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台灣軍購為何被美國牽著鼻子走?

華夏經緯網 > 評論 > 台島夜話      2022-02-14 15:26:53

圖為漢光演習,空軍防空部射擊天弓一型防空飛彈。(圖國防部提供)


  作者 蕭衡鐘 華中師範大學台灣與東亞研究中心研究員,北京大學、中國文化大學博士

  美國國防安全合作局(DSCA)在2月7日宣佈,美國國務院已批准對台灣出售價值1億美元(約新台幣28億元)的愛國者系統工程勤務,並公告進行通知國會的程式,這是拜登政府第二次、也是美國今年第一批對臺軍售案,預期將在1個月後正式生效。

  拜登政府持續強化台灣在第一島鏈圍堵火力網的填補

  在去年8月拜登政府的首次對臺軍售案中,拜登政府核準販賣台灣40門M109A6自走炮丶20輛M992A2系列野戰炮兵彈藥補給車與一套先進野戰炮兵戰術數據系統(AFATDS),當時的軍售總額是7億5000萬美元。當時中國大陸立即強硬表示,此舉已損害中國主權和安全利益,將針對該問題向美國提出嚴正交涉,並根據形勢走向採取正當、必要的反制措施,但顯然美國對此置若罔聞。

  而在上個月,《路透社》也發出了獨家報導,稱美國政府正在研議該如何讓洛克希德馬丁公司(Lockheed Martin)能加速交付新一代的F-16 Block 70戰機給台灣的方式,因為該戰機配備了新性能,希望藉此來強化台灣在響應中國大陸解放軍威嚇方面的能力。

  這次拜登政府于2月7日宣佈的對臺軍售案,內容是為期5年的愛國者飛彈工程勤務(IESP)以及飛彈效能鑒測(FSP)計劃的設備與服務,包括有維持、維護和改進愛國者防空系統的問題,屬於後勤維護並非新裝備的交付,用於有些壽期將屆的零組件更換、地面支援系統的測試、飛彈藥柱更換、尋標等電子系統測試是否能正常運作。

  此外,還包含有為愛國者導引增強飛彈(GEM)和愛國者三型防空飛彈系統(PAC-3)提供飛彈現場鑒測,確保愛國者導彈的可靠性和性能管理,並提供已部署飛彈的定量可靠性評估等方面。

  愛國者飛彈算是戰區低層的反飛彈系統,主要承包商為美國雷神公司(Raytheon Technologies)和洛克希德馬丁公司,DSCA表示,美國政府和承包商將提供技術和後勤服務,以及其他相關要素支援,這項軍售案將實現台灣防衛體系的現代化,有助於維持台灣的飛彈密度、確保台灣可靠的防禦能力及空中作戰能力,讓台灣可以運用這些能力來嚇阻區域威脅。

  因為雖然台灣也有自造的“天弓三型”飛彈,但主要適合於攔截像是飛機、巡弋飛彈、無人機等,對於戰術彈道飛彈的防禦則多扮演次要角色,與“天弓三型”飛彈相比,“愛三”飛彈相對比較適合於執行反彈道飛彈任務。台灣的愛國者飛彈連發射車是“愛三”與“愛二”的混編,除了可以執行反彈道飛彈任務外,也可用於攔截飛機,當攔截飛機時系統就會判斷用“愛二”飛彈來執行。

  美國對臺軍售是面子裏子兩面得益

  從美國先前批准的愛國者三型增程型飛彈(MSE)軍售案來看,日本與台灣是全球除美軍之外的使用者,美國願意提供與美軍同等級的“愛三增程型”飛彈軍售台灣,可以看出台灣在印太地區協助美國抑制解放軍進入西太平洋所能發揮的重要作用。

  顯然地,拜登政府權衡後認為,中國大陸對於美國所帶來的軍事威脅,是比伊朗與俄羅斯對其帶來的軍事威脅還來的大。美國接連針對其欲維繫國家利益與戰略利益的目的,在鞏固“抗中”聯盟、制衡中國大陸勢力擴張的圍堵火力網祭出不同手段,顯見是拜登政府有計劃、具目的性的出手,將中美“戰略競爭”的對峙與台灣海峽的“冷和平”朝向“新冷戰”發展。

  而在2月7日宣佈對臺軍售的愛國者系統工程勤務後,美國又于2月11日發表了拜登政府的“印太戰略報告”,這是拜登任內第一份區域戰略報告,在未來的12到24個月內將展開十項核心工作,當中也提到了台灣,足見美國在“面子”上做足了表面工夫。

  拜登政府在“印太戰略報告”中,重申基於“台灣關係法”、中美三公報和對臺“六項保證”下的“一個中國政策”,美國將嚇阻針對美國以及美國盟友的軍事威脅,當中也包含了台灣海峽在內,美國將和區域盟友攜手維護台海的和平穩定,並支援台灣自我防衛能力的提升。這次軍售顯示美國對於台灣的重視,將持續鞏固美臺安全夥伴關係、提升台灣的戰略地位。

  但在“裏子”上,DSCA沒明説的是,這項軍售除了在於改善台灣防務規劃與兩岸軍力平衡外,其實也是拜登政府對於台灣在第一島鏈圍堵火力網的填補安排,既有其地緣戰略目的、同時更帶有地緣政治經濟的用意,想要以之來維繫美國與台灣地區在晶片産業供應鏈上的緊密度跟穩定度,這才是DSCA所言“符合美國的國家、經濟和安全利益”之所在。

  同時,這批價值1億美元的愛國者系統工程勤務軍售案,當中最大宗的其實是雷神公司的愛國者飛彈系統技術協助顧問費用,因為台灣的對美軍購案向來需要負擔一筆沉重的人員維持費用,用於豢養美國軍火商派駐于台灣的技術協助顧問代表費用,通常包含其舉家來台的支出,這也是台灣防務部門被迫為美國軍火商豢養駐臺技術代表的不良例子,

  愛國者飛彈的系統技術協助顧問費用已執行多年,前年雷神公司提出高達1億元的愛國者飛彈系統技術協助顧問費用款項,但當時遭台灣防務部門認為金額過高、且當年度預算無法支應這筆款項,因而要求雷神公司調降駐臺技術顧問的人數與費用,不過雷神公司並不接受,台灣方面也強勢未付款項,最後雷神公司竟然取消了台灣的愛國者飛彈使用資格,還揚言不執行相關軟硬體的例行升級。

  臺防務部門在去年2月由邱國正接任負責人後,在美國的壓力下,才允諾以分期給付方式償付這1億美元,也就是這次價值1億美元的愛國者系統工程勤務軍售案,是換取台灣能夠重新回到愛國者飛彈使用者資格行列的“入會費”,如此才能由雷神公司派遣技術顧問到台灣執行飛彈系統的軟硬體升級。

  如果説,把改變原本預算規劃,對於包括岸置魚叉導彈系統的100套系統、400枚導彈等在內的完整採購合約一次性地照單全收一事稱之為向美國交“保護費”,那麼,這次價值1億美元的愛國者系統工程勤務軍售案便也同樣是台灣向美國低頭的結果,形成了台灣在被迫一次性買足美國開出軍售品項以外的另一種變相勒索,臺防務部門還要對此向美國表達“誠摯感謝”之意,實在諷刺。

    華夏經緯網專稿 如需轉載請註明來源





責任編輯:黃楊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010-65669841-817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資訊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3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