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架幻象2000單座戰機3月14日執行戰備演訓任務時,在台東外海失聯,飛官黃重凱跳傘獲救。圖為幻象2000戰機(中時電子報資料照片)
據台灣《中時新聞網》報道,一架編號2017,由黃重凱駕駛的幻象2000戰機,3月14日上午10時8分從台東志航基地起飛,于11時5分返場過程中,以無線電回報機械故障,在11時26分時,于志航基地南面10浬彈射跳傘。
幻象2000失事飛官跳傘獲救相關位置圖
臺空軍隨即出動黑鷹直升機展開搜救,27分鐘後,于11時53分發現黃重凱,11時56分進行吊挂,在跳傘40分鐘後,于12時6分吊挂完成,黃重凱意識清楚,返志航基地後即轉送馬偕醫院觀察。臺軍方強調他身體狀況良好。
事發當時,吹北東風,風速2.5浬,能見度4000公尺,天候符合訓練標準。失事戰機于1998年2月出廠,上次周檢是2021年9月29日,沒有任何重大故障或異常。
雙重壓力導致幻象失事
島內一名退伍軍官投書媒體分析指出,近5年來台空軍失事率確實偏高,軍方也為此傷透腦筋,但是臺空軍面臨機隊換裝與大陸軍機繞臺的雙重壓力,確實有為難之處。
台東基地是訓練聯隊,並不負擔偵巡警戒等任務,而南部的IDF戰機受限于航程,滯空時間不夠,東部、中部的F-16正在構改,戰機兵力運用已出現不足的狀況,所以才將在北部的幻象機“請”到台東坐鎮,也是不得不然。
幻象戰機本來就是設計以高空攔截為主的輕型戰機,性能非常優異,但是自1997年撥交之後已經25年,面對當前的4、5代戰機,無論是航電與武器系統,都屬於舊款,且因維持成本高,零附件昂貴,妥善率也是主力機隊最低者。由於幻象戰機在世界上屬小眾,雖然台灣當局有向法方提出性能提升的需求,但是法國報價太貴,所以防務部門主管邱國正坦言幻象性能提升案目前在研議中,但如果價格高於要採購其他的,當然要做其他選項的衡量。也就是臺空軍對於幻象機性能提升案能否執行,已經表示了悲觀的態度。
成軍21年7次失事4人殉職
1989年,時任“參謀總長”郝柏村前往法國進行訪問,促成購買幻象戰機的交易,1997年首批幻象2000-5型戰機抵臺,隨後總數60架的幻象戰機陸續交機,臺空軍也在1998年正式組成第一支幻象戰機中隊。
幻象停飛是否導致台灣空防出現漏洞?臺空軍督察長柳惠千表示,台灣空軍的兵力是統一指揮、集中運用,不會因為其中一型機故障或任務調整而影響空防。
幻象戰機自2001年成軍迄今,除了飛官王同義2010年至法國受訓時墜機殉職,在島內共有7次失事,共7人獲救、4人殉職,戰機折損6架,現存54架。
→幻象戰機歷年事故整理
◎1999年10月,編號2053的幻象戰機在執行夜航訓練任務時,因引擎吸入飛鳥導致失去動力,最後戰績于新竹外海墜毀,“少校”吳彬福、吳彬福吳世峰跳傘後幸運獲救,是臺軍幻象2000戰機的首起失事紀錄。
◎1999年12月,編號2036的幻象戰機在蘇澳外海進行戰鬥訓練時從雷達上消失,“少校”江金亮失蹤屆滿6個月後才宣佈因公殉職。
◎2001年11月,編號2058的幻象戰機在執行例行訓練任務後,于新竹外海上空消失,“中校”張健翔被漁船發現後不治殉職;“上尉”劉浩帆的部分遺體則在2002年才被發現,經DNA比對後證實是其遺體。
◎2002年11月,編號2057的幻象戰機在執行例行飛行訓練任務時,疑似因鳥擊導致座椅下方的液態氧外泄,“少校”虞德忠與中尉何威克成功迫降後平安逃生,隨後該戰機起火燃燒,後成功進行修復。
◎2013年5月,編號2052的幻象戰機在換裝訓練中發生機件故障,于苗栗後龍外海處失去蹤跡墜海,所幸“中校”劉永祥與“中尉”鄭育騰成功跳傘逃生。
◎2017年11月,編號2040的幻象戰機在執行訓練時,于基隆市北東方向外海處失聯,“上尉”何子雨的遺體始終未被尋獲,最終在2019年時將其軍服放入棺木內下葬,該架戰機的黑盒子一直到2019年10月才被尋獲。
◎2022年3月,編號2017的幻象戰機于台東外海處墜落,飛行員黃重凱彈射跳傘後被黑鷹直升機平安救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