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服飾不僅是人民生活的必要用品,有“避寒暑,禦風雨,蔽形體,遮羞恥”的實用功能,也是古代文化的重要載體,有“分尊卑,別貴賤,辨親疏”的文化功能。中國素有“衣冠王國”之美譽,數千年來中華服飾文化的發展歷程不僅折射出古代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發展軌跡,也勾勒出中華民族延綿不斷的生活畫卷。華夏經緯網文化頻道特推出系列策劃,聚焦中國國家博物館的“中國古代服飾文化展”,帶您了解中國古代服飾的發展歷史,感受古代服飾文化之美。
本期策劃,小編為您介紹我國隋唐五代時期的服飾。
唐代服飾。(攝影:虞鷹)
隋唐是我國古代服裝發展的重要時期。隋代對漢魏冠冕儀制的恢復,為唐代服制的完善奠定了基礎。唐代疆域廣大,政治的穩定、經濟的發達、紡織技術的進步、對外交往的頻繁都促使服裝發展空前繁榮。當時的長安等城市居住有大量外國人,服飾上吸收了胡服的部分特點,發展出款式新穎、色彩綺麗、圖案豐富的唐代服飾。
隋唐時期南北一統,男裝卻分成兩類:一類繼承了北魏改革後的漢式衣冠,用作禮服。另一類則是繼承北齊、北周時的圓領袍,並將鮮卑頭巾改造成幞(fú)頭,用作常服。此後,我國的男裝就由漢魏時的單一體系變成兩個體系並存的雙軌制,這兩套體系並行不悖、相互補充,組合成一個整體。
禮服
《歷代帝王圖》中著冕服的隋文帝。(攝影:虞鷹)
冕服仍是隋唐時最尊貴的禮服。漢代與之前的冕服僅用於“祀天地、明堂”。隋代在“元會臨軒”時亦用冕服。到了唐代,雖然從名義上説冕服的使用範圍有所擴大,但因為太隆重了,實際上應用不廣。
唐代帝王禮儀服裝。(攝影:虞鷹)
通天冠
《送子天王圖》中戴通天冠者。(攝影:虞鷹)
唐代皇帝著朝服時,一般戴通天冠,是等級最高的冠帽。漢代時又叫高山冠,“前有高山”,即前部有高起的金博山,上面飾有蟬紋,後來這部分變成“圭”形,並且逐漸縮小。唐代有時在其中加飾珠翠,更加富麗堂皇。宋明通天冠基本造型與唐代一脈相承。
通天冠的演變。(攝影:虞鷹)
進賢冠、鹖冠
唐代戴進賢冠和鹖冠的陶俑圖。(攝影:虞鷹)
隋唐出土的鎮墓俑中有的模倣文、武官員形象,戴進賢冠或鹖冠。唐代的鹖冠上飾鹖雀而不插鹖羽,與前代鹖冠之寓意相同而造型各殊。
戴進賢冠三彩俑(唐)和戴鹖冠三彩俑(唐)中國國家博物館藏(攝影:虞鷹)
武弁大冠
陜西西安唐章懷太子李賢墓壁畫《客使圖》(局部),圖中人物為戴武弁大冠(攝影:虞鷹)
唐代的武弁大冠由籠冠和平巾幘組合而成,平巾幘較平上幘後部加高。籠冠則將原來的軟弁加工為圓筒形的硬殼。
常服
隋唐時期的常服受到南北朝以來胡服、鮮卑服的影響,創制了裹幞頭、著圓領袍衫、穿烏皮靴的新形式。圓領袍衫一般為窄袖,衣長在膝下踝上,齊膝處設橫襕(lán),以示下裳(cháng)之意。
幞頭、巾子
幞頭的演變。(攝影:虞鷹)
隋唐常服中戴幞頭,它是在鮮卑頭巾的基礎上改進而成。幞頭有四腳(即一幅頭巾的四個角),兩腳繫於髻前,兩腳結于腦後。唐人在裹幞頭之前,先在髻上罩巾子;巾子的形狀影響幞頭的外觀。同時幞頭腳由軟變硬,由下垂變成翹起。制幞頭的材料由羅縠(hú)變成漆紗。到了宋代,還在幞頭內襯以“木山子”,幞頭腳內插銅絲或鐵絲。於是本是一幅軟巾的幞頭,就變成一頂硬殼的帽子了。
戴幞頭的男俑和騎馬俑。(攝影:虞鷹)
唐代女俑。(攝影:虞鷹)
盛唐侍女裝扮。(攝影:虞鷹)
帔
儀樂供養人像。(攝影:虞鷹)
帔(pèi ),又名帔子或帔帛,像一條長紗巾,繞于後背垂在兩臂之間。下垂部分可垂于臂彎,可用於捧在胸前,可固定在裙子繫帶上,形式多樣。
半臂
半臂示意圖。(攝影:虞鷹)
半臂為一種短袖的上衣,可套于裙、衫之外,也可穿在外衣以內,一般有袖口齊平和袖口加褶兩種,常用較好的織物製作。
唐代著半臂女俑。(攝影:虞鷹)
袍袴
袍袴示意圖。(攝影:虞鷹)
何為袍袴?
唐代前期女性有著胡服或男裝的。其中有兩種情況:一是上層女性為了獵奇,偶有穿著;二是由於穿這種服裝行動便捷。唐代宮內執雜役的宮女叫“袍袴(kù)宮人”,官宦人家將使女呼為“袍袴”,以便於穿裙、衫的女主人相區別。
粧容
唐代女子粧容。(攝影:虞鷹)
唐代女子面部化粧濃艷,《粧臺記》等書記載有“桃花粧”“酒暈粧”等多種粧容。在面部除了施用一般的粉、澤、口脂等,還要涂翠眉、涂黃粉、貼花鈿、點粧靨(yè),抹斜紅。至五代、北宋,此風猶熾。
女子發飾
唐代女式髻式。(攝影:虞鷹)
隋唐五代女性盛行高髻,不僅以假發補充,還做成脫戴方便的假髻,即“義髻”,髻上插發釵、簪、步搖髻、梳篦(bì)等。其髻式繁多,根據出土的形象資料並與唐段成式《髻鬟(huán)品》等文獻對比,可知其名的約有十余種。
高髻泥塑女俑頭(仿製品)唐 新疆阿斯塔那出土。(攝影:虞鷹)
女供養人像。(攝影:虞鷹)
女供養人像。(攝影:虞鷹)
編輯策劃:虞鷹 攝影:虞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