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習近平五次考察北京冬奧籌備工作:“歷史會鐫刻下這一筆”

華夏經緯網 > 新聞 > 熱點聚焦      2022-01-11 15:04:27

1128239694_16415137582131n

1月4日這一天,距離北京冬奧會開幕剛好一個月,習近平總書記專題調研北京冬奧籌備工作。華夏經緯網系列欄目《牢記,總書記語錄》帶您一起體會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北京冬奧籌備工作的點點滴滴。

從坐落于奧森公園的國家速滑館,到不遠處的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主媒體中心,北京冬奧村(冬殘奧村);從首鋼園區的北京冬奧運作指揮部調度中心,到盧溝橋附近的二七廠冰雪項目訓練基地,冒著嚴寒而來,沐著夜色而歸。細數下來,這是習近平總書記第五次實地考察北京冬奧籌辦工作。

“每一步都踏踏實實走過來了,現在到了衝刺的階段。我看大家的工作仍在緊鑼密鼓進行,再努把力、奮力一擊。”一路看,一路思索,一路鼓勁。

回首過往,從2015年夏天歡慶申辦北京冬奧成功的那一刻起,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中國倒排工期、只爭朝夕。

體育之於國家,是國家強盛的一個標識,是民族凝聚力的一個象徵。從百年前的“奧運三問”到今天的“雙奧之城”,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時有感而發:“這是百年變局的一個縮影。成功舉辦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不僅可以增強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信心,也給世界展現了陽光、富強、開放、充滿希望的國家形象。歷史會鐫刻下這一筆,世界將對中國道路有全新的認識。”

xs1

鮮明的中國特色:“中國方案、中國設計、中國技術、中國材料、中國製造”

沿北京中軸線一路向北,空中俯瞰,國家速滑館宛若冰刀在冰面上刻下的晶瑩軌跡。它的另一個名稱“冰絲帶”,由此得名。此次考察,就始於這座北京冬奧唯一新建冰上競賽場館。

自2018年1月23日打下第一根樁,“冰絲帶”的建設就“志存高遠”。一進速滑館,習近平總書記的目光落到了螢幕上的四個字:“最快的冰”。

快,源於科技。

早在2019年,總書記在第三次考察北京冬奧籌辦工作時,特別強調場館建設要突出“科技、智慧、綠色、節儉”四個特色,擺在首位的正是科技。

在世界上跨度最大的馬鞍形“編織天幕”下,習近平總書記饒有興致參觀了建築材料:

“國産化率高嗎?”

“屋面索網結構採用的‘國産索’,是河北生産的;‘冰絲帶’3360塊曲面玻璃,天津生産的;腳下的混凝土看臺板,北京生産的。”場館運作負責人風趣地説,建設過程也是“京津冀一體化”。

一批由中國設計、中國技術、中國材料、中國製造組成的冬奧場館建設的“中國方案”,成為北京冬奧的鮮明“中國特色”。

1128239694_16415137932181n

1月4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北京考察2022年冬奧會、冬殘奧會籌辦備賽工作。這是4日上午,習近平在國家速滑館主席臺區察看場館內部佈置及賽道情況。新華社記者 申宏 攝

總書記來到賽道邊,一邊看賽道測試數據一邊細聽介紹:“腳下是長120多公里的不銹鋼管,鋼管中流動的液態二氧化碳保證冰面溫差不超過0.5攝氏度,所以能形成最完整、最均勻、最快速的冰。”

“技術”為“綠色”賦能。置身於世界上第一座採用二氧化碳跨臨界直冷系統制冰的大道速滑館,習近平總書記對“綠色辦奧”有著真切的觀感:“要發揮好這一項目的技術整合示範效應,加大技術轉化和推廣應用力度,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作出貢獻。”

從一開始,北京冬奧拿的就是一份“綠色腳本”。奧運史上首次實現全部場館綠色電力全覆蓋,節能、低碳能源、廢棄物與廢水處理等諸多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匯聚成新發展理念在冬奧實踐中的生動樣本。

賽後利用,一道世界難題。這幾年,習近平總書記反覆叮囑:“辦冬奧不是一錘子買賣,不能辦過之後就成了‘寂靜的山林’”“賽時需要和賽後利用相結合,不搞鋪張奢華,不搞重復建設”……如今盤點,每座冬奧場館都擁有一份著眼于“後奧運時代”的發展規劃。

“我們都是可持續再利用。”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時談及此事如數家珍,“‘水立方’可以進行‘水冰轉換’,五棵松體育館可以實現‘冰籃轉換’,北京賽區13個競賽和非競賽場館中有11個是當年夏季奧運會的‘遺産’……”

他還特意提到了“築巢引鳳”的一個案例,北京冬奧村(冬殘奧村)。當天上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這裡考察。

四合院風格的三進院落,賽時是全球奧運健兒的“家”,未來將轉型為廣納英才的北京人才公寓。總書記稱讚道:“這個做法很好,把可持續體現出來。這就是我們的理念,不僅是為這一件事,要考慮它的持續性、統籌性。”

運動員、教練員的吃、住、行、醫、康、樂,最終落腳于智慧化管理、精細化服務。運作保障工作進展如何?總書記走進綜合診所和殘疾人運動員住房樣板間。

一個便捷的無障礙設施,給總書記留下了深刻印象。樣板間的臥室有個按鈕,只需用胳膊肘一碰,櫃門就開了。“聽説往屆反映問題比較多的一般在奧運村。打造安全、溫馨、舒適的‘運動員之家’,要把細節處理好,想運動員之所想,辦運動員之所需。”

籌辦冬奧,是一項系統工程,一張國力的綜合考卷。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集各方之智,聚各界之力,形成做好籌辦工作強大合力”。

在冬奧村,來自高校的一群志願者也是生動的“中國名片”。總書記同他們親切交流,蓬勃的青春氣息感染著現場。

“你們參與其中,雖辛苦,但光榮、自豪而幸福。給各國參賽人員講述一個古老而現代的北京,讓他們感受到中國人民的熱情好客,這會是一段難忘的人生經歷。”

“請總書記放心!”青年一代的鏗鏘誓言,久久迴響。

1128239694_16415140625061n

1月4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北京考察2022年冬奧會、冬殘奧會籌辦備賽工作。這是4日上午,習近平在北京冬奧村(冬殘奧村)居住區同運作管理、服務保障人員和志願者們親切交流。新華社記者 燕雁 攝

踐行“中國方案” 著眼可持續發展

北京冬奧組委秘書行政部部長郭懷剛説,2008年北京為世界奉獻了一場無與倫比的奧運盛會。2022年冬奧會落戶北京後,我們在借鑒2008年北京奧運會經驗的基礎上,更加注重發揮體制優勢,建立了既遵循國際慣例、又具有中國特色的運作機制,踐行奧運籌辦的“中國方案”。

“北京冬奧會的籌辦有三大特色。一是強化頂層設計。中央成立冬奧會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統籌調度,確定了104項重點任務,明確籌辦工作‘任務書’‘時間表’‘路線圖’。組委會全面梳理了申辦時的各項承諾和籌辦的具體工作,涉及57個業務領域的近3000項里程碑任務,同時將冬奧籌辦工作劃分為基礎規劃、專項計劃、測試就緒、賽時運作、總結善後五個階段,明確每個階段的重點任務,為確保冬奧籌辦有序、高品質推進奠定了基礎。

二是形成了工作合力。從組建初期,組委會就採取‘雙進入’機制,匯聚了方方面面的優秀人才。組委會工作人員從成立之初的300多人發展到現在的1500多人,隊伍不斷壯大。從運作指揮體系上講,我們對標賽時運作指揮工作需要,建立快速響應、協同聯動的賽時運作指揮體系,同時建立健全指揮體系內部運作制度,確保賽時指揮調度高效有力。

三是深化國際合作。我們與國際奧會、國際殘奧委會、國際冬季單項體育聯合會等各方建立協商機制,同頻共振、密切合作。我們定期舉行高層會和運作會議,就防疫、抵離、票務等事項順暢溝通、形成共識。”

三個落實詮釋辦賽理念。“從落實‘簡約’的要求來講,我們與國際奧會、國際冬季單項體育聯合會等各利益相關方協商,制定簡化辦賽方案,提出精簡人員、簡化儀式等簡辦的措施,並做好具體的實施流程。我們還充分利用2008年北京奧運會場館,合理規劃非競賽場館空間和臨時設施建設,壓縮場館運作團隊規模,提升服務效能。另外,我們嚴格預算管理,節約辦賽資金。

從落實‘安全’的要求來講,我們嚴把疫情防控關,把防疫安全作為辦賽的重中之重,成立國際、國內兩個疫情防控專班,共同制定冬奧疫情防控工作總體方案,制定‘一館一策’‘一場一策’,聚焦競賽組織、交通運作、抵離保障、住宿餐飲等環節,織密疫情防控網。我們嚴把賽事安全關、安全保衛關、城市運作安全關,確保賽事萬無一失。

從落實‘精彩’的要求來講,我們以文化展現精彩,把春節文化、長城文化、冰雪文化同奧林匹克理念相融合,將中國元素融入會徽、吉祥物、火炬設計之中,注重把冬奧元素融入文藝創作,著力把冬奧會打造成為體育精神與文化活動協調發展、傳統文化和現代文明交相輝映的奧林匹克文化盛宴。我們還堅持以科技創造精彩,建成全球首個採用二氧化碳跨臨界直冷制冰系統的大型冰面,奧運歷史上首次實現所有競賽場館100%清潔能源供電,5G通信、雲轉播、人工智慧等諸多技術得到了應用。”

郭懷剛説,北京冬奧會日益臨近,我們要以壓線衝刺的狀態,按照“一刻也不能停、一步也不能錯、一天也誤不起”的要求,全力抓好疫情防控和籌辦工作,確保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如期、安全、順利舉辦。

xs1

2022北京冬奧“簡約、安全、精彩”:這是我們的莊嚴承諾

冬奧之約,中國之諾。

申辦、籌辦的往事歷歷在目,考察途中習近平總書記回憶起這些年:“從無到有啊!2015年申辦成功,奔著當時提出的願景目標,我們按計劃一件事一件事地辦,都辦成了。走到今天不容易。”

事非經過不知難。多少次披星戴月,多少回攻堅克難,“冬奧藍圖”一步步變為現實。12個競賽場館全部提前完工,3個冬奧村如期交付使用,京張高鐵、京禮高速全線通車;北京當初提交《申辦報告》時,提出“以運動員為中心、可持續發展、節儉辦賽”,有著豐富生動的實踐……

習近平總書記早在幾年前就表明瞭中國態度:“中國辦冬奧,言必信、行必果。而且我們趕早不趕晚。”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世界體壇的節奏。“趕早不趕晚”的遠見令世界再一次驚嘆中國的未雨綢繆。

這次考察,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強調“簡約、安全、精彩”六個字,並進一步指出:“順利舉辦即成功。對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來講,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是最大的考驗。”

面對這份考驗,中國做了充分的準備。

1128239694_16415139412981n

1月4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北京考察2022年冬奧會、冬殘奧會籌辦備賽工作。這是4日上午,習近平在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主媒體中心媒體工作間,同正在做準備的國內媒體記者代表親切交流。新華社記者 謝環馳 攝

當天上午,總書記走進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主媒體中心。賽時,作為全球註冊平面媒體和轉播商的工作總部,數千名中外記者將在這裡濟濟一堂。疫情之下如何管?怎麼辦?

習近平總書記仔細了解“雙閉環”管理模式,特別關注到了不同區域的垃圾處理細節。他強調:“閉環管理很有必要,設計必須科學合理,不能因管理的生硬和簡單粗放而影響冬奧的順利舉辦。”

主媒體中心內的智慧餐廳是為更好防控疫情建造的,全部由中國自主研發。有機器人搖動酒杯,調製雞尾酒;還有機器人忙著潑水、煮餃子,總書記看得饒有興致:“煮餃子有講究,蓋上蓋是煮餡,開蓋是煮皮。”談話間,香噴噴的餃子出鍋了。

“味道怎麼樣,讓大廚來試過了嗎?”總書記笑著問。

“機器人都是大廚的徒弟。”工作人員答得也風趣。200多個菜品配方,琳瑯滿目。用手機一掃碼,後廚的機器人就忙活起來,再通過餐廳上方的雲軌系統,將菜肴精準送到每一桌。

“把人工智慧餐飲業發展起來,實現了生産的標準化和疫情防控的精細化。”總書記讚許道。

媒體工作間是冬奧報道資訊的集散地。正在這裡做準備工作的記者看到總書記,熱情圍攏上前。“受疫情影響,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現場觀賽受到很大限制,新聞傳播比往屆更加重要。”總書記笑著對大家説:

“希望國內外媒體和記者講好各國奧運健兒激情拼搏的故事,講好中國籌辦冬奧的故事,講好中國人民熱情好客的故事,全面、立體、生動地把北京冬奧盛會傳到全世界。”

1128239694_16415141117781n

1月4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北京考察2022年冬奧會、冬殘奧會籌辦備賽工作。這是4日下午,習近平在北京冬奧運作指揮部調度中心考察。新華社記者 謝環馳 攝

兩地三賽區,一盤棋、一股勁。這背後,“指揮中樞”就是北京冬奧運作指揮部調度中心。當天下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這裡。

大螢幕上的動態數據和圖像實時更新。一支支應急保障隊伍枕戈待旦;每個競賽場館的氣象變化、交通路況等訊息精準傳送。“儘管受疫情影響,冬奧籌辦工作進展十分順利,這幾乎就是奇跡!”國際奧會主席巴赫感言的中國力量,在這裡再次得到印證。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抓住最後一個月的準備時間,進一步查隱患、堵漏洞、強弱項,把基礎的工作扎紮實實做好。”

時鐘撥回2015年7月,在國際奧會投票表決2022年冬奧會舉辦權歸屬前,習近平總書記鏗鏘有力的聲音通過會場傳遍了世界:“我相信,如果各位選擇北京,中國人民一定能在北京為世界奉獻一屆精彩、非凡、卓越的冬奧會!”

籌辦6年多來,他多次強調“全面兌現每一項承諾”“一定把它辦好”。

重信守諾,中國一以貫之的風格。

科技、智慧、綠色、節儉 疫情下中國有信心安全辦奧

辦好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是我們向國際社會作出的莊嚴承諾。申奧成功6年多來,我們著力推進冰雪運動“南展西擴東進”,越來越多的人走上冰場雪場,“冷冰雪”成為“熱運動”,實現了“帶動3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目標。我們提出的“綠色、共用、開放、廉潔”的辦奧理念,無論在場館建設還是賽事組織和賽會服務方面,都得到了很好的貫徹落實。現在,經過幾年努力,各項籌備工作基本就緒。在賽事組織方面,“相約北京”系列測試賽已圓滿收官,“冰絲帶”“冰立方”“雪如意”“雪飛天”等12個競賽場館全部完工並全面具備辦賽條件,在陽光下晶瑩奪目、靜待精彩賽事。在賽會服務方面,冬奧村、志願者、媒體中心、醫療救援、簽約酒店等服務保障體系全面建成,科技、智慧、綠色、節儉亮點紛呈。在疫情防控方面,已經發佈兩版《防疫手冊》,疫情下中國有信心安全辦奧。奧運健兒們拼字當頭,爭分奪秒為夢想衝刺。“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的奧林匹克精神與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相互契合。中國已經準備好把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作為體育團結世界的生動實踐,作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又一個實踐平臺,辦成一次促進中華文明同世界各國文明交流互鑒的盛會。中國人民已經準備好為冰雪運動發展和奧林匹克精神傳播再次作出積極貢獻。

當前,百年變局與世紀疫情交織,加強團結合作、共同應對挑戰的呼聲更加強烈。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以“一起向未來”為主題口號,向世界發出團結奮鬥的召喚,彰顯出負責任大國的勇毅擔當,表達了攜手應對挑戰、共同創造未來的美好願望。聯合國大會協商一致通過173個國家共同提出的北京冬奧會奧林匹克休戰決議,顯示了國際社會對北京冬奧會的堅定支援。近3000名世界各國運動員正積極準備,期待在北京取得優異成績。國際奧會主席巴赫在新年致辭中表示,期待北京冬奧會取得圓滿成功。

國際奧會1月6日發佈新聞稿,認為主辦城市的條件“無可挑剔”。世界衛生組織表示,得益於中國採取的嚴格有力防控措施,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舉辦期間,不會增加疫情傳播的風險。波蘭滑雪協會主席塔伊納日前説,中國實施嚴格防疫措施是正確的決定,自己將在北京冬奧會期間感到安全……國際社會熱切期盼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對中國安全辦奧充滿信心。

xs1

申辦冬奧會推動中國冰雪運動發展:“提前實現‘帶動3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目標”

考察的最後一站,二七廠冰雪項目訓練基地。

2018年春天,走過120多年曆史的二七廠停産,轉型為國家冰雪運動訓練科研基地。

習近平總書記走進六自由度訓練館。在這裡,用於訓練飛行員的防暈眩訓練器,也引入到了體育領域。現場介紹情況的同志講得專業,總書記聽得仔細,他十分關心冰雪運動的技術創新。

從訓練館出來,已是華燈初上。看到遠處國內首臺自主研發的雪蠟車,總書記迎著風健步走過去。

“最初哪懂這些,拿瓶蠟擦一擦雪板就不錯了。再之後,只能在賽場邊臨時架設打蠟臺。如今,大型賽事用的雪蠟車一字兒排開,我們也終於有自己的現代化雪蠟車了。”

“很好,培養好我們自己的人才。”習近平總書記頷首讚許。

像這樣的國際領先、國內首個,在二七廠比比皆是。綜合風洞館如何攻關“卡脖子”尖端技術,國産4人雪車如何研發密度強度適合的新材料,還有移動口腔治療車、移動手術車如何實現一站式醫療保障……冰雪運動的科技研發,匯入中國的自主創新大潮。

“當今世界,科技在競技體育中的作用越來越突出。建設體育強國,必須實現高水準的體育科技自立自強。”習近平總書記諄諄叮囑。

1128239694_16415141592681n

1月4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北京考察2022年冬奧會、冬殘奧會籌辦備賽工作。這是4日下午,習近平在二七廠冰雪項目訓練基地速滑館,向參訓運動員、教練員表示慰問。新華社記者 謝環馳 攝

中國速度滑冰國家隊前不久結束世界盃的征程,進駐這裡進行冬奧會最後階段的備戰。團體追逐項目的運動員在冰面上如飛鳥般馳翔,習近平總書記專注觀賽。

“寧忠岩,高亭宇……”看到圍攏過來的奧運健兒們,總書記親切招呼他們,“祝賀你們前段時間的比賽取得了好成績。”

“中國冰雪運動的發展水準過去是比較靠後的,光參加項目就缺席了不少。我看這次基本能補上。”109個冬奧小項,我國從約有三分之一是空白到實現全項目開展、全項目建隊、全項目訓練,就在短短幾年間。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借著這一屆冬奧的‘東風’,來促進競技運動的發展,最終帶動整個冰雪運動的發展。”

速滑館地下一層,陳列著“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成果展”。習近平總書記從戰爭年代延安時期的溜冰比賽看起,沿時間脈絡仔細端詳。大廳中間的一張表格,標注了各個省份的冰雪運動發展狀況。總書記的目光長久落在上面。

1128239694_16415141870521n

1月4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北京考察2022年冬奧會、冬殘奧會籌辦備賽工作。這是4日下午,習近平在二七廠冰雪項目訓練基地專項體能訓練館,向運動員、教練員、服務保障人員揮手致意。新華社記者 謝環馳 攝

“南展西擴東進”,看似小眾的冰雪運動,飛入尋常百姓家。冰雪運動奏響了一曲“四季歌”。現場介紹情況的同志談到這兒,興奮地向總書記彙報:“我們提前實現了‘帶動3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目標,可以説改變了世界冰雪運動的版圖。”

2014年初,在俄羅斯索契,習近平總書記第一次向巴赫講述了這一考慮:“我們申辦冬奧會的最大目的,就是在三億人中推廣普及冰雪運動,推動中國冰雪運動跨越式發展。”這席話,抓住了奧林匹克精神的要義。

撫今追昔,總書記感慨:“通過籌辦冬奧,不僅把冰雪運動的競技水準追上去了,冰雪運動的普及推廣也追上去了,體育運動的質和量都提高了。從體育強國到健康中國,人民的健康、人民的體質、人民的幸福,都是一脈相承的。這是全面小康、全面現代化的題中之義。它的意義,小中見大。”

專項體能訓練館,運動員、教練員、服務保障人員的歡呼聲此起彼伏。

習近平總書記動情的一番話,讓大家心潮澎湃:“十年磨一劍,五年磨一劍,大家長時間的艱苦訓練,我們的冬奧籌辦工作也是長時間準備,在此一舉。人生能有幾回搏,拼搏是值得的。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我們準備好了!”“中國冰雪,加油加油!”底氣十足的回應聲,聲震雲霄。

世界期待中國,中國做好了準備。

為世界奉獻一屆精彩、非凡、卓越的奧運盛會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2022年冬奧會、冬殘奧會相關工作。提出希望以冬奧會為契機“推動奧林匹克運動和冬季項目發展”,專程出席索契冬奧會開幕式表達中國政府對國際奧林匹克運動的重視和支援,指出“北京舉辦冬奧會將帶動中國3億多人參與冰雪運動”,致信申辦冬奧會代表團祝賀北京攜手張家口獲得冬奧會舉辦權,提出“辦成一屆精彩、非凡、卓越的奧運盛會”,強調“綠色、共用、開放、廉潔”的辦奧理念、“簡約、安全、精彩”的辦賽要求……多次對辦好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作出重要指示,聽取相關情況彙報,5年5次在北京、張家口等地實地考察籌辦工作,並在第二十三屆冬奧會閉幕式、上合組織元首理事會、中國—東盟建立對話關係30週年紀念峰會等重要國際場合,在同外國政要通話、會晤時,向全世界發出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的誠摯邀請。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成功舉辦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不僅可以增強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信心,也給世界展現了陽光、富強、開放、充滿希望的國家形象。歷史會鐫刻下這一筆,世界將對中國道路有全新的認識”。建設體育強國,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一個重要目標。舉辦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推動冰雪運動跨越式發展,一體推進競技體育和群眾體育,將推動我國新時代體育事業高品質發展,有利於增強人民體質、保障人民健康。北京攜手張家口舉辦奧運賽事,為京津冀協同發展提供良好機遇,為經濟社會發展增添動力。冬奧夢交匯中國夢。

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是我國重要歷史節點的重大標誌性活動,同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高度契合,必將極大振奮民族精神,有利於凝聚海內外中華兒女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奮鬥。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的籌辦過程,是中國兌現承諾、快速發展的過程,更是向世界提供中國方案、中國智慧、中國貢獻的過程,有利於向世界進一步展示我國改革開放成就、和平發展主張,促進中華文明同世界各國文明交流互鑒。成功舉辦北京冬奧會,也將有助於推動中國和“一帶一路”沿線經濟增長,有利於地區和平與穩定。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將以全球共通的體育語言和體育精神,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舞臺。

一屆精彩、非凡、卓越的奧運盛會,世界期待中國,中國做好了準備。“讓我們一起向未來!”

根據新華社、人民日報、求是網、網易整理



責任編輯:侯哲
熱門評論
大陸新聞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010-65669841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資訊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