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兩會.臺聲]專家熱議2022年全國兩會涉台內容

[兩會.臺聲]專家熱議2022年全國兩會涉台內容
當前台海局勢嚴峻複雜,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全國兩會上作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涉台內容提到“貫徹新時代黨解決台灣問題的總體方略”引起兩岸專家學者熱議。此外,全國政協委員張連起提出倡議制定《祖國統一法》,也備受學者關注。

兩會

3月10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五次會議在北京閉幕。習近平、李克強、栗戰書、王滬寧、趙樂際、韓正、王岐山等在主席臺就座,汪洋主持閉幕會併發表講話。 圖片來源:新華社


3月5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代表國務院向大會作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

政府工作報告

其中涉台部分提及“貫徹新時代黨解決台灣問題的總體方略”,這是在十九大六中全會通過第三份歷史決議文已出現過涉台政策論述,其內容為“對臺工作提出一系列重要理念、重大政策主張,形成新時代黨解決台灣問題的總體方略。”

除熱烈響應“總體方略”之外,全國政協委員張連起提出倡議制定《祖國統一法》,也備受學者關注。


6

張志軍

全國人大代表、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會長張志軍 圖片來源:中新網

全國人大代表、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會長張志軍——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指出“堅決反對外部勢力干涉”,這是針對當前兩岸關係緊張嚴峻、台海局勢風險升高而言的,時和勢始終在主張祖國統一的力量這一邊,解決台灣問題的主導權、主動權始終掌握在祖國大陸這一邊。民進黨當局勾連外部勢力不斷進行謀“獨”挑釁,一條道走到黑,只會加速滅亡。 >>詳細


2

211490 (1)

柳金財

台灣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副教授柳金財——制定《祖國統一法》內容規定,可能涉及台灣同胞在內的全體中國公民,具有推進國家統一的法定義務,明確界定違反國家統一義務的法律責任,針對兩岸關係的實施“法律戰”、“輿論戰”和“道義戰”條件,挫敗任何形式的“台獨”分裂圖謀。若“只有‘反分裂’,沒有‘促統一’,就不能真正促進國家及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 >>詳細


3

李義虎

李義虎(中評社圖片)

全國人大代表、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委員、北京大學台灣研究院院長李義虎——“貫徹新時代黨解決台灣問題的基本方略”是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涉台部分中最重要的一句話,也是一個最大的亮點。“總體方略”這一措辭出現在這裡有著很深的意義和內涵,啟示我們在研究台灣問題的時候要更深入、更全面,既要超脫孤島思維,也不能自陷大陸思維,要在更廣的胸懷、更大的格局上看台灣問題。 >>詳細


1

彭韜

彭韜(中評社圖片)

華中師範大學台灣與東亞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員彭韜——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涉台內容簡明扼要,指向明確,體現當前對臺工作的頂層設計。可以預見,今後相關對臺工作將按照上述文件精神紮實推進,穩固落實。

彭韜提出今年與去年涉台論述發生了如下幾點變化:一是強調了“貫徹新時代黨解決台灣問題的總體方略”;二是突出了“堅決反對外部勢力干涉”;三是體現了兩岸同胞應攜手同心,面向未來,共擔民族復興大義,共用民族復興榮耀。 >>詳細


5

李振廣

李振廣(中評社圖片)

北京聯合大學台灣研究院副院長李振廣——首先是將“新時代黨解決台灣問題的總體方略”寫入政府工作報告當中,該論述是在繼承黨的對臺方針政策基礎上的發展創新,為黨的對臺工作理論注入新血液、賦予新動力,將成為新時代指導對臺工作的基本遵循。 >>詳細


4

王英津

王英津(中評社圖片)

中國人民大學兩岸關係研究中心主任王英津——在“堅決反對‘台獨’分裂行徑”的基礎上,今年政府工作報告進一步明確“堅決反對外部勢力干涉”。這既是大陸高層對台海局勢判斷後的結論,也是其應對台海局勢日趨複雜的策略選擇。近年來干涉台灣問題的國際因素顯著增多,為解決台灣問題帶來新挑戰,但台灣問題純屬中國內政,不容任何外力干涉。 >>詳細

新聞 紅色

      兩會前瞻:震蕩前行中把握兩岸關係時與勢

      大陸對臺大政方針不受俄烏衝突影響

      外媒聚焦全國兩會:關鍵詞中察大勢 期待中國答案

      李義虎:大陸的發展將決定兩岸關係的發展方向和結局


(資料來源:華夏經緯網、中新網、中評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