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10月16日00時23分,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三位中國航太員乘神舟十三號再徵太空,開始我國迄今為止時間最長的載人飛行。世界見證,中國航太事業又向前邁出了堅實一步。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和關心航太事業發展,將航太強國建設納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統籌謀劃。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寄語航太人,為新時代中國航太事業發展指明方向。這期,華夏經緯網系列報道《聽,總書記的話》,帶你一起溫習總書記關於建設航太強國的重要論述。
據中國載人航太工程辦公室消息,北京時間2021年10月16日0時23分,搭載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三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按照預定時間精準點火發射,約582秒後,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順利將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3名航太員送入太空,飛行乘組狀態良好,發射取得圓滿成功。圖片來源:人民視覺
航太夢是強國夢的重要組成部分
發展航太事業,建設航太強國,是我們不懈追求的航太夢。
——2013年6月11日,習近平在接見天宮一號與神州十號載人飛行任務參研參試單位代表時的講話
飛天夢是強國夢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中國航太事業的快速發展,中國人探索太空的腳步會邁得更大、更遠。
——2013年6月24日,習近平同正在天宮一號執行任務的神州十號航太員通話時的講話
探索浩瀚宇宙,發展航太事業,建設航太強國,是我們不懈追求的航太夢。經過幾代航太人的接續奮鬥,我國航太事業創造了以“兩彈一星”、載人航太、月球探測為代表的輝煌成就,走出了一條自力更生、自主創新的發展道路,積澱了深厚博大的航太精神。
——2016年4月24日,習近平在首個“中國航太日”到來之際作出的重要指示
6月24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來到北京航太飛行控制中心,同正在天宮一號內執行任務的神舟十號航太員聶海勝、張曉光、王亞平通話。新華社發(截屏照片)
唯有創新才能搶佔先機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源泉,也是中華民族最鮮明的民族稟賦。嫦娥三號任務是我國航太領域迄今最複雜、難度最大的任務之一,是貨真價實、名副其實的中國創造。取得這樣的成就,最根本的一點,就是中國航太事業始終堅持自力更生、自主創新。中國是一個大國,必須成為科技創新大國。
——2014年1月6日,習近平在會見探月工程嫦娥三號任務參研參試人員代表時強調
星空浩瀚無比,探索永無止境,只有不斷創新,中華民族才能更好走向未來。我們正在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這是決定我國發展未來的重大戰略。航太科技是科技進步和創新的重要領域,航太科技成就是國家科技水準和科技能力的重要標誌。航太科技取得的創新成果極大鼓舞了中國人民的創新信念和信心,為全社會創新創造提供了強大激勵。
——2016年12月20日,習近平會見天宮二號和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行任務航太員及參研參試人員代表時的講話
實踐告訴我們,偉大事業都基於創新。創新決定未來。建設世界科技強國,不是一片坦途,唯有創新才能搶佔先機。這次任務實現了多項創新,填補系列國際國內空白,充分體現了自主創新要敢下先手棋、善打主動仗的精神。我們要深刻把握世界科技發展大勢,弘揚科學精神,瞄準戰略性、基礎性、前沿性領域,堅持補齊短板、跟蹤發展、超前佈局同步推進,努力實現關鍵核心技術重大突破,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不斷增強科技實力和創新能力,努力在世界高技術領域佔有重要一席之地。
——2019年2月20日,習近平會見探月工程嫦娥四號任務參研參試人員代表時的講話
這是習近平等在人民大會堂東大廳參觀月球樣品和探月工程成果展覽。新華社記者李學仁攝
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
嫦娥五號任務作為我國複雜度最高、技術跨度最大的航太系統工程,首次實現了我國地外天體採樣返回。這是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攻堅克難取得的又一重大成就,標誌著中國航太向前邁出的一大步,將為深化人類對月球成因和太陽系演化歷史的科學認知作出貢獻。
——2020年12月17日,習近平代表黨中央、國務院和中央軍委祝賀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的賀電
要弘揚探月精神,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勇攀科技高峰,服務國家發展大局,一步一個腳印開啟星際探測新征程,不斷推進中國航太事業創新發展,為人類和平利用太空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2021年2月22日,習近平在會見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參研參試人員代表並參觀月球樣品和探月工程成果展覽時的講話
2013年6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航太員公寓問天閣,為即將出征的航太員壯行。新華社記者 李學仁 攝
弘揚深厚博大的航太精神
我們注重傳承優良傳統,發揚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載人航太精神,彰顯了堅定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增添了強大精神力量。
——2016年12月20日,習近平會見天宮二號和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行任務航太員及參研參試人員代表時的講話
建造空間站、建成國家太空實驗室,是實現我國載人航太工程“三步走”戰略的重要目標,是建設科技強國、航太強國的重要引領性工程。天和核心艙發射成功,標誌著我國空間站建造進入全面實施階段,為後續任務展開奠定了堅實基礎。希望你們大力弘揚“兩彈一星”精神和載人航太精神,自立自強、創新超越,奪取空間站建造任務全面勝利,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2021年4月29日,習近平代表黨中央、國務院和中央軍委祝賀中國空間站天和核心艙發射任務成功的賀電
堅持合作共贏的發展理念
探索浩瀚宇宙是全人類的共同夢想。中國航太積極推動國際合作,同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開展了富有成效的合作,嫦娥四號任務圓滿成功就包含了許多參與國的貢獻。我們願同世界各國一道,堅持共商共建共用,加強基礎科學研究國際交流,推動大科學計劃、工程和中心建設,擴大創新能力開放合作,推動人類科學事業發展。
——2019年2月20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探月工程嫦娥四號任務參研參試人員代表時強調
航空科技是20世紀以來發展最為迅速、對人類生産生活影響最大的科技領域之一。當今世界正經歷深刻的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航空科技面臨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開展全球航空科技合作十分必要、大有前途。
——2021年9月6日,習近平致第32屆國際航空科學大會的賀信
綜合自新華社、人民網、央視新聞客戶端、光明日報、學習強國等
主辦:華夏經緯資訊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