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G20羅馬峰會聚焦加強多邊合作應對全球挑戰

華夏經緯網 > 新聞 > 大陸新聞 > 時事要聞      2021-10-31 10:24:38

  道阻且長,行則將至

  ——G20羅馬峰會聚焦加強多邊合作應對全球挑戰

  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第十六次峰會當地時間10月30日上午在義大利首都羅馬開幕。本次峰會以“人、地球與繁榮”為主題,將圍繞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推動全球經濟復蘇和應對氣候變化等重點議題展開討論。習近平主席30日在北京以視頻方式出席峰會第一階段會議併發表重要講話,王毅國務委員兼外長作為習近平主席特別代表在羅馬現場與會。

  根據日程安排,30日舉行的第一階段會議重點討論“全球經濟與全球衛生”議題,31日舉行的第二和第三階段會議分別聚焦“氣候變化和環境”以及“可持續發展”等議題。

  羅馬峰會是G20在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召開的首次線下領導人峰會,備受全球矚目。當前,疫情仍在全球肆虐,世界經濟復蘇前景尚不明朗,國際社會普遍期待G20峰會的適時召開,能夠為全球抗疫和經濟復蘇注入一劑強心針。作為G20輪值主席國,義大利更是將峰會視作提升自身國際影響力的重要契機,克服疫情帶來的種種不便,在輪值期間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密集舉辦了170多場部長級會議、工作組會議及其他官方活動,並在G20框架下積極推動召開了全球健康峰會和阿富汗問題領導人特別視頻峰會,圍繞抗疫合作、經濟復蘇及地區熱點問題開展了深入討論和協調。

  為確保峰會順利召開,義大利政府出臺了專門的疫情防控規定,並在會場和羅馬市中心等重點區域設立最高安全級別警戒。意內政部增派約5300名警力參與安保工作,對會場周邊實行嚴格封鎖,禁止行人和車輛通行,部分地鐵站被臨時關閉,媒體中心則被安排在主會場外的其他場館,所有進入相關區域的工作人員均須持有48小時內咽拭子核酸檢測陰性證明。由於近期義大利國內“反疫苗”“反綠色通行證”等抗議活動頻發,甚至有新納粹勢力趁機興風作浪,義大利警方未敢鬆懈,嚴密監控包括網路上煽動性言論等在內的任何可疑動向。

  義大利總理德拉吉在開幕致辭時表示,“從疫情、氣候到稅收,多邊主義是我們今天所面臨許多問題的唯一答案”,“我們必須克服分歧,重新找回G20峰會精神”。德拉吉還表示,“疫情暴發大約兩年後,我們終於可以更加樂觀地展望未來。通過成功的疫苗接種以及各國政府和中央銀行的協調行動,全球經濟得以復蘇。許多國家已經啟動復蘇計劃以促進增長、減少不平等和推動可持續發展”,“我們正在構建新的經濟模式,世界將會變得更加美好”。

  引領國際社會團結抗疫是本次峰會的重要目標。目前,中國已向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提供超過16億劑疫苗,今年全年將對外提供超過20億劑。在向“新冠疫苗實施計劃”捐贈1億美元基礎上,年內再向發展中國家無償捐贈1億劑疫苗。此外,中國正同16個國家開展疫苗聯合生産,同30個國家一道發起“一帶一路”疫苗合作夥伴關係倡議。這一積極姿態受到國際社會廣泛讚譽。在本次峰會上,各國將推動建立應對疫情的國際合作機制,確保疫苗公平合理分配,避免加劇南北“免疫鴻溝”,捍衛人類最基本的生命權和健康權。

  當前,全球經濟呈現出觸底反彈的勢頭,中國經濟的強勁復蘇更是堪稱世界典範。但同時,全球經濟復蘇進程仍舊缺乏穩定性和平衡性,大多數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形勢難言樂觀。作為國際經濟合作的主要平臺,G20肩負著推動世界經濟穩定復蘇的重要使命。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時,G20成員國曾同舟共濟、通力合作,把深陷泥潭的世界經濟重新拉回正軌。在貿易保護主義和反全球化浪潮不斷抬頭的陰影下,G20各成員國亟須加強宏觀政策協調,為維護自由貿易、多邊貿易體制以及全球産業鏈、供應鏈的穩定作出積極表率,以實現強勁、包容和可持續的經濟復蘇。

  應對氣候變化、推動可持續發展也是本次峰會的一大看點。習近平主席在第76屆聯大一般性辯論上提出“全球發展倡議”,鄭重宣佈中國將大力支援發展中國家能源綠色低碳發展,不再新建境外煤電項目。這是中國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採取的又一重大舉措,以實際行動為建設清潔美麗的世界作出了積極貢獻。G20羅馬峰會將繼續致力於實現經濟增長和環境保護的平衡,合作應對氣候和能源問題。意方希望在《巴黎協定》的基礎上,在本次峰會上提出新的氣候目標與行動方案,為隨後在英國格拉斯哥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6次締約方大會助力造勢。

  應當看到,短短兩天的G20峰會並不能解決所有全球性難題,各成員國的立場和訴求也不盡相同。本次峰會成功與否的一個重要風向標,其實是檢驗與會各國能否求同存異、團結合作,展現出共同應對全球挑戰的意願和決心,秉持真正的多邊主義理念,就完善全球治理、推動世界經濟開放、促進包容和可持續發展向國際社會發出積極信號。

  (本報羅馬10月30日電 本報駐羅馬記者 馬賽)


來源:光明日報


責任編輯:邱夢穎
熱門評論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010-65669841-817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資訊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3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