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台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願望,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站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高度,就對臺工作提出一系列重要理念、重大政策主張,形成新時代黨解決台灣問題的總體方略。
“堅定信心!”“展現決心!”“勠力同心!”參加全國兩會的代表委員聚焦兩岸關係,熱議推進祖國統一進程。他們表示,民族復興、國家統一是大勢所趨、大義所在、民心所向,我們要以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對臺工作的重要論述為指引,全面貫徹新時代黨解決台灣問題的總體方略,堅決粉碎“台獨”分裂圖謀,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融合發展,團結兩岸同胞共創國家民族美好前景。
圖源:新華社
全國政協委員、福建省台聯會長江爾雄7日在北京説,兩岸青年就像涓涓細流匯聚成了實現民族復興的滾滾浪潮,勢不可擋。
全國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當天上午舉行第二場“委員通道”集體採訪。面對記者提問,江爾雄講述了台灣彰化青年陳文成在北京就學就業、結婚生子的故事。
“越來越多像文成這樣的台青,用西進大陸的腳步和紮根的信心回應大陸不斷出臺的惠台政策。光是在福建,台青就超過4萬人。”她表示,兩岸青年手拉著手、心連著心,在校園是“同桌的你”,在職場上是隊友是夥伴,在生活中可能是“愛人眷侶”。他們就像涓涓細流匯聚成了實現民族復興的滾滾浪潮,勢不可擋。
江爾雄對兩岸青年説,祖國永遠是台胞青年堅強的後盾,祖國需要兩岸青年來共同建設。“我們熱忱歡迎台灣青年來祖國大陸追夢、築夢、圓夢”。
“作為在大陸的台胞,與台灣有鄉情、親情溝通密切的優勢,要在兩岸交流融合發展中當好‘聯絡員’‘宣傳員’‘服務員’。”全國政協委員,臺盟中央常委、湖北省委會主委,湖北省台聯會長江利平受訪時説道。
自2013年以來,江利平已連任兩屆全國政協委員。履職10年間,促進兩岸交流融合發展是他關注的重點。他先後圍繞建立兩岸關係檔案館、促進台資企業産業轉移、推進惠台措施落實落細、幫助台灣青年融入大陸發展等話題提出過意見、建議。
江利平表示,近年來,大陸不斷出臺惠台措施,越來越多台胞通過兩岸交流合作、融合發展,獲得實實在在的好處,成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受益者和支援者。于他而言,搭建兩岸交流橋梁,讓台胞了解大陸變化及發展成就,吸引更多台胞來大陸看看,是職責所在,亦是內心所盼。
今年全國兩會,江利平呼籲加強和完善兩岸民間交流機制化建設。
“現階段,兩岸民間交流主要以各類經濟、社會和文化交流為主,以兩岸民間機構、社會團體和個人為基礎開展,雖然覆蓋領域多、涉及人員範圍廣,但制度化水準也相對較低,容易受到各類因素干擾,難以形成穩固性、常態化交流項目。”他建議,細化兩岸經濟、文化、教育、社會、生態等領域制度性安排,制定機制化合作方案。
他還呼籲,完善交流保障服務,解決台胞面臨的身邊“小事”。比如,提高台胞居住證使用便利性;確定一家大型商業銀行與大陸台灣教師所在高校合作,解決銀行卡許可問題;探索鼓勵台灣在大陸金融機構開展墊付台灣健保業務,解決台胞就醫報銷問題。
3月4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五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 攝
“反對‘台獨’是全體中國人民的共同意志,任何分裂祖國的行徑都註定失敗。”多次現場聆聽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的全國政協委員許進説,堅決粉碎民進黨當局謀“獨”挑釁,堅決遏制外部勢力“以臺制華”圖謀,堅定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才能有力維護中華民族根本利益和兩岸同胞切身利益。
依法打擊“台獨”頑固分子及其關聯企業和金主、對“台獨”頑固分子追究刑事責任且終身有效……許進認為,出臺這些舉措是為了維護台海和平穩定和兩岸同胞切身利益,數典忘祖、背叛祖國、分裂國家的“台獨”分子定會遭到嚴懲。
全國政協委員、廣東省台聯會長顏珂説:“走‘台獨’絕路,只會將台灣推入深淵,給台灣同胞帶來深重災難。我們要團結兩岸同胞,堅決反對‘台獨’分裂和外部勢力干涉,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維護台海和平穩定。”
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實現祖國完全統一發表重要論述,讓祖籍台灣苗栗的全國人大代表梁志強深受鼓舞。“祖國必須統一,也必然統一。台灣前途在於國家統一,台灣同胞福祉繫於民族復興。習近平總書記站在全民族的高度、透過大歷史的視野把握台灣問題,深刻昭示了兩岸關係發展和祖國必然統一的歷史大勢,揭示了台灣前途命運與民族偉大復興的內在聯繫。”他説。
“兩岸曾經隔絕對峙造成骨肉分離,有親不能見,有故鄉不能回,這是中華民族的歷史創痛。我父親有切身之感。正因深知兩岸咫尺天涯有多痛,我們對統一才格外渴望。”梁志強表示,支援和追求國家統一是民族大義,我們要團結更多台灣同胞,參與到推進祖國統一的事業中來。
全國人大代表林青關注兩岸融合發展和引進高端人才。圖源:千龍網
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期間,全國人大代表林青關注兩岸融合發展和引進高端人才等問題。談起履職經歷和感受,“引進台胞人才和帶動中小微企業發展”成了她口中的高頻詞。
來自齊魯大地的林青,紮根基層,常年聯繫、走訪來大陸創業、就業的台灣青年,關心他們的發展與訴求。林青表示,發生新冠疫情兩年多來,台灣團代表積極應對,主動作為,採取了線上線下相結合調研方式,效果顯著。
她在調研中發現,不少台灣青年看好大陸廣闊市場和産業發展前景,在大陸安身立命意願強烈。他們像大陸人民一樣,通過在這片沃土上的深耕細作,用辛勤汗水播撒下希望的種子,也共用著大陸經濟發展的成功和喜悅。“大陸台胞和台灣青年之間可以像親朋好友一樣交流思想,探討商機,共謀發展。看到他們取得的成績,我感到由衷高興”。
“僅去年一年,我聯繫的台灣科技人才團隊就申請到60多項專利,獲得從幾十萬到500多萬元多種扶持資金和獎勵基金。”林青又舉例説:“其中一個台灣科研團隊,同當地高校共同申請了‘十四五’規劃重點項目,攻克了一個又一個技術難關;還有一位受聘于青島高校的臺籍教授不負所望,屢有力作見諸國際專業學術期刊。”
林青介紹,我們還致力營造栓心留人環境,對來大陸就業創業的台胞家屬也給予力所能及的幫助和支援,包括台胞青年的父母在大陸遇到生活和就醫困難,都會自然而然想到來“台胞之家”尋求幫助。
全國政協委員、臺盟上海市委會副主委莊振文。受訪者供圖
兩岸關係越是面臨挑戰,我們越應克難前行,紮實履職盡責,力求讓更多台胞了解祖國大陸發展成就,攜手推動兩岸和平發展、融合發展。”正在北京參加全國兩會的全國政協委員、臺盟上海市委會副主委莊振文説。
莊振文祖籍台南,20世紀80年代末就投身兩岸交流一線。去年全國兩會,他交了五份提案,內容包括完善台灣居民居住證使用功能、擴大台胞律師在大陸執業範圍等。“今年我的提案聚焦兩岸融合發展,希望幫助台胞在大陸更好享受同等待遇、把握髮展機遇”。
“我出生在大陸,故鄉在台灣,親人在兩岸,為兩岸融合發聲,為兩岸交流牽線,義不容辭。”莊振文的祖父、父親都是臺盟盟員,他牢記長輩囑託,深入調研,了解台胞需求,反映台胞心聲,還不遺餘力為增進台胞對大陸的認知奔走。
帶領台胞探訪浦東新區,觸摸大陸經濟發展脈搏;推動兩岸學生“雲端”交流,突破疫情不利影響;組織台青“走進人大”“走進政協”,了解大陸民主政治發展……“一位在島內學政治學的臺生了解政協情況後,座談中主動發言表示深受啟發。”莊振文説,“今年我們計劃組織台青參訪檢察院,了解大陸法治建設,相信也會有很好效果。”
3月5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新華社記者 鞠鵬 攝
“兩岸同根同源,血脈相連,是任何勢力都無法撕裂、切斷的。我們要努力讓兩岸同胞聯結得更緊密,交流得更順暢,融合得更深入,在推動祖國統一的進程中凝心聚力、奮楫篤行。”祖籍台灣台南的全國人大代表蔡培輝説。
“解決台灣問題的時和勢,始終在推進祖國統一力量這一邊。”楊毅周説,實現國家統一,台灣將永保太平,民眾將安居樂業。有強大祖國做依靠,台灣同胞民生福祉會更好,發展空間會更大,在國際上腰桿會更硬、底氣會更足,更加安全、更有尊嚴。習近平總書記擘畫了祖國統一前景,讓兩岸同胞更加充滿信心。前進道路難免遭遇波折,只要兩岸同胞同舟共濟,像追求人生幸福一樣追求統一,就必能夢想成真。
台灣省全國人大代表廖海鷹
已履職10年的台灣省全國人大代表廖海鷹在本次會議就失獨老人養老、鼓勵生育政策、公立醫院可持續發展、醫療體制改革和兩岸融合發展等方面提出建議。廖海鷹表示,在代表積極提出建議,以及相關部門高效回應與大力支援下,台胞在大陸的求學、就業、工作中,已經日益感到便利。
王毅:台灣問題與烏克蘭問題沒有任何可比性 “挾洋謀獨”沒有出路
江爾雄:我很喜歡《我們同唱一首歌》,歡迎台青來大陸追夢築夢圓夢
團結攜手,邁向更加美好明天——全國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第二場大會發言的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