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2022兩會前瞻:中國四大信號

華夏經緯網 > 新聞 > 熱點聚焦      2022-03-03 10:43:56

NPC & CPPCC

聚焦 · 兩會

2022年3月4日 ★ 北京

全國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

2022年3月5日 ★ 北京

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

1
2

1

2

1

兩會前瞻

2

從中共十九大到二十大,是“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期。今年是中共二十大召開之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如期實現後,人們對中國如何繼往開來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邁進充滿期待。在此關鍵時點舉行的全國兩會,圍繞中國新階段發展方向與路徑,釋放多重信號。

信號一:應對挑戰穩中求進

2021年中國經濟總量和每人平均GDP水準實現新突破,主要預期目標全面實現。面對更趨嚴峻複雜的外部環境,如何處理好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關乎經濟增長“後勁”,也影響著外界對中國發展前景的信心。

信號二:推進改革迎難而上

經濟下行壓力越大,越要向改革要動力。疫情等不確定性並沒有拖慢中國的改革步伐。改革須防急於求成。明確了“碳衝鋒”“運動式減碳”搞不得,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丟不得,中國在堅定推動碳達峰碳中和同時,要更好把握時度效。在此情況下,如何更穩妥地以“雙碳”引領發展方式系統性變革,讓經濟社會綠色轉型和高品質發展進一步有機融合,將成為代表委員建言獻策的重大議題。

信號三:擴大開放步履不停

開放是當代中國的鮮明標識,這一點已得到世界認可。2021年中國實際使用外資首破萬億元人民幣,引資規模再創歷史新高,是國際投資者“用腳投票”的鮮明結果。

信號四:改善民生更上層樓

中國高層多次強調,增進民生福祉是發展的根本目的。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後,下一個重要“民生工程”已經敲定:紮實推動共同富裕。事實上,每年全國兩會列出的“民生清單”中,這些議題都不會缺席。除此之外,醫療、養老、社保、生育等關乎民眾切身利益的內容,也是歷年代表委員關注焦點。


其一,宏觀政策持續發力。

全球其他主要經濟體在抗擊疫情時,貨幣政策“大放水”,財政刺激規模猛增導致赤字攀升,而中國抗疫的“綜合配方”使其保留了充足政策空間。


其二,投資項目惠及百姓。

穩增長離不開有效投資,今年的投資新亮點也與民生密切相關。海通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荀玉根指出,政策開始轉向積極,基建投資有望發力,滿足社會需求及符合國家發展戰略的方向應是未來基建發力的重點,這其中就包括民生工程。


其三,保住就業提高收入。

就業是民生之本,是最大的民生工程,而最容易遭受疫情衝擊的中小微企業是吸納就業最大的“中流砥柱”。


(來源:中新網、新華網)


責任編輯:袁丹華
熱門評論
大陸新聞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010-65669841-817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3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