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美國“替”民進黨穩定宏都拉斯 別以為是“愛”台灣

華夏經緯網 > 評論 > 深度分析      2021-12-13 09:52:41

微信截圖_20211213095124

【華夏經緯網綜合】正當台灣民進黨當局喜滋滋參與美國召開的所謂“民主峰會”之際,卻傳來“意外驚喜”——尼加拉瓜12月9日宣佈與台灣地區“斷交”,並且隔日,中國大陸同尼加拉瓜正式復交。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表示,中尼復交是政治決策,不是交易籌碼。中尼復交是尼加拉瓜出於對一個中國原則的認同,中方高度讚賞尼方立場。

民進黨當局惱羞成怒,喊出“痛心遺憾”後立馬甩鍋成“大陸打壓”,綠營支援者也紛紛自我安慰這種“邦交”不要也罷。但不能否認的是,尼加拉瓜主動宣佈承認“一個中國原則”跟台灣“斷交”,台灣是處於被動地位,甚至也許並未被尼加拉瓜考慮在內,擺明就是民進黨當局的“外交政策大挫敗”。

微信截圖_20211212105103

圖為尼加拉瓜駐臺大使李蜜娜(左)去年10月與台當局外事部門主管吳釗燮(右)會面。(圖片來源:台灣《中國時報》)

據台灣《中國時報》報道,蔡英文上任後,在第一個任期丟了7個“邦交”,至此僅剩14個。而美國于2020年3月通過所謂“台灣友邦國際保護及加強倡議法”(取英文前綴俗稱“台北法案”),呼籲美國行政部門在適當情況並符合美國利益下,對於明顯增強、強化或“升級”與台灣關係的國家,應考慮增加與該國的經濟、安全及外交接觸;反之,對於採取嚴重或重大行動對台灣安全或繁榮造成傷害的國家,美方應考慮“改變”與該國的經濟、安全及外交接觸。

微信截圖_20211213090921

臺媒評論指出,“台北法案”通過1年多以來,在尼加拉瓜之前,台灣地區確實沒有任何“斷交”;被國台辦點名列為“台獨”分子清單的台當局外事部門主管吳釗燮,得以在歐洲上躥下跳、高調刷臉。而法國國會議員、波羅的海三國國會議員、斯洛伐克經濟次長團接連“訪台”;立陶宛成立“台灣代表處”,這些行動讓美國“台北法案”看起來彷彿真的“無所不能”。

但真相確實如此嗎?

民進黨大內宣吹了好一陣子的“立陶宛與臺關係大突破”,只是因為立陶宛看不清國際大勢,一味巴結美國;反過來,尼加拉瓜也正是因為跟美國徹底翻臉,完全無懼于美方“改變”接觸,不僅鐵了心跟台灣地區“斷交”,還借“斷交”羞辱美國,這就讓“台北法案”徹底露出破綻。

坦白説,台灣現存的所謂“友邦”中,跟美國不對盤大有人在。這些國家若真要跟台灣“斷交”,美國攔得住嗎?其中的宏都拉斯就是一個“未爆彈”。

在今年11月末,宏都拉斯左翼領導人希爾瑪拉·卡斯特羅宣佈贏得大選,將成為該國首位女總統。此前,卡斯特羅在參選時曾表示,如當選,她會終止宏都拉斯與台灣的“邦交”關係,轉向承認一個中國。

面對這番表態,美國開始對宏都拉斯進行施壓,暫時穩住關係。

然而尼加拉瓜率先行動,美國又慌了。

據“路透社”11日報道,美國政府一名官員當地時間10日透露,美國不確定宏都拉斯是否會效倣尼加拉瓜與中國大陸建交,但他宣稱,華盛頓已準備向宏都拉斯即將上任的卡斯特羅政府增加經濟援助,且接觸過程“非常積極”。美國也願意在卡斯特羅的優先領域提供更多財政支援,以顯示美國比中國對宏都拉斯更有利。

微信截圖_20211213093231

這名美國官員還聲稱,尼加拉瓜的外交轉向是因為“需要中國的支援”,因為今年11月贏得大選的尼加拉瓜現任總統奧爾特加此前遭受美國針對性制裁,轉向中國是對“國際社會壓力的回應”。這位官員還不忘強調,尼加拉瓜的轉變只是一個“具體”案例,美國不認為西半球還會出現其他此類行動。

但仔細思考,美國此舉是因為“真愛台灣”嗎?

“台北法案”雖然鼓勵各國強化“與台灣關係”,可是當民進黨當局喊出“想要與美國強化關係”的訴求後,得到的都是美國的“冷回應”,美國也多次澄清自己支援一個中國原則的立場不改變。

而轉頭對台灣又開設出種種限制條件,比如,如果台灣不開放“萊豬”進口,美國就不會與台灣洽談自由貿易協議,也不會支援台灣地區加入CPTPP;再比如,如果台灣沒有足夠預算購買美國軍備武器,允許“借貸”預購買……

這樣的“台北法案”,這樣的“美國靠山”,值得台灣依賴嗎?

微信截圖_20211213091208

台灣民眾“反萊豬” 圖片來源臺媒


責任編輯:邱夢穎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010-65669841-817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3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