中方溝通協調,緩解內部民怨。

潘兆民接著指出,阿富汗撤軍事件爭議連連,衝擊美國外交事務的問題。盟國對美國的不信任感升溫,再加上美國又聯合英國搶走法國對澳洲的潛艦訂單,造成法國與美、英、澳之間齟齬。法國可能轉向跟中國大陸在南海區域上有所合作,這無疑是讓美國對外戰略佈局上,投下負面因子,所以美國急需對中尋求和緩的關係。

潘兆民認為,根據美國最新民調顯示,拜登政府在中間選民中的支援率持續下跌,僅剩下38%的滿意度,高達53%不滿意。假如民調再持續下探,勢必打擊民主黨的期中選舉表現,而若美國的對中關係能夠緩解,並藉由某些議題的合作,改變當前不利於執政的環境,當然會是拜登政府所渴求的。


來源:台灣《中時電子報》


責任編輯:邱夢穎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010-65669841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資訊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