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牢記,總書記語錄|世界向何處去?習近平宣示“中國立場”

華夏經緯網 > 新聞 > 熱點聚焦      2021-12-01 16:43:55

1127996372_16352154792421n_副本

     10月25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出席中華人民共和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50週年紀念會議併發表重要講話。“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則昌,逆之則亡。”習近平在講話中強調“世界潮流”,強調“歷史大勢”,有何深意?這期,華夏經緯網系列報道《牢記,總書記語錄》,帶你一起解讀總書記講話深意。

  “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則昌,逆之則亡。”立足時代潮流之巔,習近平回顧總結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50年來的一系列歷史成就,著眼世界的持續、長遠發展,提出了極為重要的“中國倡議”,宣示了堅定不移的“中國立場”。

x3

  三大歷史貢獻,這就是中國給世界帶來的

  對和平與發展矢志不渝的追求,一直是人類文明發展進步的潮流走向。

  76年前,聯合國成立,構築起國際關係基本準則,為剛剛走出戰爭浩劫的人類探索和平進步之道。由於冷戰環境下美國等西方國家的阻撓,中華人民共和國曾被長期排除在聯合國之外。為爭取中國的合法權利,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開展了“不懈的、不疲倦的鬥爭”,得到世界上主持正義國家的共同支援。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合法席位的呼聲,最終匯聚成無法阻擋的時代浪潮。

  50年前,第二十六屆聯合國大會以壓倒性多數通過第2758號決議,決定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一切權利,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代表是中國在聯合國的唯一合法代表。

  “這是中國人民的勝利,也是世界各國人民的勝利!”習近平在講話中回顧了這一歷史性時刻,強調“這對中國、對世界都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總結過往,中國始終將自身發展同聯合國乃至整個世界緊密相連。在講話裏,習近平用一系列亮眼數字和成功案例概述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50年來取得的三大歷史貢獻:

  這50年,中國人民始終發揚自強不息精神,在風雲變幻中把握中國前進方向,書寫了中國以及人類發展的壯闊史詩。

  這50年,中國人民始終同世界各國人民團結合作,維護國際公平正義,為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這50年,中國人民始終維護聯合國權威和地位,踐行多邊主義,中國同聯合國合作日益深化。

  50年來,經過艱苦奮鬥,中國人民用自己的雙手在中華大地上實現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打贏了脫貧攻堅戰,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中國人民致力於推動共同發展,從“坦讚鐵路”到“一帶一路”,向發展中國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不斷以中國發展為世界提供新機遇;中國積極倡導以和平方式政治解決爭端,派出5萬多人次參加聯合國維和行動,已經成為第二大聯合國會費國、第二大維和攤款國;中國始終遵循聯合國憲章和《世界人權宣言》精神,堅持把人權普遍性同中國實際結合起來,走出了一條符合時代潮流、具有中國特色的人權發展道路,為中國人權進步和國際人權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

  50年來,中國人民持續奮鬥,創造自身發展奇跡的同時也在影響和改變世界,讓更多發展中國家重拾信心,探尋適合本國國情的發展路徑。

  因公道正義而勝利,為和平發展而奉獻。正如習近平所説,新中國恢復在聯合國合法席位以來的50年,是中國和平發展、造福人類的50年。

  “頭上高山,風卷紅旗過大關”……中國終於迎來震耳欲聾掌聲

  “我們勝利了”“中國萬歲”……1971年10月25日晚,聯合國會議大廳裏許多與會代表熱烈鼓掌、握手、擁抱,有的跳起舞來,歡呼聲經久不息。

0eb30f2442a7d9334ba6dfccaa73801a72f001c7

圖片來源:新華社

  中國代表團團長、時任外交部副部長喬冠華仰天開懷大笑,這個瞬間被相機捕捉,成為了中國上世紀70年代外交成就的定格。

  這一天,聯合國大會第1976次會議以76票贊成、35票反對、17票棄權的壓倒性票數,通過了阿爾巴尼亞、阿爾及利亞等23個國家提出的要求“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權利”的提案,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和安理會中被剝奪了20多年的席位得到恢復,並立即把台灣國民黨當局的代表從聯合國的一切機構中驅逐出去。

  這是中國外交的勝利,也是全世界人民和一切主持正義的國家的勝利。

  美國操縱安理會 百般阻撓新中國重回聯合國

  中國,本就是聯合國安理會中的一員。中國是第一個在聯合國憲章上簽字的國家,是聯合國創始會員國,也是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唯一一個發展中國家。

  聯合國從二戰硝煙中走出,寄託著人類“永不再戰”的理想。早在聯合國誕生之前的1945年6月26日,中國代表團成員、中國共産黨的代表董必武就在聯合國制憲會議上,用毛筆簽署了《聯合國憲章》,憲章規定:中、法、蘇、美、英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

  1945年10月24日,憲章開始生效,聯合國正式成立。

  彼時的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還沒有取得勝利,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根據國際公認的原則,應由中國新政府指派代表參加聯合國大會及其有關機構的工作,把已經不能代表中國人民的國民黨反動政府代表驅逐出聯合國。

  然而,由於美國政府實行敵視新中國的政策,中國人民的正義要求遭到了無理阻撓。圍繞恢復中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問題,中國政府和人民拉開了長達22年的鬥爭大幕。

  周恩來總理抗議美國侵略行為

  1950年11月28日,中國特派代表伍修權在聯合國安理會上作了控訴美國武裝侵略中國領土台灣的發言。然而,美國操縱安理會拒絕討論伍修權提出的建議,使聯合國大會無限期休會,伍修權不得不于12月中離開紐約返回國內。

  此後十年,歷屆聯大,美國都操縱聯合國使用類似措詞擱置討論中國代表權問題的決議,拒絕將“中國在聯合國的代表權”問題列入聯大議程。期間,美國又玩弄新花招,堅持保留蔣介石集團代表在聯合國的地位,在此前提下同意接納新中國進入聯合國。

  於是,中國在加入聯合國問題上不再急於求成,而是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絕不動搖,必須將蔣介石集團代表驅逐出聯合國,中國才進入聯合國。為此進行了持久戰。

  不懈努力終得回報 22年鬥爭奪回合法席位

  談判建交,是中國打破外部環境“兩個中國”或“一中一台”局面的方式。

  1954年10月5日,中國—挪威雙方同意建立正常外交關係,並互派大使。

  1955年8月1日,中國同尼迫爾建立外交關係。1955年10月25日,周總理在接見比利時工商貿易訪華團時説:中國願同各國建交,但不急於要建交,如果對方不同意我們的要求,我們可以等待。

  周總理還指出,英國、荷蘭承認新中國,同國民黨集團斷絕了外交關係,但在聯合國支援國民黨集團,不承認新中國的地位,這不是完全承認新中國,我們同他們只有半外交關係,只有代辦處駐對方首都。

  直至1971年6月1日,基辛格秘密訪華公告發佈並宣告尼克松總統將訪華之後,一直受美國制約不能同中國建立正常外交關係的40多個國家,就搶在美國之前與中國建交。因此,投票贊成恢復中國在聯合國的地位,是眾望所歸。

  1971年10月25日,第二十六屆聯合國大會以壓倒多數通過第2758號決議,第26屆聯大執行主席馬利克宣佈——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權利。

0df3d7ca7bcb0a46eedd76e5655ba72d6a60af34

圖片來源:新華社

  11月1日上午8時,五星紅旗在紐約聯合國總部冉冉升起。15日上午,中國代表團成員受邀赴紐約參加聯合國大會,團長喬冠華、副團長黃華等人依次在標有CHINA的席位上入座,會場上所有人都起立報以熱烈的掌聲。多國代表發言表達歡迎,匈牙利代表在發言中用了中文,智利代表還熱情地朗誦了毛澤東詩詞“頭上高山,風卷紅旗過大關”……

x3

  提出五點倡議,用“中國智慧”為世界指引前進方向

  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過去50年,儘管國際形勢跌宕起伏,但和平發展的趨勢未曾改變。眼下,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影響疊加交織,“世界怎麼了、我們怎麼辦”是全世界共同面臨的“時代之問”。

  在此次大會上,習近平進一步提出五點倡議,用清晰明確的“中國智慧”為世界指引前進方向。

  ——我們應該大力弘揚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共同為建設一個更加美好的世界提供正確理念指引。

  ——我們應該攜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共同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

  ——我們應該堅持互利共贏,共同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更好造福人民。

  ——我們應該加強合作,共同應對人類面臨的各種挑戰和全球性問題。

  ——我們應該堅決維護聯合國權威和地位,共同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

  在習近平眼裏,和平與發展是不變的時代主題,“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不可阻擋”。

  細細品讀習近平的講話,“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共同應對人類面臨的各種挑戰”……一系列以“人類”為關鍵詞的倡議一以貫之地體現著“中國方案”的全局視野;強調更加公平的發展,形成共建美好世界的最大公約數,則反映著中國作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唯一一個發展中國家,説公道話,辦公道事,捍衛國際公平正義的重要作用。

  這些倡議飽含著時代基因、實踐品格和人類情懷,是中國領導人順應時代潮流,站在人類進步的一邊總結出的價值理論,蘊含著真理力量。

  大國擔當 為全球發展作出中國貢獻

  50年來,中國堅定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加入了幾乎所有政府間國際組織和600多個國際公約,處處彰顯著大國擔當,成績斐然。

  中國是聯合國第二大維和攤款國和會費國,是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第一大出兵國。參與聯合國維和工作31年,中國軍隊和警察先後派出維和人員5萬餘人次,足跡遍佈柬埔寨、剛果(金)、賴比瑞亞、蘇丹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

  2021年2月25日,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莊嚴宣告:我國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中國提前10年完成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減貧目標,並且對136個國家和組織的扶貧工作者進行專題培訓,聯合國駐華協調員羅世禮評價稱,“中國對全球減貧貢獻超過70%,為實現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作出了重要貢獻。”

  《自然》雜誌曾發表研究報告稱,過去20年裏,全球植被葉面積凈增長的25%來自中國,而中國新增綠化面積的42%源於植樹造林。中國實現森林面積與森林蓄積量連續30年保持“雙增長”,人工林面積穩居世界第一。

  由中國提出的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已獲得141個國家和32個國際組織響應,60多個中國城市開通了中歐班列,累計開行突破4萬列,為120多個發展中國家落實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提供有力支援。入世20年來,中國對全球經濟增長的年均貢獻率接近30%。中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貨物貿易國、第一大外資吸收國。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中國向世衛組織提供5000萬美元現匯援助,向150多個國家和13個國際組織提供了緊急抗疫物資援助,向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提供了15億劑疫苗。2020年,中國是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

  50年來,中國從聯合國舞臺上的“新面孔”,成長為世界和平的重要建設者、全球發展的最大貢獻者、國際秩序的堅定維護者和公共産品的積極提供者。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説,“聯合國期待在世界和平與安全、生物多樣性保護、應對氣候變化、幫助發展中國家實現可持續發展等方面同中國開展更加緊密的合作,把聯合國同中國的關係推向新的高度。”

x3

  三個“堅持”,鏗鏘宣示“中國立場”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中國將堅持走和平發展之路,始終做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堅持走改革開放之路,始終做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堅持走多邊主義之路,始終做國際秩序的維護者。”

  習近平用這三個“堅持”,語調鏗鏘地宣示了面向世界未來的“中國立場”。

  一個國家要實現振興,就必須在歷史前進的邏輯中前進、在時代發展的潮流中發展。當前,國際格局深刻調整,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多。個別國家固守冷戰思維,動輒聲稱維護“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試圖把自己的意志和標準強加於人,用少數國家制定的規則取代普遍接受的國際法則。

  選擇前行之路,避免在錯綜複雜的當下國際形勢中迷失自我,必須堅定不移走正確道路、旗幟鮮明反對錯誤立場,總結歷史規律、把握歷史前進的時與勢。

  在講話裏,習近平明確強調,我們應該順應歷史大勢,堅持合作、不搞對抗,堅持開放、不搞封閉,堅持互利共贏、不搞零和博弈,堅決反對一切形式的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堅決反對一切形式的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

  這三個“堅持、不搞”和兩個“堅決反對”,旗幟鮮明地道出了“歷史正確的一邊”“人類進步的一邊”之方位所在。

  談維護聯合國權威和地位,習近平表示國際規則只能由聯合國193個會員國共同制定,不能由個別國家和國家集團來決定。國際規則應該由聯合國193個會員國共同遵守,沒有也不應該有例外。

  談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習近平為世界進一步厘清認識:不是以一種制度代替另一種制度,不是以一種文明代替另一種文明,而是不同社會制度、不同意識形態、不同歷史文化、不同發展水準的國家在國際事務中利益共生、權利共用、責任共擔。

  ……

  習近平對國際秩序發展方向性問題作出的清晰回答,反映出的是國際社會的廣泛共識,也為調整中的國際關係體系加固了穩定性力量。

  始終做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中國立場、中國方案、中國智慧必將引領時代,邁向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人間正道。

2f738bd4b31c8701a77132b02047cf260608ff66

圖片來源:新華社

  恢複合法席位開啟中國與聯合國合作的新篇章

  習近平主席指出,“新中國恢復在聯合國合法席位以來的50年,是中國和平發展、造福人類的50年。”50年來,中國忠實履行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職責和使命,維護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維護聯合國在國際事務中的核心作用。中國積極倡導以和平方式政治解決爭端,派出5萬多人次參加聯合國維和行動,已經成為第二大聯合國會費國、第二大維和攤款國。中國率先實現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對世界減貧貢獻超過70%……

  聯合國合法席位,開啟了中國與聯合國合作的嶄新篇章。中國以勇氣和魄力不斷融入國際體系,加入了幾乎所有普遍性政府間國際組織,參加了600多項國際公約及修正案。著名學者鄭永年表示,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積極維護和完善國際多邊體系,已成為維護戰後國際秩序的重要力量。

  在聯合國框架內,新中國大國外交積極進取,為世界發展提供中國方案。大航海時代開啟以來,世界歷史進入了發展的快車道。但是全球化在加速發展的同時,也導致世界各國發展的不平衡性更加突出。如何破解“發展赤字”成為擺在世界各國面前的難題。習近平主席提出的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就是要促進基礎設施建設和互聯互通,對接各國政策和發展戰略,深化務實合作,促進協調聯動發展,實現共同繁榮。

  以《聯合國憲章》為遵循,中國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為人類社會指明前進方向。這一理念揭示歷史規律、順應時代潮流,是對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的繼承和弘揚,是對聯合國所代表的多邊主義事業的支援,更是對傳統國際關係理論的創新。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正得到越來越多國家和人民的支援和認可,世界正凝聚起擴大合作、共同發展的磅薄力量。

  綜合自新華網、中國網、中國青年網



責任編輯:侯哲
熱門評論
大陸新聞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010-65669841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資訊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