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與烏克蘭開戰,美國總統拜登日前表示,不會派遣部隊進入烏克蘭。針對拜登為何不出兵?台灣東華大學教授施正鋒分析3個不同時期的拜登,原因可能是,拜登認為美國人厭戰以及對美國沒有好處。
施正鋒表示,拜登的講法很奇怪,除了經濟制裁,就是“第三次世界大戰”。世界大戰就是核武,但是核武戰,到現在沒有大戰級的,因為核武一齣手,就是保證相互毀滅,全球也會受到影響。施正鋒説,他不曉得拜登在想什麼,照理説,拜登擔任前美國總統奧巴馬副手時,烏克蘭是由拜登負責的,拜登至少去烏克蘭6次。
施正鋒接著表示,BBC曝光拜登不出兵的4關鍵,他由此分析3個不同時期的拜登(拜登1.0、拜登2.0、拜登3.0)。
拜登1.0:冷戰結束後,拜登發現美國獨霸,好像大哥一樣走路有風,在伊拉克戰爭、阿富汗戰爭打那麼久,美國內部就有些反彈,變成厭戰,所以講到戰爭,就覺得很討厭,所以阿富汗戰爭美國就撤軍了,這是拜登1.0的想法。
拜登2.0:拜登耳朵很靈,他會聽民意,他知道美國人對於打仗有點膩了。
拜登3.0:對美國有沒有好處?相對之下,台灣地區會比烏克蘭好太多,也就是説,美國不僅是無心戀棧中東,對於歐洲,則是丟給德國和法國;但是他最近公佈的印太戰略部分,企圖拉攏台灣地區一起抗中。
來源:台灣《中時電子報》
主辦:華夏經緯資訊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