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印度媒體狂吹其國産航母首次海試

華夏經緯網 > 軍事 > 國際軍事      2021-12-20 15:24:34

  印度“維克蘭特”號航母出海畫面

  印度首艘國産航母“維克蘭特”號于8月4日出港,8日完成了為期5天的首次海上測試,返回了科欽造船廠。印度海軍南方司令部在一份聲明中説:“此次海試按計劃進行,各項參數令人滿意。在將航母移交給印度海軍之前,還將進行一系列的海上試驗,以驗證所有的系統和設備。”

  印度海軍發言人在推特上表示,這“對於印度來説是一個自豪的歷史性時刻”,特別是這艘航母代表了“印度自力更生”的倡議又向前邁進了一步。這名發言人還説:“印度加入了有能力自主設計、建造和整合先進航母的國家的行列,儘管面臨著新冠疫情的挑戰,印度仍然達成了這一里程碑。”

  《印度斯坦時報》稱,首艘國産航母“維克蘭特”號是該國建造的最大軍艦,還配備有專門的女性艦員艙室,計劃在未來不到一年的時間內入列印度海軍。該航母的建成讓印度加入了一個“精英俱樂部”,此前只有美國、英國、俄羅斯、法國和中國有能力建造現代航母。

  報道援引印度海軍的聲明説:“印度首艘國産航母追求76%的國産化率,這讓其成為印度‘自力更生’計劃的光輝典範。這是印度海軍和科欽造船廠在建造航母上的首次嘗試,大約550家印度公司為這艘航母的建造提供各種服務。”

  印度“維克蘭特”號航母出海畫面

  印度海軍此前曾表示,每天約有2000名印度人在“維克蘭特”號上工作,超過4萬人被間接雇傭參與航母建造。印度海軍通過計算得出,在整個項目成本中,約有80-85%回報到印度經濟中。而這艘航母沿用了印度此前從英國購買的尊嚴級航空母艦第5艘“大力神”號的艦名,上一艘“維克蘭特”號航母曾在1971年與巴基斯坦的戰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沿用這一艦名“是一種巨大的民族自豪感”。

  “印度快報”網站稱,印度海軍目前尚未透露這艘印度國産航母的艦載機配置和武器配置細節,但其作戰能力可與印度海軍現役的“維克拉馬蒂亞”號航母相媲美,“維克拉馬蒂亞”號航母排水量4.45萬噸,能夠搭載34架艦載機。一旦投入使用,“維克蘭特”號將成為“最強大的海上資産”,該航母將配備俄制米格-29K和卡-31直升機。另外該航母還將配備印度最新從美國引進的MH-60R“海鷹”多用途艦載直升機,以及印度製造的ALH先進輕型直升機。

  美國媒體也關注了印度首艘國産航母海試的消息,還將印度航母與中國航母進行了對比。美國“動力”網站“戰區”專欄指出,“維克蘭特”號航母全長263米、寬63米,總共有14層甲板,排水量達到3.75萬噸,依靠4台燃氣輪機作為動力,最高航速能達到28節,巡航速度為18節。

  相比于蘇聯時代的航母,印度“維克蘭特”號航母在設計上有一些顯著的進步,例如配備了專門的女性艦員艙室,航母自動化水準也大大提升,提高了機械操作、導航和戰場生存等方面的能力。在感測器和武器方面,“維克蘭特”號搭載了以色列提供的四面陣有源電子掃描陣列雷達,可用於搜索以及跟蹤海空目標;艦載防禦武器則是以色列裝備和俄制裝備的“結合體”,配備有“巴拉克-8”艦空導彈和AK-630近防武器系統。在艦載機方面,目前印度海軍的標準艦載機是俄羅斯製造的米格-29K,另外印度還在通過“多用途艦載戰鬥機”項目尋找替換機型,很可能會從美國波音F/A-18“超級大黃蜂”戰鬥機、法國達索“陣風”戰鬥機和米格-29K戰鬥機中進行選擇。

  “維克蘭特”號海試畫面

  《外交學者》雜誌則認為,航母若沒有驅逐艦、護衛艦提供的防空、反潛和反艦護衛能力,就等於海上“活靶子”。單從現代化防空能力看,驅逐艦、護衛艦必須得擁有相控陣雷達系統和垂直髮射系統,形成半徑至少40公里左右的防空圈。目前,印度海軍擁有的驅逐艦中只有3艘驅逐艦具備這種能力;在現有護衛艦中沒有1艘具備現代化防空能力。印度海軍準備採購4艘新型驅逐艦和7艘護衛艦,雖然號稱具備了現代化防空體系,但預計至少在2025年才能服役。從印度造船業情況看,這個時間表也是虛數。反觀中國,近年來驅逐艦、護衛艦大批量服役,可供選擇的艦種艦型遠超印度。

  美媒分析稱,一支可靠的航母部隊對於印度來説肯定是一個非常有價值的作戰工具,因為印度正尋求在印太地區的海上區域發揮更積極的軍事作用,特別是著眼于中國這個主要的地區對手。中國也在推進自己的航母計劃,中國現在在航母建造方面遠遠領先於印度,而且這種趨勢很可能會持續下去。印度正在建立一支現代化的航母艦隊,但它能在地區和全球舞臺上能否發揮作用還有待觀察。

  印度國産航母此前三次下水成笑柄

  印度“維克蘭特”號航母

  2002年12月3日,時任印度海軍參謀長馬德文德拉·辛格證實,印度政府已批准自建一艘航母的計劃。2004年3月9日,印度報業托拉斯報道,印度國産航母的圖紙設計即將完成。然而,在隨後的建造的過程中工程進展也十分緩慢,而且成本也是一路水漲船高。

  第一次下水——2011年12月29日

  印度2009年2月28日正式在科欽造船廠安放龍骨,開始了“維克蘭特”號航母的漫長建造之路,最早估計2014年左右服役的印度海軍沒想到,這一拖就是好多年。2011年12月29日,艦身工程只完成了3成的“維克蘭特”號在科欽造船廠內下水,這讓印度舉國歡騰,然而大家沒想到的是,這次下水並不是該航母已經建造完畢,看航母的照片才發現它根本沒有艦橋,甲板也沒有鋪設完成。後來才有消息透露,因為“維克蘭特”號工期嚴重拖延,佔用船塢的時間太長,影響了造船廠的輪轉,因此不得不臨時下水騰出位置。“維克蘭特”號在泊位泡水等待其他船舶建造。

  第二次下水——2013年8月12日

  2012年,“維克蘭特”號再次回到船塢,繼續建造和安裝設備。2013年8月12日,“維克蘭特”號在印度南部港口科欽再次下水,此時艦體的建造才完成了75%。這次下水跟首次下水的原因類似,都是為了給其他船舶提供船臺週期。第二次泡水幾個月以後,“維克蘭特”號再次回到船塢。

  第三次下水——2015年5月28日

  2014年年底,“維克蘭特”號航母在沉寂了一年後終於有了新的進展,已經開始建造艦島設施。2015年5月28日,外形基本成型的“維克蘭特”號航母第3次下水以後,展開舾裝工作,但進展緩慢,直到2019年上半年都沒有什麼起色。一般來説,航母這樣複雜大型軍艦,下水以後的舾裝需要1至2年左右,而印度至今已經用了6年。

  2019年初印巴衝突升級後,印度加快“維克蘭特”號的建造速度。當年底,該航母動力系統進行首次點火試驗。此後,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其建造工作再度放慢。

  2021年以來,印度軍方高層頻繁視察這艘航母,並給造船廠下達命令,必須在7月底進行海試。最終,“維克蘭特”號在匆忙中開始首次海試。此次海試,“維克蘭特”號的雷達電子設備尚未安裝到位,僅有保障航行安全的對海搜索雷達。考慮目前仍有許多關鍵設備未安裝到位,照以往節奏,該艦很難在一年內完工,更不要説形成戰鬥力。

  印度向來愛把中國當成假想敵,發展航母是意圖維持在印太地區的“海上霸權”。對此,中方表示,希望有關國家之間的合作是開放、包容、共贏的,能夠有利於世界和地區的和平與穩定,成為積極向善的力量,而不是有所企圖、針對特定國家。

  來源:環球網、中國國防報、西寧晚報等綜合



責任編輯:胡光曲
軍情熱議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010-65669841-817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資訊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3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