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兩岸一家親的現在時和將來時

作者 吳惠秋 美國華盛頓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理事長,全美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聯合會秘書長

在台灣島內“台獨”勢力“挾美謀獨”,氣焰囂張,兩岸關係形勢嚴峻複雜的情況下,第十三屆海峽論壇排除了疫情影響和島內人為阻撓成功舉辦,不能不説是海峽兩岸同胞的一件幸事。作為兩岸同胞共同嚮往和共同培植、扶持的這個兩岸交流大平臺為兩岸融合發展交流,共謀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同求兩岸最終統一大業的實現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通過論壇交流“兩岸一家親”的氛圍得到了真實和溫馨的體現,兩岸要一家親實際上已經成為兩岸同胞的最大公約數。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汪洋為論壇開幕作了鼓舞人心的開幕詞。汪洋主席表示對台灣問題的解決和國家的完全統一充滿必勝信心,強調了這個信心來自道義的力量、人民的力量、文化的力量;維護國家統一是中國人民最珍視的民族氣節,中國人民內心擁護統一、熱切期盼統一、堅定捍衛統一,這是最大的底氣所在。筆者認為汪洋主席重申了祖國大陸一以貫之的對臺方針,表達了中國人民追求和平統一和堅如磐石的保家衛國、反對分裂的鋼鐵意志。同時海峽論壇這個“百姓論壇”,“惠民論壇”不可能離開兩岸同屬一個國家,共同謀求兩岸統一這個大氛圍。

在論壇交流中,人們處處可以看到通過兩岸融合發展的不斷深化,許多台灣同胞尤其是台灣青年們在大陸找到了實現夢想的真正舞臺。其中來自台北的徐濤和黑龍江的同學鮑冠羽在中關村共同創業,業務飛速發展,成功榮登2020年“福布斯中國30歲以下精英榜”。這僅僅是無數成功到大陸創業青年中取得事業有成的一個縮影,當然伴隨事業的成功,收入、生活品質的突飛猛進和家庭的美滿幸福隨之而來。徐韜表示,“不跨過這灣海峽,你永遠不知道世界有多大”,台灣青年需要的不是耍廢,不是躺平,而是有足夠大的舞臺來改變命運。這是“兩岸齊心、其利斷金”的最好體現。這何嘗不是“兩岸一家親”進行時的具體呈現呢。

應該説大陸堅持以台灣同胞福祉為依歸,穩健地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基本政策為兩岸同胞的交流和融合發展提供了必要條件。大陸各涉台部門“為台灣同胞做實事、做好事的舉措,不會變。”的莊重承諾,為兩岸一家親和兩岸同胞的心靈契合的實現提供了重要保證。越是在在兩岸關係複雜嚴峻時,越需要兩岸民眾多交流多溝通。兩岸一家親切切實實代表了兩岸同胞的真實民意,落實好兩岸一家親方可自覺地和堅決地排除和抵制“台獨”分裂勢力的干擾和破壞,使兩岸關係的柳暗花明早日實現。

島內“台獨“勢力總是視兩岸一家親為洪水猛獸,不擇手段動用其民粹手段阻擾兩岸交流,千方百計將兩岸一家親妖魔化、污名化,將“海峽論壇”説成是“中共對臺大型統戰平臺”。在本屆海峽論壇召開的前後一直動作不斷,禁止台灣有關人員參加海峽論壇,還對台灣同胞公然威脅恐嚇,製造綠色恐怖,人為製造兩岸同胞間心理障礙。但民粹煽動和“台獨”圖謀改變不了兩岸同胞希望兩岸關係走近,走親和走好的願望,改變不了海峽論壇線上線下踴躍參加的民間勢頭,改變不了兩岸一家親的民意基礎,更改變不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兩岸邁向最終統一的堅定步伐。

人們欣喜地看到,在本屆海峽論壇中,國民黨主席、副主席分別在論壇大會致詞、參加青年論壇,雖然只是以錄影、視訊方式參與,但足見其重視程度,國民黨又回到了海峽論壇會場。朱立倫在致辭中表示,面對當前的兩岸局勢國民黨會以民眾福祉為己念,加強兩岸交流,繼續推動兩岸和平發展。這和國民黨臨時取消參加上屆的海峽論壇形成了反差。筆者認為國民黨能夠在挫敗中站起是一件好事。更重要的是國民黨需要調整其政黨基本路線,從中華民族振興的整體利益出發,堅定反對“台獨”分裂,回到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共同謀求兩岸統一的基本立場上來,才能走出陰影,真正喚起國民黨人士的士氣,和大陸相向而行,走兩岸和平發展之路。

兩岸走向最終統一已經是歷史潮流浩浩蕩蕩,勢不可擋,這是包括台灣同胞在內的海內外中華兒女的共同願望和追求。大陸日益增長的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以及一以貫之的“和平統一”對臺政策實際上已經牢牢掌握了中國完全統一進程的主動權。人們普遍地認為中國的最終統一已經不再是遙不可及,一些50多年前早期創建美國和統會已值耄耋之年的元老們都信心滿滿地期待親眼目睹兩岸最終統一的盛況。筆者認為兩岸一家親在兩岸關係跌宕起伏的當今成為越來越重要的潤滑劑,在推進和平統一的進程中發揮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正如習近平主席指出的,我們所追求的國家統一不僅是形式上的統一,更重要的是兩岸同胞的心靈契合。因此即使在中國實現完全統一以後,兩岸一家親任然是統一後對臺治理的重要依據和手段。

本屆論壇上汪洋主席在致詞中表示中國政府“有能力讓台灣同胞過上更好的日子”,筆者認為這充分體現了中央政府早就已經切切實實地考慮在台灣問題解決後台灣同胞的福祉和切身利益,滿足台灣同胞要和平和安寧,要過上好日子的心願。中國政府可以讓一個14億人口的泱泱大國徹底擺脫絕對貧困,讓中國人民普遍過上小康的好日子,讓台灣地區民眾過上比現在實實在在好得很多的生活並不是什麼奢望,這是大陸的誠意,是能力和承諾,也是現實。換言之,大陸已經不光考慮在如何推進兩岸最終統一的進程,而且更為具體和切實地考慮統一之後對願景和承諾的兌現,將兩岸統一在形式上和心靈契合上的願望轉化為行動上的具體落實。筆者相信統一後兩岸一家親的工作在兩岸民眾的支援下將會得到更多的細化,台灣民眾將徹底擺脫那些時不時的民粹式煽動,擺脫外部勢力動不動的來盤剝和破壞干擾,真正過上太平和繁榮富裕的好日子。

兩岸一家親,根基在民眾。兩岸關係複雜嚴峻時,需要兩岸民眾多交流;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時,需要兩岸民眾多交流;兩岸實現統一後更需要民眾多交流。兩岸一家親是現在進行時,也一定是將來時。


華夏經緯網專稿 如需轉載請註明來源



責任編輯:黃楊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010-65669841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資訊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