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台島夜話】勿謂言之不預也?這是大陸“動用武力的信號”!

華夏經緯網 > 評論 > 台島夜話      2022-02-28 10:20:12

華表


  作者 柳金財 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副教授

  2月23日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在新聞記者會中,再度使用“勿謂言之不預也”語詞,敬告民進黨當局勿通過所謂“制憲、修憲”途徑謀求“法理台獨”;同時呼籲,若“台獨”分裂勢力誤判形勢、鋌而走險、觸碰紅線,大陸將採取斷然措施予以堅決粉碎。所謂“勿謂言之不預也”,其意為 “不要説沒事先警告過”,主要用在衝突發生時的嚴重警告,甚至被視為 “動用武力的信號”。這顯示當兩岸關係越趨敵對時,大陸發出最嚴重警告,這是對臺政策提出預防性措施,避免兩岸陷入戰爭邊緣風險。

  中國大陸兩度使用上述語詞,第一次是2021年4月28日,針對民進黨“憲改”小組共同召集人前主席姚嘉文,提出變更“國號”為“台灣共和國”之制憲主張。國台辦發言人批評民進黨一面宣稱不會走極端,一面卻又放任“獨派”一再散佈極獨謬論,堅決反對台灣任何形式的“修憲謀獨”分裂行徑,將採取一切必要措施反制。第二次是2022年2月23日,針對1月13日 “台灣制憲基金會”董事長辜寬敏在前領導人陳水扁主持廣播節目宣稱,制定 “憲法無法靠公投解決”,“也許就只有革命”。國台辦發言人提出反對任何“台獨”分裂圖謀,包括通過所謂“制憲、修憲”謀求“法理台獨”,肆意操弄所謂“制憲公投”,將把台灣推向萬劫不復的境地。無論是姚嘉文或辜寬敏皆屬於激進“獨派”大老,其“法理台獨”主張在獨派中具一定代表性。

  首先,民進黨當局曾提出兩岸互不隸屬,悖離大陸國家統一及民族復興之願景。完成“國家統一、民族復興”目標攸關中國現代國家建造及國族主義建構。可以説在完成第一百年目標後,接下去是完成第二個百年願景及目標,完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國家完全統一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可謂是“中國夢”關鍵核心。2019年初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兩制台灣方案”,主張“一個中國原則”及“九二共識”,“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積極形塑愛國主義及民族主義建構現代國家及國族認同。從十九大六中全會通過第三份歷史決議文,台灣統一問題已邁入對臺政策議事日程、議題設定及歷史任務。

  針對兩岸如何統一及統一終局制度性安排,包括政治經濟社會軍事外交等領域。大陸在1997年完成香港及1999年澳門之回歸及全面管治後,誓言在建黨一百年及建國一百年間完成統一 “歷史任務”。然而,民進黨當局卻反對“九二共識”成為雙方對話基礎,提出在不預設任何政治前提下,進行有意義對話、建設性對話。同時,不僅批判“九二共識”等於“一國兩制”,更宣稱“中華民國及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這無異是否定兩岸具有領土與主權之“重疊”。

  其次,民進黨當局執政皆有從初期主張“維持現狀”,到歷經“改變現狀”的訴求。2016年蔡英文競選時曾主張,要以“憲政體制處理兩岸事務”;在就職演説中,宣誓以“憲法”、《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處理兩岸事務。從“憲法”或《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來看,兩岸關係定位屬性即是“兩岸一國”、“一國兩區”。然2021年蔡英文在凱達格蘭論壇致詞中,提到“我們不走向軍事對抗,盼與鄰國在和平、穩定且互惠的原則下共存,並堅持捍衛我們的民主和生活方式。”這個“盼與鄰國”説法,其實可用“盼兩岸”,這明顯直指大陸。

  蔡英文稱大陸為“鄰國”而非“對岸”或“大陸地區”説法,並不符合其所説依據“憲法”、《兩岸關係條例》處理兩岸事務的承諾。且蔡英文在“雙十講話”中,強調不會冒進,但也不會有所退讓。在兩岸政策立場上,重提善意不變、承諾不變,主張維持現狀,全力阻止現狀被片面改變;也再度呼籲“兩岸解決分歧,必須透過平等對話”,尤其公開倡議“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形同定位兩岸關係為“國與國關係”。

  復次,“一邊一國論”及台灣正名運動訴求,悖離兩岸國家統一願景。2000-2008年民進黨籍陳水扁執政期間,從初期提出“四不一沒有”主張,包括“兩國論”不會入憲、不會進行“統獨公投”、不會變更“國號”、不會宣佈獨立、沒有廢除《國家統一綱領》及“國家統一委員會”問題;也提出“兩岸政治統合論”及共同建構“未來一中”,這顯示陳水扁執政初期仍持守兩岸政策底線,大陸對其持“聽其言、觀其行”立場。

  但最終陳水扁卻祭出所謂“一邊一國論”,將兩岸關係定位為“國與國的特殊關係”;執政晚期又提出“公投制新憲”、“台灣正常國家運動”,美國小布希政府批評其為 “麻煩製造者”。換言之,無論是陳水扁的“一邊一國論”或蔡英文“兩岸兩國論”,不僅皆偏離原來“維持現狀”主張,同時也導致台灣安全遭遇明顯而立即危險。

  再者,大陸一再強調加大“反獨促統”力度。從宣稱反對“台獨”、處理“台獨”,到有信心、能力遏制“台獨”、挫敗“台獨”及粉碎“台獨”,其反獨運用強制性暴力手段越來越明顯;同時,堅決遏制台獨挑釁和外部勢力干涉,美國拜登政府從宣稱“不支援台獨”到“反對台獨”,並築牢“反獨促統”強大陣線,以“九二共識”建立統一戰線方式,拉攏支援及認同 “九二共識”的泛藍政黨,中立宣稱了解及尊重大陸堅持“九二共識”的台灣民眾當,及排斥反對與否定“九二共識”的泛綠政黨。

  最後,中國大陸宣稱反對任何形式“台獨”,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修憲謀獨”,包括“文化台獨”、“柔性台獨”、“法律台獨”、“修憲台獨”及“漸進式台獨”。從反對台獨的“三個任何”擴大至 “六個任何”,擴大化“台獨”定義及打擊面;並公開“台獨”清單名冊,宣佈蘇貞昌、遊錫堃及吳釗燮,限制其本人卸任後及其家屬進入大陸、香港及澳門經商與旅遊;公佈涉及支援“台獨”人士企業、綠色藝人及台商,限制其在陸發展,藉此産生“寒蟬效應”,致不少企業及藝人紛紛表示支援“九二共識”、“兩岸一國”。

  中國大陸制定憲法和《反分裂國家法》,有效遏制分離主義滋長。解決台灣問題、促進兩岸統一,在“憲法”層次及相關法律已有明確規定。“憲法”規定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神聖領土的一部分,完成統一大業是包括台灣民眾在內的全中國人民的神聖職責。《反分裂國家法》以“憲法”為依據,試圖“以法制法”。實施以來,在震懾“台獨”分裂勢力、維護兩岸和平穩定、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推進兩岸統一進程,已産生巨大威懾及促進作用。若“台獨”分裂勢力繼續挑釁,甚至突破紅線,中國大陸將不得不採取斷然措施或以非和平方式遏制“台獨”。

    華夏經緯網專稿 如需轉載請註明來源



責任編輯:黃楊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010-65669841-817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3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