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聽,總書記的話丨習近平論科技創新

華夏經緯網 > 新聞 > 熱點聚焦      2021-10-20 16:43:14

  科技興則民族興,科技強則國家強。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高度重視科技創新,圍繞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推進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論斷、新要求。這期,華夏經緯網系列報道《聽,總書記的話》,帶你一起溫習總書記關於科技創新的重要論述。


9月11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京主持召開科學家座談會併發表重要講話。 新華社記者 姚大偉 攝.jpg

  2020年9月11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京主持召開科學家座談會併發表重要講話。 新華社記者 姚大偉 攝


科技強國,創新很重要!

現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改善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科學技術解決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強創新這個第一動力。同時,在激烈的國際競爭面前,在單邊主義、保護主義上升的大背景下,我們必須走出適合國情的創新路子,特別是要把原始創新能力提升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實現更多“從0到1”的突破。


——習近平2020年9月11日在科學家座談會上的講話

實踐告訴我們,偉大事業都基於創新。創新決定未來。建設世界科技強國,不是一片坦途,唯有創新才能搶佔先機。


      ——習近平2019年2月20日會見探月工程嫦娥四號任務參研參試人員代表時的講話

當今世界,誰牽住了科技創新這個“牛鼻子”,誰走好了科技創新這步先手棋,誰就能佔領先機、贏得優勢。我們在國際上腰桿能不能更硬起來,能不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很大程度取決於科技創新能力的提升。科技創新這件事,等待觀望不得,亦步亦趨不行,要有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的緊迫感和勁頭,快馬加鞭予以推進。當然,科學發展是不可能一萬年的事情朝夕就辦成的。


——習近平2014年5月23日至24日在上海考察時的講話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

科技創新是人類社會發展的重要引擎,是應對許多全球性挑戰的有力武器,也是中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實現高品質發展的必由之路。


      ——習近平2021年1月25日在世界經濟論壇“達沃斯議程”對話會上的特別致辭

科學技術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深刻影響著國家前途命運,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深刻影響著人民幸福安康。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科學技術解決方案,更加需要增強創新這個第一動力。


——習近平2020年11月12日在浦東開發開放30週年慶祝大會上的講話

我國發展必須依靠創新。掌握核心技術的過程很艱難,但這條道路必須走。


      ——習近平2016年2月3日視察南昌國家硅基LED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實驗室時的講話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適應和引領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關鍵是要依靠科技創新轉換發展動力。


      ——習近平2015年3月5日在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海代表團審議時的講話


月28日,中國科學院第二十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會和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召開。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大會併發表重要講話。新華社記者 李響 攝.png

    2021年5月28日,中國科學院第二十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會和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召開。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大會併發表重要講話。新華社記者 李響 攝


堅持黨對科技事業的領導

黨的十九大以來,黨中央全面分析國際科技創新競爭態勢,深入研判國內外發展形勢,針對我國科技事業面臨的突出問題和挑戰,堅持把科技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全面謀劃科技創新工作。我們堅持黨對科技事業的全面領導,觀大勢、謀全局、抓根本,形成高效的組織動員體系和統籌協調的科技資源配置模式。


      ——習近平2021年5月28日在中國科學院第二十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會、中國科協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講話

我們堅持黨對科技事業的領導,健全黨對科技工作的領導體制,發揮黨的領導政治優勢,深化對創新發展規律、科技管理規律、人才成長規律的認識,抓重大、抓尖端、抓基礎,為我國科技事業發展提供了堅強政治保證。


      ——習近平2018年5月28日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九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會上的講

中國共産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科技創新事業不斷前進的根本政治保證。我們要堅持和加強黨對科技事業的領導,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動員全黨全國全社會萬眾一心為實現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目標而努力奮鬥。各級黨委和政府、各部門各單位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的十九大精神上來,統一到黨中央對科技事業的部署上來,切實抓好落實工作。


      ——習近平2018年5月28日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九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會上的講話


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必須把重要領域的科技創新擺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實施一批關係國家全局和長遠的重大科技項目。這既有利於我國在戰略必爭領域打破重大關鍵核心技術受制於人的局面,更有利於開闢新的産業發展方向和重點領域、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習近平:《關於〈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的説明》(2015年10月26日),選自《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中),中央文獻出版社,2016年6月版

黨的十八大提出的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就是要推動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堅持需求導向和産業化方向,堅持企業在創新中的主體地位,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和社會主義制度優勢,增強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度,形成新的增長動力源泉,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全黨全國要統一思想,切實提高認識。


——習近平2014年8月18日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七次會議上的講話

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高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的必然要求和戰略舉措,必須緊緊抓住科技創新這個核心和培養造就創新型人才這個關鍵,瞄準世界科技前沿領域,不斷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和競爭力。


——習近平2013年2月2日至5日在甘肅調研考察時的講話


5月28日,中國科學院第十九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開幕。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會議併發表重要講話。新華社記者 鞠鵬 攝.jpg

  2018年5月28日,中國科學院第十九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開幕。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會議併發表重要講話。新華社記者 鞠鵬 攝


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

我們國家進入科技發展第一方陣要靠創新,一味跟跑是行不通的,必須加快科技自立自強步伐。要堅持創新在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創新作為一項國策,積極鼓勵支援創新。創新不問“出身”,只要誰能為國家作貢獻就支援誰。


——習近平2021年3月22日至25日在福建考察時的講話

我們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堅持創新是第一動力,堅持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明確我國科技創新主攻方向和突破口,努力實現優勢領域、關鍵技術重大突破,主要創新指標進入世界前列。


      ——習近平2018年5月28日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九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會上的講

只有把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掌握競爭和發展的主動權,才能從根本上保障國家經濟安全、國防安全和其他安全。不能總是用別人的昨天來裝扮自己的明天。不能總是指望依賴他人的科技成果來提高自己的科技水準,更不能做其他國家的技術附庸,永遠跟在別人的後面亦步亦趨。我們沒有別的選擇,非走自主創新道路不可。


      ——習近平2014年6月9日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七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會上的講話


推進科技體制改革

推進科技體制改革,形成支援全面創新的基礎制度。要健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新型舉國體制,充分發揮國家作為重大科技創新組織者的作用,支援週期長、風險大、難度高、前景好的戰略性科學計劃和科學工程,抓系統佈局、系統組織、跨界整合,把政府、市場、社會等各方面力量擰成一股繩,形成未來的整體優勢。要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通過市場需求引導創新資源有效配置,形成推進科技創新的強大合力。


      ——習近平2021年5月28日在中國科學院第二十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會、中國科協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講話

多年來,我國一直存在著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産力轉化不力、不順、不暢的痼疾,其中一個重要癥結就在於科技創新鏈條上存在著諸多體制機制關卡,創新和轉化各個環節銜接不夠緊密。就像接力賽一樣,第一棒跑到了,下一棒沒有人接,或者接了不知道往哪兒跑。要解決這個問題,就必須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破除一切制約科技創新的思想障礙和制度藩籬,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係,推動科技和經濟社會發展深度融合,打通從科技強到産業強、經濟強、國家強的通道,以改革釋放創新活力,加快建立健全國家創新體系,讓一切創新源泉充分涌流。


      ——習近平2014年6月9日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七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會上的講話

關於深化科技體制改革,中央已經作出全面部署。要進一步突出企業的技術創新主體地位,使企業真正成為技術創新決策、研發投入、科研組織、成果轉化的主體,變“要我創新”為“我要創新”。促進科技和經濟結合是改革創新的著力點,也是我們與發達國家差距較大的地方。要圍繞産業鏈部署創新鏈,聚集産業發展需求,整合各類創新資源,著力突破共性關鍵技術,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和産業化,培育産學研結合、上中下游銜接、大中小企業協同的良好創新格局。科技體制改革必須與其他方面改革協同推進,加強和完善科技創新管理,促進創新鏈、産業鏈、市場需求有機銜接。


      ——習近平2013年3月4日在參加全國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科協、科技界委員聯組討論時的講話


4月20日上午,博鰲亞洲論壇2021年年會開幕式在海南博鰲舉行,國家主席習近平以視頻方式發表題為《同舟共濟克時艱,命運與共創未來》的主旨演講。新華社記者 鞠鵬 攝.jpg

  2021年4月20日上午,博鰲亞洲論壇2021年年會開幕式在海南博鰲舉行,國家主席習近平以視頻方式發表題為《同舟共濟克時艱,命運與共創未來》的主旨演講。新華社記者 鞠鵬 攝


牢牢把握産業革命大趨勢

要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的歷史機遇,大力發展數字經濟,在人工智慧、生物醫藥、現代能源等領域加強交流合作,使科技創新成果更好造福各國人民。


      ——習近平2021年4月20日在博鰲亞洲論壇2021年年會開幕式上的視頻主旨演講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加速發展,科技對提高社會生産力的貢獻更加凸顯。中國堅持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推進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取得顯著成就。隨著中國進入新發展階段,支撐發展的要素條件發生了深刻變化,必須實現依靠創新驅動的內涵型增長。我們將依託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和完備産業體系,加速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産力轉化,打造科技、教育、産業、金融緊密融合的創新體系,不斷提升産業鏈水準,為中國經濟長遠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習近平2020年11月19日在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對話會上的主旨演講

科技革命必然引發産業革命。科技創新及其成果決不能僅僅落在經費上、填在表格裏、發表在雜誌上,而要面向經濟社會發展主戰場,轉化為經濟社會發展第一推動力,轉化為人民福祉。要堅持産業化導向,加強行業共性基礎技術研究,努力突破制約産業優化升級的關鍵核心技術,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調整産業結構提供有力支撐。要以培育具有核心競爭力的主導産業為主攻方向,圍繞産業鏈部署創新鏈,發展科技含量高、市場競爭力強、帶動作用大、經濟效益好的戰略性新興産業,把科技創新真正落到産業發展上。


——習近平2014年5月23日至24日在上海考察時的講話


牢牢把握聚人才大舉措

世界科技強國必須能夠在全球範圍內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我國要實現高水準科技自立自強,歸根結底要靠高水準創新人才。


      ——習近平2021年5月28日在中國科學院第二十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會、中國科協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講話

創新之道,唯在得人。得人之要,必廣其途以儲之。要營造良好創新環境,加快形成有利於人才成長的培養機制、有利於人盡其才的使用機制、有利於競相成長各展其能的激勵機制、有利於各類人才脫穎而出的競爭機制,培植好人才成長的沃土,讓人才根系更加發達,一茬接一茬茁壯成長。要尊重人才成長規律,解決人才隊伍結構性矛盾,構建完備的人才梯次結構,培養造就一大批具有國際水準的戰略科技人才、科技領軍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創新團隊。要加強人才投入,優化人才政策,營造有利於創新創業的政策環境,構建有效的引才用才機制,形成天下英才聚神州、萬類霜天競自由的創新局面!


      ——習近平2018年5月28日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九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會上的講話

人才是創新的第一資源。沒有人才優勢,就不可能有創新優勢、科技優勢、産業優勢。培養集聚人才,要有識才的眼光、用才的膽識、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健全集聚人才、發揮人才作用的體制機制,創造人盡其才的政策環境。要發揮好現有人才作用,同時攬四方之才,擇天下英才而用之。要加強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創新條件建設,完善智慧財産權運用和保護機制,激發科研人員創新活力,讓各類人才的創新智慧競相迸發。


——習近平2014年5月23日至24日在上海考察時的講話

推進自主創新,人才是關鍵。沒有強大人才隊伍作後盾,自主創新就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要廣納人才,開發利用好國際國內兩種人才資源,完善人才引進政策體系。


      ——習近平2013年3月4日在參加全國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科協、科技界委員聯組討論時的講話


加強國際科技合作

科學技術應該造福全人類。當前,全球正面臨新冠肺炎疫情等各種挑戰。中國願同各國一道,加強科技創新與合作,促進更加開放包容、互惠共用的國際科技創新交流,為推動全球經濟復蘇、保障人民身體健康作出貢獻。


      ——習近平2020年11月10日致博鰲亞洲論壇國際科技與創新論壇首屆大會開幕的賀信

國際科技合作是大趨勢。我們要更加主動地融入全球創新網路,在開放合作中提升自身科技創新能力。越是面臨封鎖打壓,越不能搞自我封閉、自我隔絕,而是要實施更加開放包容、互惠共用的國際科技合作戰略。


——習近平2020年9月11日在科學家座談會上的講話

世界正在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迅猛發展。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需要各國攜手應對。沒有一個國家可以成為獨立的創新中心,或獨享創新成果。創新成果應惠及全球,而不應成為埋在山洞裏的寶藏。中美等國都是創新大國,中國願意和包括美國在內的世界各國開展創新合作,更好造福兩國人民和世界人民。


      ——習近平2019年11月22日會見出席2019年“創新經濟論壇”外方代表時的講話



責任編輯:徐亞旻
熱門評論
大陸新聞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010-65669841-817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資訊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3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