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比烏克蘭重要 美國印太戰略報告將台灣地區列為“夥伴”?

華夏經緯網 > 評論 > 台島夜話      2022-02-14 14:15:08

01


  作者 賈不妙 台灣特約評論人

  俄烏邊界戰雲密布,一觸即發,此時美國白宮卻將戰略重心聚焦印太地區,國務卿布林肯出訪印太國家,白宮則公佈“美國印太戰略報告”,其中提及支援台灣的自衛能力。國際媒體將烏克蘭及台灣地區列為全球衝突熱點,美國選擇“重亞輕歐”,係因歐洲有北約(NATO)可處理俄烏衝突,印太尚未建立一個小北約,屬於戰略脆弱期,兩害相權,美國須花更多心力在印太,特別是台海地區。

  白宮11日公佈“美國印太戰略報告”,15頁的篇幅中,拜登政府誓言向印太地區投入更多防衛、外交、發展與對外援助資源,抗衡試圖在印太建立勢力範圍的中國。美國將尋求藉由牢固和互相加強的聯盟網路,來打造自由與開放的印太。

  報告一開頭便引述去年9月24日,拜登總統出席四方安全對話(QUAD)峰會時所説的一段話“未來十年,全球每一個國家都將依賴自由開放與繁榮的印太地區。”拜登這句話,開宗明義地指出,包含歐洲烏克蘭在內的世界各國,其未來的國運是維繫在印太地區的發展與繁榮,既然如此,確保美國對印太地區的領導,以及美國在該區的利益,才是當務之急。

  報告中提及有關台灣地區共有八處。報告強調將美國將和區域內、外的夥伴合作,確保台灣海峽的和平與穩定,包括支援台灣的自衛能力;確保台灣的未來地位能以和平方式決定,並且符合台灣人民的意願與最佳利益。

  報告列出印太行動計劃(Indo-Pacific Action Plan),列出十項核心計劃,將於未來12至24個月內實現,與台灣地區有關的是第三項:美國將捍衛國家利益,嚇阻威脅盟友與夥伴的軍事侵略,包括跨台灣海峽。

  值得注意的是,報告説支援台灣的自衛能力;確保台灣的未來地位能以和平方式決定,並且符合台灣人民的意願與最佳利益。報告指出,美國在達成前述目標的途徑仍是遵循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落實“台灣關係法”、中美三個公報,以及對臺六項保證。

  這段話的意思是,不在美國的一中政策、台灣關係法、中美三個公報、對臺六項保證等規定範圍之內,便不是美方選擇的政策工具,所以報告便不會出現一旦發生外來勢力侵略台灣,美國將派兵馳援台灣這樣的文字,因為這已超出一中、一法、三公報、六保證的範圍,由此可見,拜登政府撰寫該報告用字遣詞之謹慎。

  另外,報告指出,美國是“印太強權”(Indo-Pacific power),華府將聚焦從南亞到太平洋諸島的 “印太地區每一個角落”,加強美國的地位和承諾。與此同時,中國正結合其經濟、外交、軍事和科技力量,尋求在印太建立勢力範圍,成為全世界最有影響力的強國,徹底改變過去造福印太和世界的規則與規範。這裡暗指中國是美國的戰略競爭對手,美國既然是印太強權,一山難容二虎,太平洋雖然夠大,美國仍要獨霸。

  這份報告可説是拜登政府宣告美國是印太強權甚至是霸權的起手式,之所以會選在俄烏邊界戰雲密布之際公佈,原因有三:一、歐洲危機由歐洲國家解決,例如法國總統馬克龍親赴莫斯科與俄羅斯總統普京會晤,試圖化解危機;二、歐洲有多邊軍事組織-北約,對俄國軍力有制衡作用;三、拜登和普京進行視訊會談,已達到外交折衝的目的,俄烏局勢尚可掌控。

  相較之下,面對崛起的中國,拜登手中既無小北約可用來制衡解放軍,也無法國這樣老牌外交國家可以和北京談判,拜登打不出這兩張牌,中美關係也仍在低潮。因此,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該報告公佈之際,即馬不停蹄地出訪印太地區,出席四方安全對話、美日韓外長對話、訪問南太平洋島國,試圖建立起多重多邊安全機制,印太戰略報告也多達八次提到台灣地區,並列為夥伴。

  報告的印太行動計劃將於未來一至兩年內實現,等於是貫穿拜登的任期,因此可以預測美方仍會持續對臺軍售,美臺軍事合作將更為緊密且臺面化,雙方海巡交流與合作也會更加積極。

    華夏經緯網專稿 如需轉載請註明來源



責任編輯:黃楊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010-65669841-817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資訊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3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