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陳士良:選票是台灣民眾換取和平前景的最低成本

陳士良

陳士良,上海市公共關係研究院創始人原院長書記,華東師範大學台灣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委員,華東師範大學台灣研究院秘書長。國台辦海研中心特約研究員,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理事副秘書長,泛亞智庫研究員。長期擔任領導職務,主要從事國際關係、兩岸關係、文化習俗等領域研究,出版專著三部,在中評網、聯合時報等媒體公開發表評論文章五十余篇。

 微信圖片_20220210143628副本

陳士良(資料圖)


    作者 陳士良 海峽兩岸關係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自俄羅斯和烏克蘭兩國的戰火爆發以來,戰爭中的瀰漫硝煙、城市廢墟以及造成數以千萬的難民背井離鄉,甚至導致無數軍人與平民的傷亡,這一幕幕殘酷的畫面,一件件令人痛心的場景,都給全世界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雖然俄烏戰爭是兩個國家間要解決彼此間的恩恩怨怨,與台灣海峽兩岸間的統一是一個國家的內部事務根本不一樣,雙方在性質上無法進行比較。但是,戰爭是政治的延續,就像台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所説的那樣,當雙方發生分歧和矛盾時,一定要“避戰”“求和”。“避戰”是做法,是手段,“求和”才是目的,是根本。也許,假如沒有北約的五次東擴,假如沒有烏克蘭堅持要求加入北約,假如俄羅斯沒有面臨安全的威脅……這場戰爭完全是可以避免的。那麼,在大陸一再強調“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和祖國統一”的情況下,兩岸在實現統一的過程中如何“避戰”,對於廣大台灣民眾來説僅僅是一道一目了然的選擇題。

  民進黨蔡英文當局極力推動“台獨”路線必然就意味著戰爭。眾所週知,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也是全世界都公認的國際準則。然而,民進黨蔡英文當局自2016年5月上臺後卻一再否認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破壞了兩岸接觸、對話、交流的政治基礎,導致兩岸關係越來越緊張低迷。民進黨蔡英文當局為了達到“台獨”的目的,不僅在島內持續推動“去中國化”的“漸進式台獨”路線,煽動“反中、仇中、抗中”情緒,而且還“挾洋自重”,不斷勾連外部反華勢力,企圖在這些反華勢力的支援和撐腰下,一方面增加其推動“台獨”行徑,加快分裂祖國的“底氣”;另一方面則將“台灣問題國際化”,最終實現其“台獨”夢想。我們必須指出,台灣問題是中國的內政,不容任何外來干涉。近兩年來,中國人民解放軍在台海地區開展的軍事活動,包括軍機常態化繞臺巡航,大規模軍事演習,就是針對台海安全形勢和維護國家主權安全需要所採取的必要行動,是對外部勢力干涉和“台獨”勢力挑釁的嚴正回應。民族復興、國家統一是大勢所趨、大義所在、民心所向。島內“台獨”分裂分子的謀“獨”行徑,必然是玩火自焚。中國人民和中國人民解放軍將按照《反分裂國家法》採取一切必要措施,堅決挫敗任何形式的“台獨”分裂圖謀,堅定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可見“台獨”就意味著戰爭。

  民進黨蔡英文當局試圖“以武拒統”必然將以戰敗而告終。民進黨蔡英文當局上臺以來,不僅“挾洋自重”“倚美謀獨”,而且還大肆揮霍廣大島內民眾納稅的“血汗錢”,不斷向美國購買各類武器裝備。我們僅以2016年5月民進黨蔡英文當局上臺以來為例,在特朗普政府的四年執政期間已經向美國購買了10多次軍火,其中包括一些比較先進的武器裝備。拜登政府上臺後,民進黨蔡英文當局又數次向美國購買武器。據統計,僅上述武器裝備的總金額就高達約190億美元(約合5500億元新台幣),也就是2300萬台灣民眾平均每個人大約需要支付近24000元新台幣。此外,民進黨蔡英文當局還編列了2400億元新台幣的特別預算,揚言要推動高端武器研發和“臺艦自造”等計劃,妄圖“以武拒統”。另據媒體報道,最近民進黨蔡英文當局又與美國正式簽署了一項金額為69.9億元新台幣的“野戰資訊通信系統”軍售案。頻率之密集、金額之巨大、武器之先進都遠遠超過歷屆台灣地區領導人。反觀台灣近段時間以來,島內停電事故頻發,甚至出現缺蛋、缺雞等現象,給廣大民眾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不便和混亂。假如民進黨蔡英文當局將購買軍火向美國支付的鉅額“保護費”用在改善民生上,一定會改善廣大民眾的生活水準,提高他們的福祉和幸福指數。我們也必須指出,民進黨蔡英文當局一再鼓吹所謂“大陸威脅論”,拿台灣納稅人的“血汗錢”去購買美國軍火,企圖“以武謀獨”和“以武拒統”是不會得逞的,只會損害台海和平穩定,損害台灣民眾和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只會把台灣推向更危險的深淵。在中國人民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堅強決心、堅定意志、強大能力面前,民進黨蔡英文當局“以武拒統”必然是死路一條。

  選票是台灣民眾換取和平前景與享受和平紅利的最低成本。當俄羅斯與烏克蘭的兩國戰爭爆發後,島內的各有關機構進行了一些涉及兩岸關係的民意調查,其中有兩項民調的結果非常值得關注。一項是當兩岸間發生戰爭時,有55%的民眾認為美國不會向台灣派兵,只有約30%的受訪者認為美國會派兵“協防”台灣(半年前持有這種觀點的受訪者高達60%以上)。另一項民調的結果顯示,有高達77.3%的受訪民眾希望台灣和大陸間能夠保持“和平往來”,只有16.1%的受訪者支援民進黨蔡英文當局推行的“抗中保臺”政策。馬英九先生不久前曾説,“戰爭沒有贏家,和平沒有輸家”。那麼兩岸如何保持“和平往來”呢?正如前面分析的那樣,民進黨蔡英文當局“倚美謀獨”,極力推動“台獨”路線必然就意味著戰爭;民進黨蔡英文當局花費鉅額資金試圖“以武拒統”,必然將以戰敗而告終。這種將廣大民眾綁上“台獨”戰車,讓青年軍人當炮灰的做法是根本不可能換來和平的。其實答案很簡單,那就是堅持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因為“九二共識”不僅是“兩岸和平共識”,也是“台海穩定共識”。今天既然有近80%的台灣民眾希望保持兩岸“和平往來”,那麼,無需擔心美國到時是否會派兵“協防”台灣,不需支付任何經濟甚至生命的代價,只要這些民眾用手中的選票在今年年底的“九合一”地方選舉和2024年初的台灣地區領導人的選舉中,將選票都投給認同“九二共識”的政黨和人士,讓他們在各個縣市及台灣地區主政,而決不將選票投給主張“台獨”的政黨和個人,以免給兩岸帶來戰爭。那麼,兩岸關係就一定能夠保持和平穩定,廣大民眾就能夠充分享受和平紅利。可見,選票是台灣民眾以最小的代價獲得最大的利益,是換取和平前景與享受和平紅利的最低成本。

    華夏經緯網專稿 如需轉載請註明來源

 



責任編輯:黃楊

華夏經緯網