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台島夜話】拜登別再用堅若磐石來忽悠台灣

華夏經緯網 > 評論 > 台島夜話      2022-03-14 09:20:03

拜登蔡英文


  作者 蕭衡鐘 華中師範大學台灣與東亞研究中心研究員,北京大學、中國文化大學博士

  就在三月初,繼特朗普政府時期的前國務卿蓬佩奧到訪台灣後,由拜登政府指派、美國前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穆倫(Michael Glenn Mullen)率領的跨黨派卸任外交與安全官員代表團也抵達台灣進行旋風式訪問,試圖對台灣和區域盟友傳達“美國堅定維持承諾”的資訊,想表達美國在台灣議題上並沒有因為俄而分心的跨黨派支援。

  然而在事實上,雖然智庫的精神是在於中?且獨?性研究,是超越黨派的,但是在美國的智庫中,多是有分為親民主黨及親共和黨的分別,雖然民主黨在美國政壇上所代表的?個信念即是對於普世價值的追求,但從美國民主黨智庫的言論來看,民主黨智庫是不主張美國為了台灣而戰的,拜登政府別再用美臺關係 “堅若磐石”來忽悠台灣了。

  布魯斯?學會的觀點

  在親民主黨智庫中,就屬布魯斯?學會(Brookings)的學者為?宗,?布魯斯?學會中的Richard C. Bush(?睿哲)、Ryan Hass(何瑞恩)是學會內的台灣問題專家,其中以?睿哲在1997-2002年時為美國在台協會(American Institute in Taiwan, AIT)主席,且通曉中?,在其專?內容中多以條理分析台灣問題,?中?定會強調?個重點,那就是“?切必須要符合美國利益”。

  ?睿哲在其〈US policy toward Taiwan〉這篇專?中就有提到,當台海之間若是發?了衝突,美國在雙邊關係中的??。他認為華盛頓採取的安全政策實質上應該是雙重威懾,?先,這是針對台海兩岸的,因為雙?都有維護和平的責任。

  其次,美國的政策是將警告與安撫相結合,對於中國大陸,美國的基本路線是警告不要攻擊台灣,但要保證華盛頓不?持“台獨”;而對於台灣地區,這?資訊是要警告不要採取不必要的政治措施,比如貿然的“法理台獨”,以免引發中國大陸的軍事響應,但同時也要保證美國不會為了與北京的良好關係?犧牲台灣的利益。

  至於向北京和台北發出的是警告還是保證,則是要取決於當時的具體情況而採用混和性做法,實施起來並不容易。?睿哲在2000年台灣舉行“?選”前,曾與三位台灣地區領導人候選?會?,並傳達克林頓政府的訊息,就是美國在台灣“?選”中不會偏袒任何??,美國將尋求與選民選出的任何?合作,如果當選領導?的政策符合美國的利益,那就沒有問題,但如果當選的領導?不遵守,那麼華盛頓將尋求解決分歧。

  ?睿哲也曾公開在一份報告中表達了同樣的觀點,?睿哲的意思?常清楚明瞭,一切以美國利益?上,在?中也明確指出台海兩岸都需要?我克制,才能創造出最?利益,可以説是呼應了當前中美學者呼籲要對台海進行風險控管的看法。

  雖説?睿哲在兩岸關係中追求的是美國的最?利益,但他在《Uncharted Strait》這本書中也有提到,他認為在事實上,由於華盛頓與北京在越來越多的問題上産?摩擦,所以華盛頓如果在台灣問題上向北京讓步,在其他??是對美國沒有幫助的。此外,美國的朋友和盟友、特別是?本和南韓也會擔?在未來,美國是否可能會為了與中國大陸的良好關係?犧牲他們的利益。

  這表?出,美國明?若是完全放棄了台灣,是會造成連鎖效應的,讓其盟友對其失去信?,進?造成美國亞太戰略上的缺陷,也是讓美國的??利益受到損害,這成為了美臺關係中的??關鍵因素。

  ?睿哲強調,美國對於台灣的態度,有很?部分取決於台北對美國的信?程度。簡單來説,就是取決於台灣有多“親美”,而在民進黨與蔡英文當局“倚美親日、抗中保臺(獨臺)”的基本路線下,似乎也可以明白為何拜登政府會在三月初派遣跨黨派的卸任外交與安全官員代表團到訪台灣了。

  但是,以前任特朗普政府以及?前拜登政府與台灣的交好程度來看,並沒有改變?睿哲?貫的政治態度,他在與何瑞恩合作的書中,對美國政府的政策建議上便寫道,堅持不?持“台獨”是美國?貫的宣?政策,同時反對兩岸任何??改變現狀。

  這類看似?調重彈的話,顯示?睿哲的兩岸政策觀點就是相互制衡,就如同股市中“對衝”的概念,所以?睿哲在對臺軍售上是持開放態度的,主張在軍事上要加強台灣武裝?量的威懾能?,從?增加大陸“武統”的成本和不確定性。

  ?在?末,?睿哲提到了很重要的?點,就是美國對臺政策的不明確性,雖不能保證中國大陸在其他領域的?動將維持現狀,但也增加了中國大陸維持現狀的可能性。這句話明?了美國在對臺政策上那説不出?的政治考慮,更揭示了華盛頓對臺的“戰略模糊”是不會有明顯改變的。

  卡內基和平基?會的觀點

  卡內基和平基?會的Michael D. Swaine(史?)、Douglas H. Paal(包道格)也是美國學界中相當知名的台灣問題專家,包道格在〈America’s Future in a Dynamic Asia〉這篇報告中就指出,鋻於中國大陸對台灣的軍事威脅看似無限的升級,讓?們越來越懷疑美國是否擁有有效的?段來維持台灣的防禦。

  他認為美國決策者應該先提醒??,台灣是?個?常具有防禦?的島嶼,儘管這個?島的防禦??其對?(中國大陸)?上許多,但他認為中國大陸還不會不惜代價的去攻擊台灣。

  同時,在假定與大陸沒有政治解決?案的情況下,台灣將不得不增加防務開?,台當局不能僅僅依靠華盛頓來進?救援,因為在?個假設的衝突中,美軍可能會在?台灣海峽還更廣闊的戰線上與中國大陸交戰,在這種情況下美國難以迅速集中?量去阻擋中國大陸對台灣的進攻。

  這段話已明顯表?,包道格主張在台海若發?衝突時,他是不?勵美國積極介?衝突的,因為對於台灣而言,美國沒有?爭取時間來預防衝突更好的選擇,這種見解鼓勵華盛頓“勸告”兩岸要表現出克制、避免雙?採取零和?案以免進?不必要的選擇,“這就是利益不同但地理條件不變的鄰居所要做的”,同樣認為中美雙方要對台海進行風險控管的必要性。

  ?同基?會的史?更是在專?中提到,他認為特朗普政府、國會的許多共和黨和民主黨議員,以及?些中國問題專家,無視過去平衡的中美政策所帶來的明顯好處,反而?持了?個?度扭曲的説法,指稱北京在幾乎每?個環節都損害美國的利益,由此破壞了美國過去平穩的中國政策,造成了兩國的對?。

  可見在史?的觀點中,中美雙方應該是要合作的、?不是相互較勁,進?造成雙?的利益損失,?台灣在雙?關係中只是交易的籌碼?已,中美關係才是美國政府所應該關?的事,中美關係現在不僅漂泊不定、沒有牢固的基礎,還正在漏?當中,而更糟糕的是,華盛頓這艘船上的有些?,似乎還認為應該要繼續允許中美關係往下沉。

  總的來説,在美國民主黨智庫的觀點中,美國利益才是最?指導原則,如果美國的利益與台灣兩相衝突時,華盛頓仍會將美國自身的利益擺在台灣之前,屆時恐將以減少對於台灣的承諾,來換取與大陸合作的利益,台灣當局還要再繼續地 “倚美親日、抗中保臺(獨臺)”下去嗎!?

     華夏經緯網專稿 如需轉載請註明來源




責任編輯:黃楊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010-65669841-817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資訊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3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