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建黨百年 華夏榮耀|深入解讀習近平“七一”重要講話之:“敢於鬥爭、敢於勝利” 這個強大精神力量不可戰勝

華夏經緯網 > 新聞 > 熱點聚焦      2021-11-15 15:07:40

2834928

7月1日上午,中國以一場盛大儀式,歡慶中國共産黨百年華誕。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他説,“今天,在中國共産黨歷史上,在中華民族歷史上,都是一個十分重大而莊嚴的日子。”親歷這一天,回望百年路,展望新征程,能夠更深刻地領悟這個政黨的初心與雄心,讀懂這個日子的重大和莊嚴。

“敢於鬥爭、敢於勝利,是中國共産黨不可戰勝的強大精神力量。”

在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週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激發起14億多中國人民實現偉大夢想的昂揚鬥志。

fen4

敢於鬥爭是中國共産黨的鮮明品格

1127619325_16252775198021n

圖片來源:新華網

習近平曾説,敢於鬥爭是我們黨的鮮明品格。

在中國共産黨百年華誕之際,“敢於鬥爭、敢於勝利”成為習近平重要講話的高頻詞之一。

“七一”之前,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一次集體學習時強調,決不能丟掉不畏強敵、不懼風險、敢於鬥爭、敢於勝利的勇氣。“七一”重要講話中,習近平又多次提及“鬥爭”,指出“敢於鬥爭、敢於勝利”的重要性。

依靠這個精神力量,中國共産黨帶領中國人民走到了今天。

建立中國共産黨、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改革開放、推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都是在鬥爭中誕生、在鬥爭中發展、在鬥爭中壯大的。

新征程上,我們面臨著越來越複雜的考驗,甚至是難以想像的驚濤駭浪。

環視全球,當今世界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處於深刻變化之中,推進偉大鬥爭必須更具前瞻性。

立足國內,我國正處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偉大歷史性成就,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順利開啟,同時我們在前進道路上仍面臨著許多難關和挑戰。

我們面臨的各種鬥爭不是短期的而是長期的,至少要伴隨我們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全過程。

習近平在不同場合強調,勝利實現我們黨確定的目標任務,必鬚髮揚鬥爭精神,增強鬥爭本領。

“七一”重要講話中,習近平再次強調,以史為鑒、開創未來,必須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

共産黨人從鬥爭中創造新局面

1934年底,湘江戰役打響。幾萬名紅軍烈士血染湘江,粉碎了敵人圍殲紅軍于湘江以東的企圖。

2021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這裡,向湘江戰役紅軍烈士敬獻花籃並三鞠躬,瞻仰“紅軍魂”雕塑,參觀紀念館。

習近平總書記堅定地説:“我們對實現下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應該抱有這樣的必勝信念。困難再大,想想紅軍長征,想想湘江血戰。”

在內憂外患中誕生、在困苦磨礪中成長、在攻堅克難中壯大——百年曆程,一路頑強奮鬥。

“共産黨人從鬥爭中創造新局面”——毛澤東同志在《反對本本主義》中,這樣描述共産黨人的鬥爭。

南昌城頭的槍聲像劃破夜空的閃電,井岡山、鄂豫皖等一個個革命根據地建立,星星之火得以燎原。

面對窮兇極惡的日本侵略者,中國共産黨人高舉愛國主義旗幟,堅定地站在抗擊入侵者的最前線,推動形成全民族抗戰,贏得了近代以來反抗外敵入侵的第一次完全勝利。

解放戰爭中,中國共産黨人以“宜將剩勇追窮寇”的決心,三大戰役對蔣家王朝摧枯拉朽,徹底實現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

朝鮮戰場上,志願軍以“鋼少氣多”力克“鋼多氣少”。楊根思抱起炸藥包與敵人同歸於盡,邱少雲烈火燒身巋然不動,黃繼光用胸膛堵住敵人槍眼……英雄氣魄令敵人膽寒、令天地動容,為新中國發展贏得了寶貴的和平環境。

靠著堅如磐石的理想信念支撐,遵循實事求是的科學方法,共産黨人在血與火的考驗中,在時代大潮的搏擊中,淬煉出敢於鬥爭、善於開拓的鮮明品格。

fen4

“革命加拼命”是中國共産黨人不斷培養的鬥爭精神

src=http%3A%2F%2Fwww.sznews.com%2Fnews%2Fpic%2F2021-05%2F04%2F55234442-c265-401e-84e2-7c3a02d76ba8.jpg&refer=http%3A%2F%2Fwww.sznews

圖片來源:網路

未來30年,對中國來説,至為關鍵。

為了實現偉大夢想,需要頑強拼搏、不懈奮鬥,需要一股“革命加拼命”的強大精神。中國共産黨人必須在大是大非面前敢於鮮明亮劍,在矛盾衝突面前敢於迎難而上,在危機困難面前敢於挺身而出,在逆風歪風面前敢於堅決鬥爭。

馬克思説:“如果鬥爭只是在有極順利的成功機會的條件下才著手進行,那麼創造世界歷史未免就太容易了。”

鬥爭精神、鬥爭本領,不是與生俱來的。

中國共産黨人要培養鬥爭精神,始終保持共産黨人敢於鬥爭的風骨、氣節、操守、膽魄。我們要在複雜嚴峻的鬥爭中經風雨、見世面、壯筋骨,真正鍛造成為烈火真金。

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面臨的重大鬥爭不會少,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以及國防和軍隊建設、港澳台工作、外交工作、黨的建設等方面都有。

面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帶來的新特徵新要求,面對錯綜複雜的國際環境帶來的新矛盾新挑戰,習近平在“七一”重要講話中要求,要“敢於鬥爭,善於鬥爭,逢山開道、遇水架橋,勇於戰勝一切風險挑戰”。

依靠偉大鬥爭攻克征程上的艱難險阻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奮鬥的腳步從未停歇。

“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一項長期的艱巨的歷史任務,必須準備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鬆鬆、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必須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

從十八大報告的“必須準備進行”,到十九大報告的“必須進行”,鬥爭的決心始終如一。

進入新時代,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中國共産黨不斷以自我革命推動社會革命,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

以刮骨療傷的決心,持續推進自我革命。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從出臺八項規定入手狠抓作風建設,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黨風、政風、社會風氣煥然一新。

人類歷史上規模空前、力度最大的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23歲的樊貞子、30歲的黃文秀、46歲的姜仕坤、56歲的黃詩燕……1800多名黨員、幹部犧牲在反貧困鬥爭一線,近1億人脫貧摘帽,中華民族徹底告別絕對貧困。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加試題”中,我們實現了全球率先控制疫情、率先恢復經濟。危急時刻遍地英雄,4萬多名醫護人員逆行奔赴湖北,400多萬名社區工作者晝夜值守,偉大的抗疫精神激勵我們戰勝一切艱難險阻。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我們發展的外部環境正在發生深刻變化;國內經濟恢復的基礎尚待鞏固,一些領域“卡脖子”問題突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有待解決……

“在前進道路上我們面臨的風險考驗只會越來越複雜,甚至會遇到難以想像的驚濤駭浪。我們面臨的各種鬥爭不是短期的而是長期的,至少要伴隨我們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全過程。”習近平總書記諄諄告誡。

應對重大挑戰、抵禦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解決重大矛盾,確保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不被遲滯甚至中斷,是新時代鬥爭新的歷史使命。

fen4

“敢於鬥爭、敢於勝利”為中國共産黨人指明前進方向

2834935

圖片來源:網路

方向,決定前途。

新的趕考之路,“敢於鬥爭、敢於勝利”是中國共産黨人越是艱險越向前的方向指引。

習近平曾指出,共産黨人的鬥爭是有方向、有立場、有原則的,大方向就是堅持中國共産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不動搖。

新的趕考之路,我們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首先不能忘了中國共産黨是什麼、要幹什麼這個根本問題,不能在前進中迷失了自我、迷失了方向。

新的趕考之路,我們的頭腦要特別清醒、立場要特別堅定,牢牢把握正確鬥爭方向,做到在各種重大鬥爭考驗面前“不畏浮雲遮望眼”,“亂雲飛渡仍從容”。

面對危害中國共産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各種風險挑戰,面對危害我國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各種風險挑戰,面對危害我國核心利益和重大原則的各種風險挑戰,面對危害我國人民根本利益的各種風險挑戰,面對危害我國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各種風險挑戰,我們必須進行堅決鬥爭,而且必須取得鬥爭勝利。

踏平坎坷成大道,鬥罷艱險又出發。

正如習近平所説,“我們黨依靠鬥爭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鬥爭贏得未來”。

繼續發揚鬥爭精神創造更大奇跡

踏上現代化新征程,我們面對的是一道世界級考題。

全球已實現現代化的國家和地區,人口一共大約10億人。中國這個14億人口大國的現代化,沒有現成經驗,挑戰前所未有。

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到本世紀中葉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我們要加速完成一些國家幾百年走過的歷程,任務極為繁重。

重任在肩,必須錘鍊鬥爭精神、增強本領——

“什麼叫工作,工作就是鬥爭。”毛澤東同志曾經指出,“越是困難的地方越是要去”“我們是為著解決困難去工作、去鬥爭的”。

今天,面對新的時代課題,我們更需如此。

“廣大幹部特別是年輕幹部要經受嚴格的思想淬煉、政治歷練、實踐鍛鍊,發揚鬥爭精神,增強鬥爭本領,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頑強奮鬥。”習近平總書記強調。

增強理想信念之鈣,堅定發展信心——

作為一個人口眾多和超大市場規模的社會主義國家,在邁向現代化的歷史進程中,必然要承受其他國家都不曾遇到的各種壓力和嚴峻挑戰。

當前,全黨全社會正在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增強信仰、信念、信心。這是我們克服一切困難、奪取偉大勝利的理想信念之鈣。

個別國家大搞單邊主義、霸權主義、小圈子,我們堅決反對霸權霸道霸淩,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和政治安全,攜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知重負重,重點突破全面攻堅——

為實現從“大國”邁向“強國”、從追趕潮流到引領潮流,我們必須抓住創新這個源頭,打響科技自立自強的“上甘嶺戰役”;

為更好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我們還要下更大力氣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著力推動共同富裕;

為推動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我們還要以更大的勇氣和決心,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不斷擴大開放;

……

百年恰是風華正茂,未來更需奮鬥不息。

踏上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的新征程,我們要賡續敢於鬥爭的鮮明品格,攻堅克難、闖關奪隘,不斷創造新的更大的奇跡!

綜合自新華網、光明日報、大眾日報



責任編輯:侯哲
熱門評論
大陸新聞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010-65669841-817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3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