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智慧化服務催年輕人共用全民健身

華夏經緯網 > 新聞 > 熱門評論      2021-12-31 10:25:34

  據媒體報道,置辦家庭健身器材、跟隨運動App課程健身、在社交賬號上分享運動心得、利用碎片時間“見縫插針”運動的鍛鍊方式,已成為不少年輕人的健身新選擇。根據《2021年輕人運動健身報告》,超4成的95後、00後偏好居家鍛鍊。事實上,讓年輕人隨時隨地“動起來”的不僅是快節奏的生活方式,而且是全民健身智慧化服務的黏合力。

  雖然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勢頭漸猛的全民健身拐了個彎,但“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依然是堅挺的真理。疫情發生後,健身群體從戶外轉移至室內,從線下改到線上,由此催生一場全民“雲健身”。儘管大眾健身現在正趨向正常化,戶外、場館健身依然是主流,但疫情誘發的居家健身和“雲健身”因其簡便易行而仍具有生命力,並且喚醒了很多年輕人的健身意識,重塑了他們的生活方式。

  全民運動與全民健身是社會進步的標誌。從年輕人健身觀念和健身習慣的轉變可以看出,科技已不僅助推競技體育,對全民健身來説,科技助力也是法寶,“運動是良醫”理念正在年青一代心中生根發芽。

  相關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體育人口的比例為34%,意味著有4.34億人較為經常進行體育鍛鍊,人群挺龐大,然而偏重老少兩頭,整體為體育花錢的意願不強。就在2021年東京奧運會期間,國務院印發《全民健身計劃(2021—2025年)》(以下簡稱《計劃》),就今後一個時期促進全民健身更高水準發展,更好滿足人民群眾的健身和健康需求作出部署。《計劃》明確,到2025年,經常參加體育鍛鍊人數比例達到38.5%。《計劃》中提出的一個主要任務是推動體育産業高品質發展。通過鼓勵體育企業運用智慧化服務等手段,來推進體育産業數字化轉型和數據賦能全産業鏈協同轉型,進一步號召全民不斷拓展健身運動時間和空間,讓運動健身成為百姓新的時尚生活方式。

  近年來,全民健身的權威性、開放性、科技性、便利性和文化性迅速吸引了大批年輕人。今年東京奧運會結束後,眾多賽場歸來的中國體育健兒在網路上成為指導大眾運動健身的明星教練。體育健兒用他們的權威性、號召力、專業的指導和示範,在開放的網路空間吸引了眾多年輕網友,大家紛紛交出自己的“健身小作業”,將大眾的奧運熱情轉化為投身全民健身的內在動力。

  縱觀近幾屆奧運會,越來越多貼近年輕人的運動得以入圍設項。奧運設項年輕化、生活化的思路,對於吸引年輕人參與體育運動,無疑也是積極的引導。奧運選手登上新媒體平臺,以年輕人喜聞樂見的方式傳播體育文化、推動全民健身,也是補齊青少年體育短板的有益途徑。

  從競技體育到日常健身,在疫情反覆的當下,網路空間正在成為健身群體的虛擬社區。從發展大眾體育和青少年培養的經驗看,社區體育是全民健身極其重要的環節。全民健身具有很強的體驗性,人際交往和社交功能不可或缺。無論是奧運冠軍社交平臺的推廣,還是運動軟體內健身群體的分享互動,都有助於體育文化對人們産生更廣泛、更深刻的影響。

  體育賽場的比拼,最終是文化的比拼。健身中的交流也是文化的交流。體育文化不是一個單獨的板塊,而是滲透在競技體育、全民健身和體育産業中。年輕人“見縫插針”式的運動方式正是體育文化的燎原之勢,反映了全民健身正在步入佳境。未來,在全民健身建設中注入更多的文化因素,增加更多的文化屬性,不僅有利於提升大眾健身的層次,也是利用體育平臺助推文化建設、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路徑。這也成為體育智慧化服務的新課題。(侯珂珂)


文章來源:光明日報
責任編輯:徐亞旻
大陸新聞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010-65669841-817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資訊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3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