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2022年,這縣市恐“綠地變藍天”?重大警訊曝光

華夏經緯網 > 台灣 > 島內政治      2021-12-22 16:27:24


蔡英文。(圖/中時電子報資料照)

四大投票案結果上週六揭曉,民進黨主政的三個北部縣市桃園市、基隆市、新竹市都投出“四個同意”,面對2022地方選舉在即,現任桃園市長鄭文燦、基隆市長林右昌、新竹市長林智堅任期屆滿,都面臨接班人選的挑戰,儘管普遍認為投票案是對“事”不對“人”,無法直接將結果與縣市長選舉類比,但仍使明年底選舉是否可能“綠地變藍天”翻盤的隱憂浮上臺面。輿情網站《TPOC台灣議題研究中心》21日指出,此次四大投票結果,基隆市開出票數不甚理想,且網路聲量不振,對綠營可能是警訊。

藍綠正面對決喊出“四個同意”與“四個不同意”,最終桃園僅催出34至36萬張“不同意”、基隆5.6至5.9萬、新竹市6.9至7.8萬,與2018年縣市長選舉結果相比,基隆市的不同意票只有當初林右昌得票數的5成5至5成8,票數流失的比例是基隆、桃園、新竹三縣市中最多的,也成為媒體討論焦點。

值得注意的是,《TPOC台灣議題研究中心》21日公佈一份基隆市長網路聲量走勢圖,該單位透過“QuickseeK快析輿情數據庫”分析自10月底綠營啟動投票案宣講以來林右昌的網路聲量,結果發現,對比其他綠營公職透過兩個多月以來頻頻為投票案發聲、獲得關注,林右昌在這場“投票戰”中聲量一路低靡不振,整體而言,林右昌個人聲量3.25萬則,投票相關聲量只有3119則,僅佔個人總聲量9.6%。

而其個人聲量高峰出現在10月底,熱門話題是因基隆捷運議題杠上台北市長柯文哲,也與投票案無關,可看出林右昌“重捷運、輕投票”的態度相當明顯,顧著與柯文哲鬥嘴鼓沒有帶動基隆市選情,同時也導致他未因投票案累積到更多政治能量。

此外,除了林右昌在投票案上涉入少、聲量沒有起色外,民進黨在基隆市的黨公職似乎也沒有積極為投票議題發聲,比較綠營執政七個縣市,包括基隆市、桃園市、新竹市、嘉義縣、台南市、高雄市、屏東縣的黨公職人員們在投票議題的聲量變化,數據顯示,基隆黨公職不僅在七縣市評比中聲量倒數第一,如10月底之後桃園市聲量超過2.5萬,台南市超過3.4萬,高雄市超過4.7萬,新竹市也創造逾1.3萬聲量,而基隆市僅6300左右,其中,林右昌佔了3119、民進黨“立委”蔡適應2914,其餘地方民代張顥瀚、陳宜、鄭文婷、張秉鈞、張之豪、蘇仁和等人網路聲量加總甚至不到300。

而這次四大投票案,基隆市同意票都多於不同意票,在同意票最多的“公投綁大選”更投出7.2萬對5.6萬的票數差距,儘管林右昌日前回應“投票歸投票,市政歸市政”,解釋投票有很多複雜的內外因素,不過,仍有不少人認為這透露出接班警訊。因為,2014年林右昌當選基隆市長前,長期以來泛綠得票數字都落在6.5萬至7萬之間,可視為基隆市泛綠陣營板塊大小,但這次基隆黨公職從林右昌到地方民意代表,面對投票議題反應不積極、網路聲量不振,最終連6萬不同意票都催不出來,顯示在地運作可能出了問題,真的有狀況。

不過,對於投票結果,林右昌則認為,投票歸投票,市政歸市政,是2個不同範疇的課題,民眾選擇市長除了政黨立場外,更重要的還是執政能力是否能回應市民的需求與期待,否則他也不可能高票當選且連任,而市長選舉投票率約65%,遠高於這次投票案,未來市長候選人如何爭取超越黨派,以及中間選民支援將是關鍵。

文章來源:中時新聞網
責任編輯:左秋子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010-65669841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資訊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