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返回頻道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蜈蚣舞

蜈蚣舞,流傳于廣東省汕頭市澄海區的傳統舞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之一。蜈蚣舞是一種大型的廣場性動物舞蹈,起源於清代同治至光緒年間,由西門鄉人陳成錦與其好友石文勇首創。蜈蚣舞根據蜈蚣的動態和習性進行模倣,表演者半蹲的姿勢起舞,模擬蜈蚣蜿蜒爬行,穿梭盤繞,惟妙惟肖,受到民眾的喜愛並流行開來,傳沿至今。

1

圖片來源:網路

  蜈蚣舞,流傳于廣東省汕頭市澄海區的傳統舞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之一。

  蜈蚣舞是一種大型的廣場性動物舞蹈,起源於清代同治至光緒年間,由西門鄉人陳成錦與其好友石文勇首創。蜈蚣舞根據蜈蚣的動態和習性進行模倣,表演者半蹲的姿勢起舞,模擬蜈蚣蜿蜒爬行,穿梭盤繞,惟妙惟肖,受到民眾的喜愛並流行開來,傳沿至今。

  2008年6月7日,蜈蚣舞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項目編號:Ⅲ-54。  

歷史淵源

d009b3de9c82d1585a38c9c3f5e6e1debd3e4279

圖片來源:網路

  蜈蚣舞是潮汕舞蹈中別具一格的民間大型廣場舞蹈,其始創于清光緒年間的澄海西門陳成錦和石文勇兩人。當時,澄海遊神賽會之風盛行,各種各樣的遊行節目競相出現。酷愛民間舞蹈的陳成錦與石文勇見蜈蚣爬行,扭扭曲曲,十分有趣,從而萌生了創造蜈蚣舞的靈感。經過一番研究,終於設計製作了可供舞蹈的蜈蚣軀殼和整套舞蹈動作,經後人不斷改進加工,已日臻完善。蜈蚣舞起源於潮汕,始創于清光緒年間,距今已有100餘年歷史。蜈蚣舞以前一用蠟燭作為點亮“蜈蚣”全身透亮的傳統技巧,現改用光電技術處理,既讓蜈蚣軀體伸縮自如,俯仰隨意,其身、腳、尾、眼又都能發光透亮。  

舞蹈特徵


src=http___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_q_70,c_zoom,w_640_images_20180717_1cbe983210a74945af15fac370951088.gif&refer=http___5b0988e595225.cdn.sohucs

圖片來源:網路    

   表演形式

  蜈蚣舞舞姿與武術融為一體,氣勢磅薄,情趣盎然。舞蹈動作的設計是模倣蜈蚣的神態和動作。蜈蚣是節肢動物,表演者均用半蹲的姿勢起舞,運用武術的“雙下常”“丁字馬”“單弓”“雙弓”“單恰”“觀音坐蓮”等動作。

微信圖片_20211118163743

圖片來源:汕頭日報、網路

  在起舞的全過程中皆由彩珠引路,整條蜈蚣兩眼青光閃爍。十三節腰身各點上燭火,一條紅尾巴高高翹起,上下搖擺。加上焰火助威,彩珠習射。舞蹈由“彩珠引路”“快速出洞”“晃頭搖身”“上下襬尾”“蜿蜒盤旋”“懸空翻肚”“吐煙噴焰等7個環節組成,其中“懸空翻肚”技巧要求高。夜間起舞,13節硬框內燭火點燃通體透亮,剪式尾巴搖曳高翹加上焰火輝映,蔚為壯觀。以潮州大鑼鼓伴奏,常用的樂曲和曲牌有“出閘”“龍擺尾”“飛鳳銜書”“白字吹鼓”等。

  蜈蚣舞主要以做好的“蜈蚣”軀體進行表演,用於舞蹈的“蜈蚣”總重超過100公斤,加上要運用“丁字馬”“弓步”“觀音坐蓮”等武術動作,表演者都要有一定的武術基礎。蜈蚣舞表演人員至少16人,一般一次表演下來要演一個多小時,需要備3套人馬換班接替表演,加上伴奏的潮州大鑼鼓樂隊,整支表演隊伍需160—170人。蜈蚣舞師法自然,幾經變革創新,形成獨特的藝術形式。表演時由一人擎彩珠帶引,十五人執蜈蚣,藏身蜈蚣腹下,彎腰屈腿,表演者運用“丁字馬”“弓步”“觀音坐蓮”等武術步法,操縱蜈蚣蜿蜒爬行,穿梭盤繞,變化出“2”“3”“6”“7”“8”“水波紋”“盤梅花點”等隊列圖形。

  燈光特點

微信圖片_20211118164035

圖片來源:網路

  用於舞蹈的蜈蚣外形彩繪以前用水彩色涂繪,易受潮褪色,現改用熒光油色漆涂,色澤既鮮艷耐久,更悅目。“蜈蚣”內部照明變化更折射出民間藝人們的獨具匠心,夜間表演更是色彩斑斕奪目。

  藝術特色

微信圖片_20211118164654

圖片來源:網路

  蜈蚣舞頭部長1米,身軀長18米,尾部3米。頭部由頸、鼻、嘴三大部分組成,酷似“醒獅頭”。嘴兩側有一對犀利的牙齒,兩眼嵌上透光的綠燈,雄壯威武。身軀是用硬、軟28節布框銜接而成的,硬框用竹篾作骨架,每節55釐米,配足兩對,共13節;軟框只用布料綴成,每節長65釐米,稱為“軟肚”;再加上銜接首尾兩節,共15節。舞動起靈活自如。尾部由兩根藤扎成剪刀形,並套上紅綢。頭、身均涂上斑斕奪目的色彩。主體以外,還配上一顆球狀的蜈蚣彩珠。  

傳承保護

src=http___epaper.southcn.com_nfdaily_res_1_1_2011-01_31_A05_res04_attpic_brief.jpg&refer=http___epaper.southcn

圖片來源:南方日報 

  傳承價值

  蜈蚣舞在研究潮汕使傳統文化和祭拜民俗中有特殊歷史價值,且融音樂、舞蹈、武術于一體,藝術價值頗高。

d833c895d143ad4bd1139af768484dafa40f4bfba8fb

圖片來源:百度百科

  保護措施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汕頭市澄海區文化館獲得蜈蚣舞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資料來源:百度百科

編輯策劃:張祝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