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團結攜手,邁向更加美好明天——全國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第二場大會發言的一幕

華夏經緯網 > 評論 > 特別策劃      2022-03-08 14:57:00

  團結攜手,邁向更加美好明天——全國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第二場大會發言的一幕

  新華社北京3月7日電 題:團結攜手,邁向更加美好明天——全國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第二場大會發言的一幕

  新華社記者于佳欣、任沁沁

  “沒有共産黨就沒有新中國,就沒有布朗族的今天;跟著共産黨,建設中華民族共同家園,是實現幸福生活的唯一正確選擇。”

  7日下午,全國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舉行視頻會議,委員進行大會發言。來自雲南的張敏委員最後一位登臺發言。當她講述70多年來布朗族同胞最深切認知時,引發台下委員們的共情共鳴。

  在雲南,有一座遠近聞名的“誓詞碑”,建於1951年1月1日,被譽為“新中國民族團結第一碑”,上面鐫刻著普洱專區26個民族代表寫下的莊嚴誓詞:“一心一德,團結到底,在中國共産黨的領導下,誓為建設平等自由幸福的大家庭而奮鬥……”講起“誓詞碑”的故事,張敏娓娓道來。

  錚錚誓言,正是雲南各族群眾同心團結、一心一意跟黨走的真實寫照。

  70多年歲月變遷,團結奮鬥,守望相助,夢想成真。

  “隨著脫貧攻堅取得偉大勝利,布朗族與家鄉西雙版納的基諾族、景頗族、拉祜族和佤族五個直過民族,一道實現了整族脫貧,一同跨入了全面小康。”張敏言語中透著激動。

  “我出生的曼囡村,解放時刀耕火種,窮困閉塞。如今靠發展茶産業,2021年每人平均收入已經達到9000多元,村裏建起了衛生室、小學校,求醫上學不再跋山涉水……”談起家鄉變化,張敏如數家珍,幸福滿滿。

  布朗村寨從“一窮二白”到“欣欣向榮”,從“瘴癘之區”到“生態宜居”,從“人背馬馱”到“能通全通”;

  4G網路全覆蓋,教育醫療養老都有了保障;

  翹首以盼的“中老鐵路”去年開通,西雙版納日益成為改革開放的前沿窗口……

  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陽的光輝,一個村莊可以映照家國的發展。

  “展望新的征程,我們會弘揚‘誓詞碑’精神,”面向未來,張敏充滿信心,“在中華民族大家庭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滿懷信心、共同邁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明天!”

  話音剛落,掌聲響起,為這精彩發言,也為我們共有的未來。


文章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黃楊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010-65669841-817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3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