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2月19日電 (記者 李純)據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2月19日通報的疫情資訊顯示,中國內地18日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137例,其中本土病例80例。中新社記者據此梳理髮現,三個地方的疫情數據值得關注。
首先是廣西百色。在19日舉行的廣西壯族自治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聞發佈會上,百色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周付生介紹説,截至目前,百色市已連續兩天實現社區感染零新增、醫院感染零發生、密接和次密接人員零新增。
周付生還表示,當天上午,百色市又有7名確診病例治愈出院,本輪疫情治愈出院人數已經達到37人。在同日舉行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佈會上,國家衛健委疾控局副局長吳良有也指出,廣西百色疫情處於收尾清零階段。
第二個地方是內蒙古呼和浩特。數據顯示,2月18日內蒙古新增的46例本土病例中,有42例來自呼和浩特。另據呼和浩特市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19日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介紹,18日14時至19日14時,呼和浩特市報告新增本土確診病例49例。
吳良有表示,內蒙古呼和浩特疫情基因測序結果為德爾塔變異株,是一起新的境外輸入來源引發的本土疫情,已經波及內蒙古包頭市。目前,疫情處於一個早期階段,病例數快速增長,出現單位、婚宴等人群密集場所的聚集性疫情,存在較高的社區傳播和外溢風險。
第三個地方是蘇州。江蘇省18日新增的19例本土病例均在蘇州。另據蘇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發佈會通報,19日0時至15時,蘇州又新增本土確診病例14例。截至當天15時,蘇州本輪疫情累計報告確診病例79例。
關於本輪蘇州疫情有關情況,吳良有指出,基因測序結果顯示為奧密克戎變異株,也是一起新的境外輸入來源引發的本土疫情,目前仍處於快速發展階段。
奧密克戎變異株已成為全球流行的主要變異株。自2021年11月在南非首度現身以來,目前全球已有100多個國家發現了奧密克戎感染病例。自今年1月以來,中國天津、河南安陽、廣西百色等地也都發生了由奧密克戎變異株引起的本土聚集性疫情。
奧密克戎變異株的發病情況有何特點?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監察專員郭燕紅就此表示,對現有病例的流行病學分析顯示,奧密克戎感染病例間的代間距平均為3天,比德爾塔變異株的4天進一步縮短,其傳播能力大概是德爾塔變異株的2倍。“奧密克戎變異株更容易造成人體的感染和人群的傳播。”
其次,奧密克戎感染的症狀並不典型,因此在傳播過程中也更為隱匿。從臨床表現來看,奧密克戎毒株的感染與其他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症狀相似,缺乏特異性表現,臨床鑒別診斷難度比較大。
郭燕紅也指出,總體來看,奧密克戎感染的重症患者比例不是很高。但是由於其傳播很快,一旦造成人群傳播,就有可能造成對醫療資源的擠兌。
總體而言,對於防控包括奧密克戎感染在內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國所採取的防控策略、防治措施都是行之有效的,這其中自然包括接種新冠病毒疫苗及加強免疫。同是在19日的發佈會上,吳良有透露,國家衛健委已經開始部署序貫加強免疫接種。
什麼是序貫免疫?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免疫規劃首席專家王華慶介紹,序貫免疫是不同技術路線的疫苗按照一定的接種時間間隔、接種劑次,為進一步提高預防效果,同時考慮其安全性,所採取的一項免疫策略。
吳良有也指出,對於目標人群,同源加強免疫接種與序貫加強免疫接種,選擇其一即可。研究數據表明,同源加強免疫與序貫加強免疫都能夠進一步提高免疫效果。
關於序貫加強免疫接種的安全性、有效性,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科研攻關組疫苗研發專班專家組成員邵一鳴也表示,中國前期已經組織了這方面的研究工作,其免疫原性結果非常好,中和抗體百分之百陽轉,中和抗體滴度也能提得更高,可以起到優勢互補作用。
同時,其副作用與單獨使用相比同樣或者更低,沒有看到額外的副作用反應,“安全性是有把握的”。“這樣一個工作(序貫加強免疫接種),就為我們原有的免疫屏障的建立提供了一個新手段,使我們建立的免疫屏障更加牢固、更加持久。”邵一鳴説。(完)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3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