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臺軍防衛作戰 不必發展中程飛彈

華夏經緯網 > 台灣 > 島內軍情      2022-03-07 10:31:35


一位臺軍方退役人士認為,臺軍的防衛作戰,主要應是攻擊敵人登陸兵力與補給艦等,實在沒必要發展中程飛彈。圖為雄二機動飛彈發射車,機動發射的雄風二型飛彈。

根據台當局防務部門的書面報告,首度證實臺“中科院”量産地對地巡弋飛彈,屬遠距精準武器。一位軍方退役人士認為,臺軍的防衛作戰,主要應是攻擊敵人登陸兵力與補給艦等,實在沒必要發展中程飛彈。

臺防務部門在去年明確説明臺軍依“防衛固守,重層嚇阻”軍事戰略,以創新不對稱作戰思維,強化遠端精準打擊能力。這位退役人士説,臺軍資源少,發展中程遠攻攻擊武器,只有政治作用,軍事意涵不大。

另一位退役人士則認為,飛彈造價高,太貴,應改做遠端的火箭炮。他説,火箭炮較便宜,一枚飛彈可造20枚甚或50枚火箭炮。這位退役人士説,臺“中科院”研製的雷霆2000多管火箭,射程太短了,臺陸軍向美採購的11套M142海馬士多管火箭系統(HIMARS),射程可達300公里,軍方應向美爭取技術移轉,研製遠端火箭炮,取代各型遠距飛彈。

這位退役人士説,臺“中科院”應該研製量産雷霆5000多管火箭,可以打到300到500公里的火箭炮。

根據臺防務部門的書面報告,首度證實代號“雄升飛彈”為地對地巡弋飛彈,屬遠距精準武器對敵主要威脅之戰略目標,擴大反製作戰成效,以符合未來作戰需求。防務部門在報告中指出雄升飛彈與雄二飛彈是共用生産線,兩者合計的年産能目前為81枚,未來年産能合計可提高到131枚。據了解,臺軍將量産至少100枚,射程過1000公里的地對地巡弋飛彈。

此外,“中科院”還有研製地對地中程飛彈,估計亦有小批量生産部署,與天弓二型、三型飛彈混合部署于各飛彈陣地,經費編列在防務預算的機密部分,而不是海空戰力提升計劃特別預算。

臺軍中反對發展中程飛彈者,認為彈頭威力有限,臺軍把遠距攻陸飛彈列為建軍最優先目標,沒有成本概念,是政治大於軍事的考量。

文章來源:中時新聞網
責任編輯:左秋子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010-65669841-817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3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