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2022年對臺工作會議進一步指明對臺工作方向

楊澤軍

楊澤軍,安徽省合肥市人。現為南京大學中國南海研究協同創新中心研究員、南京大學臺研所教授、江蘇省海峽兩岸關係研究會理事、江蘇省社科院國際所研究員、南京市政府涉台諮詢專家。曾長期受聘為海峽兩岸關係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江蘇省台灣研究中心研究員等職。

inword_1643076529595

2022年對臺工作會議近日在京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汪洋出席會議併發表重要講話,為新年度對臺工作指明方向。

堅持既定的對臺工作大政方針。汪洋在講話中強調,對臺工作牽動黨和國家事業全局,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新時代黨解決台灣問題的總體方略和黨中央對臺工作決策部署,穩中求進、守正創新,堅決粉碎“台獨”分裂圖謀,堅決遏制外部勢力干涉,紮實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融合發展,牢牢把握兩岸關係主導權主動權,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汪洋的講話,充分顯示黨中央對臺工作的大方向沒有變,依然堅持一貫的方針政策,包括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堅決反對“台獨”的分裂行徑,努力推動兩岸的和平發展、融合發展,促進祖國的和平統一、完全統一。

清醒辯證地看待複雜台海局勢。汪洋在講話中,對當前及今後一個時期的台海地區形勢,作出了明晰、辯證的戰略分析與判斷,即:當前台海整體形勢仍然複雜嚴峻,當前世界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交織疊加,台海方向不確定不穩定性增多;同時,對臺工作面臨的機遇和挑戰都有新的變化,既要增強歷史自信,看清祖國完全統一的時和勢始終在大陸這一邊,又要樹牢底線思維,做好應對各種風險挑戰的思想準備和工作準備。的確,當前及未來一段時期,台海局勢錯綜複雜、極其嚴峻,自蔡英文上臺、民進黨重新執政以來,拒不接受“兩岸一中”現狀,不承認“九二共識”,大肆“去中國化”,不停地進行“台獨”叫囂,推動“漸近式台獨”,挾洋自重,“倚美謀獨”,加之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世紀疫情的嚴重影響,更加劇形勢的複雜性,兩岸關係高度緊張,台海局勢緊繃高危。但兩岸我強臺弱、我主動臺被動的態勢進一步深化,祖國完全統一的時和勢始終在大陸一邊。所以,既要增強歷史的自信,堅定祖國一定會實現完全統一的堅定信念;又要保持清醒的認識,看到形勢的複雜嚴峻,樹牢底線思維,做好應對各種風險挑戰的思想準備和工作準備,這樣才能面對重大、嚴峻形勢,始終冷靜保持戰略定力,確保形勢朝有利於己方發展。

“反獨”與“促統”齊頭並進。汪洋在講話中要求各級對臺工作人員,必須做到“四要”,即:要發揚鬥爭精神,堅決遏制“台獨”挑釁和外部勢力干涉,築牢“反獨促統”強大陣線。要秉持“兩岸一家親”理念,完善同台企台胞分享發展機遇和落實同等待遇的政策,為台灣基層民眾、青年群體參與兩岸交流合作提供更多便利條件。要支援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建設海峽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要做好輿論宣傳工作,向台灣同胞講透我對臺大政方針的核心意涵,引導廣大台胞堅守民族大義、辨別是非真偽。汪洋提出的“四要”,核心是“反獨”與“促統”齊頭並進,一方面要發揚鬥爭精神,堅決遏制“台獨”挑釁和外部勢力干涉,築牢“反獨促統”強大陣線;另一方面,要在“兩岸一家親”理念之下,進一步完善和落實各項惠台政策,積極設法促進台灣基層民眾、青年群體參與兩岸交流,包括將福建打造成海峽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帶動兩岸關係的全面融合發展,注重做好輿論宣傳工作,使台灣民眾更好地了解、理解大陸的對臺大政方針的核心意涵,引導他們堅守民族大義,逐步地接受並支援祖國的和平統一、完全統一,一起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崛起共同努力!(楊澤軍  南京大學中國南海研究協同創新中心研究員、南京大學臺研所教授)


華夏經緯網專稿 如需轉載請註明來源



責任編輯:左秋子

華夏經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