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袁鶴齡:中美峰會前 蔡英文“台獨演説”是美國默許?

華夏經緯網 > 評論 > 媒體連結      2021-10-14 16:30:41

微信截圖_20211014160119

袁鶴齡。(中評社 資料照)

  台當局領導人蔡英文提出“兩國論”,挑動兩岸敏感神經。台灣中興大學政策與公共事務研究所教授袁鶴齡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蔡英文的演説時間點就在中美領袖視頻峰會前夕,或許是美方默許,用意在於拉高對中的談判立基,預測台灣議題會是峰會談判項目之一。美國總統拜登通過操作台灣議題,以利跟中方交涉,後續中美若取得共識,美方未必替蔡英文的言論背書,甚至可能出手遏制,台灣方面需要警覺。

  袁鶴齡向中評社進一步分析,蔡英文“四個堅持”相關説法直衝兩岸關係紅線,台海情勢必然更加動蕩不穩,照理説,此局面並非美國所希望的走向,因為拜登既然已尋求跟中國領導人習近平進行視頻峰會,邏輯來講,不應放任蔡英文説出自走炮式的言論,可是美方對於民進黨當局的作法,毫無反應,合理懷疑,蔡英文的講話內容基本上就是美國所默許的。

  袁鶴齡説明,操作台灣議題一直是美國對中的杠桿,但都是基於美國利益而行,也就是説,美國是否為蔡英文暴衝的行為做後盾,端看美國能否因此得利,既然美方意在後續的視頻峰會談判,這次讓蔡英文恣意做出敏感的政治宣示,或並不代表支援,而是對中談判的起手勢。

  袁鶴齡,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政治學博士、美國俄亥俄大學國際事務碩士、台灣東吳大學政治係學士。現任台灣中興大學政策與公共事務研究所教授、台灣逢甲大學EMBA兼任教授、台灣中華台商研究學會理事長,曾任台中科技大學教授兼國際事務長等職。

  袁鶴齡指出,據傳中美領袖視頻峰會預計在今年底前舉辨,而就在這之前,台灣方面卻拋出“兩國論”震撼彈,必然牽動後續中美領袖峰會的談判內容,而根據當前民進黨當局唯美國馬首是瞻的調性,這很可能就是美國運作“台灣牌”的策略,拜登政府打算在峰會之前,先堆棧自身的談判立基,台灣問題就是很好拉高姿態的杠桿。

  當然,美國也可能因為取不到利,而進一步操作台灣議題,可是也要看中方的態度及反應而定,假如中國態度強勢、反應激烈,美國也會審慎衡量,是否繼續走險棋?袁鶴齡認為,這方面中美雙方其實有所默契,拜登先前對外宣佈所謂的“台灣協議”,其實這已是消毒表態,強調美方的兩岸立場仍基於“台灣關係法、中美建交三公報、對臺六項保證”,代表無論如何,美國不會支援違反上述事項的言論及作法。

  所以袁鶴齡認為,台灣方面要做好相對應的準備,若中美雙方都願意展開峰會,不管是視頻也好,面對面也好,就代表雙方有解決問題的誠意,最起碼表示,雙方都釋出和好的空間,對很多衝突的事情,可以通過協調的方式來處理。

  袁鶴齡説,當中美之間走向一個相對比較和諧的發展方向,且拜登畢竟也須對中國問題要有周延處理的狀況之下,台灣地區的位階未必能夠維持,如何在中美博弈之下求生,考驗民進黨當局的智慧。(中評社記者 方敬為)


 

來源:中評社



責任編輯:邱夢穎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010-65669841-817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資訊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3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