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2021回顧|台灣“國際地位”

2021回顧|台灣“國際地位”
民進黨當局上臺後,頑固堅持“台獨”路線,“闖關世衛”、企圖“入聯”的戲碼如同暑期輪播劇目一般,每年都要上演一遍。有島內媒體指出,民進黨當局故伎重演“闖關世衛”、“入聯”鬧劇、,無非是在迎合美國打“台灣牌”,其次就是轉移島內民眾對民進黨當局“執政”不力...

23

民進黨當局上臺後,頑固堅持“台獨”路線,“闖關世衛”、企圖“入聯”的戲碼如同暑期輪播劇目一般,每年都要上演一遍。有島內媒體指出,民進黨當局故伎重演“闖關世衛”、“入聯”鬧劇、,無非是在迎合美國打“台灣牌”,其次就是轉移島內民眾對民進黨當局“執政”不力的焦點,為騙取選票拉攏“獨派”支援而已。


“闖關世衛”年年受挫

6

2021年5月24日,第78屆世界衛生大會召開,台灣地區連續第五年未獲得邀請,這是台灣當局企圖在國際上“以疫謀獨”再次遭到挫敗。

自去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大暴發以來,民進黨當局“見獵心喜”。一方面,島內一些綠營政客借著疫情公然造謠,大放厥詞,抹黑大陸。綠營媒體以訛傳訛,大肆炒作,不斷“點火”升高兩岸對立,惡化兩岸關係氣氛,煽動台灣民眾對抗大陸,蓄意製造兩岸民意衝突,拉抬“仇中反中抗中”民粹政治聲調,為謀求“台獨”在島內不斷培植政治土壤;另一方面,民進黨當局借助疫情尋求所謂“國際空間”。台當局不斷炒作世衛大會涉台問題,蓄意編造所謂“國際防疫體系缺口”政治謊言,借疫情大肆進行政治操弄,同時在國際上製造大陸打壓台灣的政治假像,企圖謀求國際社會的“政治同情”,其真實目的是“以疫謀獨”“以疫謀私”,並不是真正關心廣大台灣民眾健康和福祉。

眾所週知,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台灣地區參與國際組織,包括世衛組織活動,必須按照一個中國原則處理,這也是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和世界衛生大會第25.1號決議確認的根本原則,得到了國際社會的普遍支援。2009年至2016年,台灣地區以“中華台北”名義、觀察員身份參與世衛大會,是在兩岸均堅持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基礎上,通過兩岸協商做出的特殊安排,不構成先例。然而,民進黨自2016年5月“執政”之後,拒不承認“九二共識”,頑固堅持“台獨”分裂立場,單方面破壞了兩岸協商的政治基礎,在島內和國際上加速推進“台獨”政治圖謀,直接導致台灣地區無法參與世衛大會,責任完全在民進黨當局。

民進黨當局不斷炒作世衛組織涉台問題,其真實目的是將世衛大會政治化,在國際上製造“兩個中國”“一中一台”。事實反覆證明,民進黨當局機關算盡,改變不了“以疫謀獨”必將以失敗告終的下場。“台獨”是一條走不通的死路、絕路。


“入聯”的老把戲常規上演

6

 合成圖

76屆聯合國大會于914日在紐約聯合國總部開幕,921日至27日舉行辯論。民進黨老掉牙的戲碼如約而至由台當局外事部門&&喊麥撰文等小丑做戲方式,在各路平臺上躥下跳博眼球入聯


19

吳釗燮多國“投書”撰寫小作文

吳釗燮(圖源/臺媒)

8月底,義大利重要網媒“義大利事務報”(Affaritaliani.it)與“TF新聞”(TFNews)刊登臺外事部門負責人吳釗燮所謂“投書”,據報道,“吳氏小作文”還會在美國、加拿大、立陶宛和印尼等一些媒體刊文。

總結吳釗燮小作文要義,不外乎呼籲讓台灣加入聯合國體系,誣稱在大陸“施壓”下,聯合國各國“持續錯誤引用第2758號決議,不當排除台灣參與”,鼓動各方“是時候讓台灣和聯合國合作了”。

為“入聯”,吳釗燮甚至拉新冠疫情力爭,指稱“疫情凸顯了人類是脆弱且需要相互依賴的,唯有讓更多人加入分享貢獻,才能使聯合國、個別國家與整體人類都受惠,拒絕台灣加入聯合國將是世界精神與物質層面的雙重損失”。

19

遊錫堃台獨挂嘴邊 步步踩紅線

    

遊錫堃 (圖源/臺媒)

今年7月,台當局民意機構負責人遊錫堃揚言“最終目標就是加入聯合國,被世界其他國家承認台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8月5日,遊錫堃表態“我一直承認我是台獨份子”,並重申,台灣要“正名”、“制憲”、“入聯”,一定要有美國同意,美國不支援,因為大家都非常重視台海的和平與穩定……“所以台灣不能挑釁被大陸抓到,但也不能所有的理想都不做,一定要一步一步來”。

19

臺外事部門線上記者會 “喊麥”“友邦”支援

徐儷文(圖源/臺媒)

9月2日,臺外事主管機構舉辦“推動台灣參與聯合國案線上記者會”。臺外事主管機構發言人兼“公眾外交協調會”執行長歐江安、主任秘書徐儷文、“國際組織司司長”吳尚年一同現身。

徐儷文記者會上説明所謂“聯合國推案規劃”,並表示,“台灣已經準備好、有意願且有能力在全球共同致力邁向復蘇的關鍵時刻參與聯合國的努力”。 並呼籲所謂台灣“友邦”在聯大總辯論為台灣執言外,也請台灣“友邦”為台灣致函聯合國秘書長正視台灣訴求。

民進黨“立委”羅致政8月30日辯稱,第2758號決議處理的是中國代表權問題,沒處理“台灣主權或台灣跟中國之間的主權問題”。有專家分析稱,其實決議説得非常清楚,就是“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合法席位;使用“恢復”二字已經表明,聯合國承認由中華人民共和國代表台灣地區和大陸地區全體中國人民的利益。

19

明知不可為 為何還推動?

自1993年到2008年,台當局連續14次鼓動其“邦交國”在聯合國炮製所謂“讓台灣參與聯合國”的提案,妄圖“重返”或“加入”聯合國,但均以失敗告終。馬英九上臺後提出“外交休兵”,在加入國際組織問題上強調“有意義地參與”,將目標由“參與聯合國”調整為“參與聯合國下屬組織”。台灣參與聯合國的活動暫告“沉寂”。

不料蔡英文上臺後,台灣“獨派”又鼓動“以台灣名義加入聯合國”。環球時報發表評論文章表示,台當局的策略無非是兩點:一是以“新會員國”身份申請加入。但台當局根本不符合《聯合國憲章》關於會員國資格的規定,況且按照相關程式,即使其申請提案進入安理會的表決程式,但只要作為常任理事國的中國堅決反對,決議仍不能通過。二是以所謂“雙重代表”模式推動“重返聯合國”,但從過去情況看,台灣“邦交國”將有關提案提交總務委員會後,在經過支援大陸的會員國與支援台當局的少數會員國的激烈辯論後,均以主席裁決方式,決定不將該提案列入聯大議程。

既然台當局無論是“加入”還是“重返”聯合國均不可能獲得成功,為何還一再推動呢?有分析指出,“台獨”鼓吹“重返聯合國”,要的不是“重返”成功,而是激起大陸進行“打壓”的氛圍,進而讓台灣民眾對大陸産生反感。另一方面,他們通過各種活動場合不停地明示或暗示,“一個會打壓台灣國際活動空間的政府自然是一個敵對或不友善的政府”。




【策劃編輯:左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